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31199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铰刀,它包括刀柄和刀头。所述刀头沿轴向依次设有粗铰刀和精铰刀,而所述粗铰刀位于刀头的起始端。所述粗铰刀和所述精铰刀的刀齿的齿数一般均为4-8个。所述粗铰刀和所述精铰刀的刀齿一般均为直刃,所述刀齿一般均沿圆周均匀分布。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粗铰刀和所述精铰刀的容屑槽在同一直线上。使用该铰刀可同时完成孔的粗加工和精加工,一次成形,不需要进行换刀操作,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加工精度,从整体上提高了刀具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孔加工刀具,具体讲是一种铰刀
技术介绍
铰刀是一种用于孔的精加工和半精加工的刀具。对于精度要求高的深孔,通常要先采用粗铰刀进行粗铰,再用精铰刀进行精铰,需要换刀才能分别完成孔的粗加工和精加工,不仅严重影响刀具的使用寿命,也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 同时能保证加工精度的铰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铰刀,它包括刀柄和刀头,所述刀头沿轴向依次设有粗铰刀和精铰刀,而所述粗铰刀位于刀头的起始端。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的铰刀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可同时对工件完成孔的粗加工和精加工,一次成形,不需要进行换刀操作,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切削过程中粗铰刀承担了大部分的铰削余量,从整体上提高了刀具的使用寿命;只需要一次校准、切屑工序,即可完成孔的精加工,与需要两次校准及切削工序的现有技术对比,减少了过程中的误差,提高了加工精度。所述粗铰刀和所述精铰刀的刀齿的齿数一般均为4-8个。作为改进,所述粗铰刀和所述精铰刀之间设有加工过渡槽。所述粗铰刀和所述精铰刀的刀齿一般均为直刃,所述刀齿一般均沿圆周均勻分布。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粗铰刀和所述精铰刀的容屑槽在同一直线上。粗铰刀和精铰刀容屑槽在同一直线上的结构,可防止粗铰时切屑过多而产生堵塞、影响孔面的光洁度及降低加工精度。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轴侧结构示意图;附图所示1、刀柄,2、刀头,3、粗铰刀,4、精铰刀,5、刀齿,6、容屑槽,7、加工过渡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附图所示,本技术的铰刀,它包括刀柄1和刀头2,所述刀头1沿轴向依次设有粗铰刀3和精铰刀4,而所述粗铰刀3位于刀头2的起始端。所述粗铰刀3和精铰刀4的刀齿的齿数一般均为4-8个。3作为改进,所述粗铰刀3和所述精铰刀4之间设有加工过渡槽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粗铰刀3和所述精铰刀4的刀齿均为直刃,所述刀齿均沿圆周均勻分布。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粗铰刀3和所述精铰刀4的容屑槽在同一直线上。用该铰刀进行铰削时,粗铰刀3进行粗铰,精铰刀4进行精铰,一次校准、切削工序即可同时完成孔的粗加工和精加工,提高了工作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铰刀,它包括刀柄和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沿轴向依次设有粗铰刀和精铰刀,而所述粗铰刀位于刀头的起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铰刀和所述精铰刀的刀齿均为直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铰刀和所述精铰刀的容屑槽在同一直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铰刀和所述精铰刀之间设有加工过渡槽。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铰刀和所述精铰刀的刀齿均沿圆周均勻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铰刀和所述精铰刀的刀齿的齿数均为4-8个。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铰刀,它包括刀柄和刀头。所述刀头沿轴向依次设有粗铰刀和精铰刀,而所述粗铰刀位于刀头的起始端。所述粗铰刀和所述精铰刀的刀齿的齿数一般均为4-8个。所述粗铰刀和所述精铰刀的刀齿一般均为直刃,所述刀齿一般均沿圆周均匀分布。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粗铰刀和所述精铰刀的容屑槽在同一直线上。使用该铰刀可同时完成孔的粗加工和精加工,一次成形,不需要进行换刀操作,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加工精度,从整体上提高了刀具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B23D77/00GK202028834SQ201120130850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8日专利技术者冯利勇 申请人:杭州明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铰刀,它包括刀柄和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沿轴向依次设有粗铰刀和精铰刀,而所述粗铰刀位于刀头的起始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利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明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