一种双面斜坡角接触球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53966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涉及轴承领域的双面斜坡角接触球轴承,所述的轴承包含内圈、外圈、保持架和多个滚动体;所述的多个滚动体通过保持架均匀地排列在内圈和外圈之间;所述内圈的外径面和外圈的内径面上分别设有供滚动体滚动的凹陷;所述的内圈外径面和外圈内径面均以各自的凹陷为分界,凹陷一边的径面设为圆柱面,凹陷另一边的径面设为锥形斜坡面;所述的轴承不但能够降低轴承在工作中的噪音,而且还能够有效提高轴承的极限转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斜坡角接触球轴承
本技术涉及轴承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面斜坡角接触球轴承。
技术介绍
公知的,由于角接触球轴承内外圈的滚道可在水平轴线上有相对位移,所以角接触球轴承能够同时承受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且能在SOOOOOndm的极限转速下工作;由于现有的角接触球轴承需要同时承受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再加上受自身极限转速的影响, 所以角接触球轴承在工作中不但因噪音较大影响工作环境,而且极易因摩擦力大使轴承自身发热影响其正常使用,同时,轴承的外圈和内圈之间极易进入灰尘或其他细小的污染物, 从而使轴承外圈和内圈之间的钢球运转不顺畅,进而造成角接触球轴承的磨损,最终导致缩短轴承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目前角接触球轴承的极限转速仅局限在SOOOOOndm内, 因而无法将其应用到对转速需求更高的工作中,即很难进一步扩大角接触球轴承的应用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斜坡角接触球轴承,所述的轴承不但能够降低轴承在工作中的噪音,而且还能够有效提高轴承的极限转速。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面斜坡角接触球轴承,所述的轴承包含内圈、外圈、保持架和多个滚动体; 所述的多个滚动体通过保持架均勻地排列在内圈和外圈之间;所述内圈的外径面和外圈的内径面上分别设有供滚动体滚动的凹陷;所述的内圈外径面和外圈内径面均以各自的凹陷为分界,凹陷一边的径面设为圆柱面,凹陷另一边的径面设为锥形斜坡面;所述内圈外径面中的圆柱面与外圈内径面中的斜坡面对应,且内圈的圆柱面内侧边与外圈的斜坡面内侧边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内圈的圆柱面外侧边与外圈的斜坡面外侧边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内圈外径面中的斜坡面与外圈内径面中的圆柱面对应,且内圈的斜坡面内侧边与外圈的圆柱面内侧边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内圈的斜坡面外侧边与外圈的圆柱面外侧边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的双面斜坡角接触球轴承,所述内圈的内径面与外径面中的斜坡面内侧边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内圈的内径面与内圈上的凹陷底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且内圈斜坡面的内侧边与外侧边之间的垂直落差不大于内圈壁厚的三分之一。所述的双面斜坡角接触球轴承,所述外圈的外径面与内径面中的斜坡面内侧边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外圈的外径面与外圈上的凹陷底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且外圈斜坡面的内侧边与外侧边之间的垂直落差不大于外圈壁厚的三分之一。所述的双面斜坡角接触球轴承,所述的轴承两端且位于内圈和外圈之间分别安装有密封圈。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双面斜坡角接触球轴承,通过把内圈的外径面和外圈的内径面进行优化设计,不但减轻了轴承的自重,相应降低了轴承在工作中的噪音,而且还降低了轴承的扭矩,使所述轴承的极 限转速达到了 2000000ndm,从而有效扩大了角接触球轴承的应用领域;此外,所述的轴承还能够通过增设密封圈来阻碍灰尘或其他细小的污染物进入轴承内部,从而使轴承中的滚动体运转的更加顺畅,有效的降低了角接触球轴承在工作中的磨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轴承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种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在图中:1、内圈;2、外圈;3、保持架;4、滚动体;5、凹陷;6、圆柱面;7、斜坡面;8、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结合附图1所述的双面斜坡角接触球轴承,所述的轴承包含内圈1、外圈2、保持架 3和多个滚动体4 ;所述的多个滚动体4通过保持架3均勻地排列在内圈1和外圈2之间; 所述内圈1的外径面和外圈2的内径面上分别设有对应的供滚动体4滚动的凹陷5 ;所述的内圈1外径面和外圈2内径面均以各自的凹陷5为分界,将内圈1外径面和外圈2内径面位于各自凹陷5 —边的径面设为圆柱面6,将内圈1外径面和外圈2内径面位于各自凹陷5 另一边的径面设为锥形的斜坡面7;所述内圈1外径面中的圆柱面6与外圈2内径面中的斜坡面7对应,且内圈1外径面中的圆柱面6内侧边与外圈2内径面中的斜坡面7内侧边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内圈1外径面中的圆柱面6外侧边与外圈2内径面中的斜坡面7外侧边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内圈1外径面中的斜坡面7与外圈2内径面中的圆柱面6对应,且内圈1外径面中的斜坡面7内侧边与外圈2内径面中的圆柱面6内侧边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内圈1外径面中的斜坡面7外侧边与外圈2内径面中的圆柱面6外侧边之间的垂直距离, 即通过这种开设斜坡面的设计减轻了所述轴承的自重,减小了所述的轴承中滚动体4与内圈1及外圈2的接触面,从而放大了工作游隙,降低了滚动体4动作时受到的摩擦力,进而有效的降低了轴承工作中的振动噪音,降低了扭矩,达到有效改善轴承发热的现象,提升轴承极限转速的目的;通过多次试验得出,所述轴承的极限转速能够达到2000000ndm ;根据需要,所述内圈1的内径面与外径面中的斜坡面7内侧边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内圈1的内径面与内圈1上的凹陷5底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且内圈1斜坡面7的内侧边与外侧边之间的垂直落差尺寸不大于内圈1壁厚尺寸的三分之一;此外,所述外圈2的外径面与内径面中的斜坡面7内侧边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外圈2的外径面与外圈2上的凹陷5 底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且外圈2斜坡面7的内侧边与外侧边之间的垂直落差尺寸不大于外圈2壁厚尺寸的三分之一;结合附图2,为阻碍灰尘或其他细小的污染物进入所述轴承的内部,有效降低所述轴承在工作中的磨损程度,能够在所述的轴承两端,且位于内圈1和外圈 2之间分别安装有密封圈8,即通过在内圈1外径面或外圈2内径面的边部位置设置相应的凹槽来牢固卡放密封圈8。实施本技术所述的双面斜坡角接触球轴承时,只需将所述的轴承安装在相应的位置就能够投入使用;此外,所述的轴承能够根据工作环境选择装配密封圈8,从而更加利于选择使用。 以上内容中未细述部份为现有技术,故未做细述。权利要求1.一种双面斜坡角接触球轴承,所述的轴承包含内圈(1)、外圈(2)、保持架(3)和多个滚动体⑷;所述的多个滚动体⑷通过保持架⑶均勻地排列在内圈⑴和外圈⑵之间;所述内圈(1)的外径面和外圈(2)的内径面上分别设有供多个滚动体(4)滚动的凹陷 (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圈(1)外径面和外圈(2)内径面均以各自的凹陷(5)为分界,凹陷(5) —边的径面设为圆柱面(6),凹陷(5)另一边的径面设为斜坡面(7);所述内圈(1)外径面中的圆柱面(6)与外圈(2)内径面中的斜坡面(7)对应,且内圈(1)的圆柱面(6)内侧边与外圈(2)的斜坡面(7)内侧边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内圈(1)的圆柱面(6)外侧边与外圈 (2)的斜坡面(7)外侧边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内圈(1)外径面中的斜坡面(7)与外圈(2) 内径面中的圆柱面(6)对应,且内圈(1)的斜坡面(7)内侧边与外圈(2)的圆柱面(6)内侧边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内圈(1)的斜坡面(7)外侧边与外圈(2)的圆柱面(6)外侧边之间的垂直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斜坡角接触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1)的内径面与外径面中的斜坡面(7 )内侧边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内圈(1)的内径面与内圈(1)上的凹陷(5)底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且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斜坡角接触球轴承,所述的轴承包含内圈(1)、外圈(2)、保持架(3)和多个滚动体(4);所述的多个滚动体(4)通过保持架(3)均匀地排列在内圈(1)和外圈(2)之间;所述内圈(1)的外径面和外圈(2)的内径面上分别设有供多个滚动体(4)滚动的凹陷(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圈(1)外径面和外圈(2)内径面均以各自的凹陷(5)为分界,凹陷(5)一边的径面设为圆柱面(6),凹陷(5)另一边的径面设为斜坡面(7);所述内圈(1)外径面中的圆柱面(6)与外圈(2)内径面中的斜坡面(7)对应,且内圈(1)的圆柱面(6)内侧边与外圈(2)的斜坡面(7)内侧边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内圈(1)的圆柱面(6)外侧边与外圈(2)的斜坡面(7)外侧边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内圈(1)外径面中的斜坡面(7)与外圈(2)内径面中的圆柱面(6)对应,且内圈(1)的斜坡面(7)内侧边与外圈(2)的圆柱面(6)内侧边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内圈(1)的斜坡面(7)外侧边与外圈(2)的圆柱面(6)外侧边之间的垂直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亮何频孟淑娟侯立乾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润环电机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