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后摇臂轴承固定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51259 阅读:4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摩托车后摇臂轴承固定构造,该摩托车具有动力单元,动力单元连接有传动箱,传动箱连接后轮轴,后轮轴连接后轮框及后摇臂,该后摇臂的后端部设有容置孔,容置孔内设有止挡部,该后摇臂的容置孔内容置有轴承、第二轴套,于后轮框与后摇臂之间设有第一轴套,后摇臂上连结有制动卡钳,后轮框连结有刹车碟盘;该后轮轴于传动箱朝后摇臂方向伸出后,依序套设轮框、第一轴套、后摇臂、轴承及第二轴套后,于后轮轴的外侧螺设有定位螺帽,该轴承的外环一侧顶抵于该容置孔内的止挡部上,该容置孔外侧设有一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可顶抵于该轴承外环上,藉此该轴承可于后摇臂的容置孔内获得良好的定位效果,可避免摩托车行车时的震荡使后摇臂偏移。(*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摩托车后摇臂轴承固定构造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摩托车后摇臂轴承固定构造,尤指后摇臂的轴承可于后摇臂的容置孔内获得良好的定位效果的后摇臂轴承固定构造。
技术介绍
商业发达的区域,所要求的是快速与便利,而快速与便利有赖交通的功能来完成, 一般交通工具除了公共运输的交通工具外,另有私人的交通工具,私人的交通工具又以摩托车最为便利。摩托车在短距离与轻载方面的快速与便利性,为其他的交通工具所不及,所以,摩托车在现今社会大量被运用,而有庞大的经济市场。现有的摩托车1,请参阅图1所示,该摩托车1的动力单元11的后方配置有朝车体后方延伸的后摇臂12,该后摇臂12的前端部121至少有二点连结于该动力单元11上,该后摇臂12的后端部122是连结于后轮轴13上,另该后摇臂12连接有排器管M、后碟刹系统 14的制动卡钳141及后避震器C ;请配合图1、2参阅,该后轮轴13是由动力单元11的传动箱B朝后摇臂12侧伸出, 该后轮轴13上套设有后轮框15,该后轮框15外周上设有后轮胎16,该后轮框15于朝后摇臂12的外侧藉由锁固螺丝143锁设后碟刹系统14的刹车碟盘142,该后轮轴13于后轮框15的外侧恰可供后摇臂12接设,并藉由定位螺帽17来使该后摇臂12及后轮框15得以定位于后轮轴13上;再请配合图2、3参阅,该后摇臂12定位于后轮轴13的方式,主要是藉由于该后摇臂12的后端部122设置容置孔1221,该容置孔1221邻近传动箱B侧且向内凸设有止挡部1222,该容置孔1221可供轴承18设置, 另该容置孔1221朝后轮轴13方向设有环形凹槽1223,该环形凹槽1223可供一 C形扣环19 设置;该后摇臂12安装于后轮轴13上时,是先将该轴承18设置于该容置孔1221内,并将该轴承18的外环181抵顶于止挡部1222上,再将该C形扣环19置于该环形凹槽1223,并使该C形扣环19抵顶于轴承18的外环181上,藉此即可于后轮轴13上先套设一第一轴套 131后,将装置有轴承18的后摇臂12套设于后轮轴13上,并于后摇臂12的外侧套设第二轴套132,藉此该第一轴套131与第二轴套132分别抵顶于轴承18的内环182上,而后再将定位螺帽17螺设于后轮轴13的外螺纹13a处,此即完成后摇臂12组立于后轮轴13的工程。习用上述后摇臂12的轴承18的固定方式固然藉由止挡部1222、C形扣环19及第一轴套131与第二轴套132,来令该轴承18定位于后摇臂12的后端122的容置孔1221内。 然而、如图1、2所示,该后摇臂12上结付有排气管M及后碟刹系统14的制动卡钳141,因此当摩托车1行车状况下有剧烈震动产生时,该后摇臂12也会跟随车体作剧烈的晃动,由于该后摇臂12会因排气管M重量因素,其震荡的力度将会更加大,因此会对该轴承18造成极大的偏移,然而该轴承18的外环181的其中一侧是藉由C形扣环19来顶抵定位,该C形扣环19常常会无法承受该极大的偏移,且该C形扣环19于安装时其公差值原本就比较大,因此非常容易使轴承18产生偏移,当轴承18偏移后进而会使该后摇臂12也产生偏移,同时连带的使结付于后摇臂12上的后碟刹系统14的制动卡钳141产生偏移,当该后碟刹系统 14的制动卡钳141有偏移现象发生时,进而会造成该制动卡钳141与刹车碟盘142的原本的间隙偏失,此一状况会造成该制动卡钳141与刹车碟盘142不当的摩擦(类似刹车状), 因此会使摩托车1的动力受到严重的减损,以及使该制动卡钳141不当的磨损。有鉴于现有摩托车1后摇臂12的轴承18的固定方式具有上述的缺失,所以,要如何避免上述摩托车1后摇臂12的轴承18的固定方式的缺失产生,实为目前摩托车制造业者所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使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乃在提供一种摩托车后摇臂轴承固定构造, 该摩托车至少具有一动力单元,该动力单元连接有传动箱,该传动箱连接有后轮轴,该后轮轴连接有后轮框及后摇臂,该后摇臂的后端部设有容置孔,且该容置孔内设有止挡部,另该后摇臂的容置孔内容置有轴承、第二轴套,且于该后轮框与后摇臂之间设有一第一轴套, 该后摇臂上连结有制动卡钳,该后轮框连结有刹车碟盘;其中该后轮轴于传动箱朝后摇臂方向伸出后,依序套设轮框、第一轴套、后摇臂、轴承及第二轴套后,于后轮轴的外侧螺设有定位螺帽,该轴承的外环一侧是顶抵于该容置孔内的止挡部上,其主要在于该容置孔外侧设有一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是可顶抵于该轴承外环上,藉此该轴承可于后摇臂的容置孔内获得良好的定位效果,进而可避免摩托车行车时剧烈的震荡使后摇臂偏移的缺失产生, 使得能够增进摩托车的使用功效。本技术所使用的次要技术手段,乃在提供一种摩托车后摇臂轴承固定构造, 藉由该定位装置的挡环的二侧分别凸设有容置部及定位部,该容置部可供防尘环的容置, 该定位部是底靠于轴承的外环上,藉此后轮轴及轴承更具有防尘功效,进而能增进该轴承的使用寿命。所述的摩托车后摇臂轴承固定构造,其中,该容置孔外侧端面设有锁固孔。所述的摩托车后摇臂轴承固定构造,其中,该定位装置锁固于容置孔外侧端面的锁固孔上。所述的摩托车后摇臂轴承固定构造,其中,该定位装置是由挡环所构成。所述的摩托车后摇臂轴承固定构造,其中,该挡环上具有穿孔,藉由螺固元件来穿设于穿孔而将该挡环锁固于容置孔外侧端面锁固孔上。所述的摩托车后摇臂轴承固定构造,其中,该定位装置是由多个螺栓构成,且该螺栓凸设有抵顶凸环。所述的摩托车后摇臂轴承固定构造,其中,该定位装置是由弹性压片所构成,该弹性压片具有抵压部及穿孔,藉由螺丝穿设于该穿孔来将该弹性压片锁固于容置孔外侧端面的锁固孔上。所述的摩托车后摇臂轴承固定构造,其中,该弹性压片数量与容置孔外端缘的锁固孔成相对应。所述的摩托车后摇臂轴承固定构造,其中,该挡环二侧分别凸设有容置部及定位部。 所述的摩托车后摇臂轴承固定构造,其中,该容置部内设有防尘套,该定位部抵靠于轴承的外环上。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摩托车的后摇臂示意图O图2是现有摩托车后摇臂与后轮轴连结剖视图。图3是图2部分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摩托车的后摇臂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定位装置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的摩托车后摇臂与后轮轴连结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定位装置另一实施例分解图。图8是本技术的定位装置另一实施例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的定位装置又一实施例分解图。图10是本技术的定位装置又--实施例剖视图。图11是本技术的定位装置再--实施例剖视图。1摩托车 11动力单元12后摇臂121前端部122后端部1221容置孔1222止挡部1223凹槽13后轮轴131第一轴套132第二轴套13a外螺纹14后碟刹系统141制动卡钳142刹车碟盘143锁固螺丝15后轮框16后轮胎17定位螺帽18轴承181外环182内环19C形扣环2摩托车 21动力单元22后摇臂221前端部2211前连结孔2212第二前连结孔222后端部2221容置孔2221a外侧端面2221b锁固孔2222止挡部223排气管连结孔2M后碟刹系统连结孔225后避震器连结孔23后轮轴231第一轴套 232第二轴套23a外螺纹 24后碟刹系统 241制动卡钳 242刹车碟盘 243锁固螺丝25后轮框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后摇臂轴承固定构造,该摩托车至少具有一动力单元,该动力单元连接有传动箱,该传动箱连接有后轮轴,该后轮轴连接有后轮框及后摇臂,该后摇臂的后端部设有容置孔,且该容置孔内设有止挡部,另该后摇臂的容置孔内容置有轴承、第二轴套,且于该后轮框与后摇臂之间设有一第一轴套,该后摇臂上连结有制动卡钳,该后轮框连结有刹车碟盘;其中该后轮轴于传动箱朝后摇臂方向伸出后,依序套设后轮框、第一轴套、后摇臂、轴承及第二轴套后,于后轮轴的外侧螺设有定位螺帽,该轴承的外环一侧是顶抵于该容置孔内的止挡部上,其特征在于:该容置孔外侧设有一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能够顶抵于该轴承外环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少斌
申请(专利权)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