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柔性材料层的主轴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41447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复合柔性材料层的主轴轴承,其特征在于:是在主轴轴承的外套(1)的内表面、内套(3)的外表面和滚动体(2)上复合柔性材料层(4);通过复合柔性材料层后,改变现有轴承内外套与滚动体的硬性接触方式,减轻跳动和碰撞中产生的磨损,使主轴轴承在同等加工精度的前提下,具备高寿命及低噪声。(*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柔性材料层的主轴轴承
技术介绍
主轴轴承特别使用于导向精度要求极高和转速要求极高的场合。由于轴承的寿命和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机械传动精度、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提高轴承加工精度就成为轴承生产企业的目标。但当轴承达到一定精度后,若再提升一个精度等级其生产成本将大大增加。另外,为了减少轴承使用过程中的磨损,一般将轴承内外套与滚动体的硬度调整到相对一致,但是由于轴承内外套与滚动体之间为硬性接触,再加上轴承在转动过程中必定产生间隙,在跳动和碰撞中会增大内外套沟槽和滚动体的磨损并产生振动,导致机械运行过程中产生噪声,影响机械的稳定性能及稳定运行维修间隔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柔性材料层的主轴轴承,该主轴轴承在同等加工精度的前提下,具备高寿命及低噪声。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柔性材料层的主轴轴承,是在主轴轴承的外套的内表面、内套的外表面和滚动体上复合柔性材料层。为更好的实施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柔性材料层为金属材料层或合金材料层或非金属材料层或复合材料层。为更好的实施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柔性材料层复合厚度为0.4-0. 8 μ m。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创造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复合柔性材料层后,改变现有轴承内外套与滚动体的硬性接触方式,减轻跳动和碰撞中产生的磨损,进而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和降低运行噪声,使轴承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精度。2、轴承内外套与滚动体上复合柔性材料层后,在其表面形成特定性能的薄膜,以强化轴承表面的耐磨性和耐疲劳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套;2、滚动体;3、内套;4、柔性材料层。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复合柔性材料层的主轴轴承,是在主轴轴承的外套1的内表面、内套3的外表面和滚动体2上复合柔性材料层4。其中,柔性材料层为金属材料层或合金材料层或非金属材料层或复合材料层,柔性材料层复合厚度为0. 4-0. 8 μ m。选择金属或合金材料时一般要有良好的延展性,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如在主轴轴承的外套1的内表面、内套3的外表面和滚动体2上镀铜、镀锡等。非金属材料选用聚四氟乙烯或柔性石墨。 通过衬、镶、喷涂、电镀、化学镀或浸渍等成熟工艺复合在轴承上。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柔性材料层的主轴轴承,其特征在于是在主轴轴承的外套(1)的内表面、 内套(3)的外表面和滚动体(2)上复合柔性材料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柔性材料层的主轴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材料层 (4)为金属材料层或合金材料层或非金属材料层或复合材料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柔性材料层的主轴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材料层(4)复合厚度为0. 4-0. 8 μ 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的复合柔性材料层的主轴轴承,其特征在于是在主轴轴承的外套(1)的内表面、内套(3)的外表面和滚动体(2)上复合柔性材料层(4);通过复合柔性材料层后,改变现有轴承内外套与滚动体的硬性接触方式,减轻跳动和碰撞中产生的磨损,使主轴轴承在同等加工精度的前提下,具备高寿命及低噪声。文档编号F16C33/58GK202001501SQ201120075448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2日专利技术者曾香荣, 王志平 申请人:洛阳特重轴承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柔性材料层的主轴轴承,其特征在于:是在主轴轴承的外套(1)的内表面、内套(3)的外表面和滚动体(2)上复合柔性材料层(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平曾香荣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特重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