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轮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7771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轮毂,包括轮毂主体、轮辐和轮辋,所述轮辐包括多个沿轮辋径向设置且固接于所述轮毂主体和轮辋之间的辐条,所述辐条绕所述轮毂主体中心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所述轮毂主体和轮辋之间还设有多个散热叶,所述散热叶的两端分别对应固接于所述轮毂主体外壁上和轮辋内壁上,所述散热叶沿所述轮毂主体中心的圆周方向上均设有多个,所述散热叶呈倾斜设置,其沿所述轮毂的转动方向上从轮辋的一端向一端偏转,所述散热叶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设置,有效提高轮毂的散热效率,保证轮胎的行车安全和使用寿命。用寿命。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轮毂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配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散热轮毂。

技术介绍

[0002]轮毂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又叫轮圈、钢圈、轱辘、胎铃。轮毂根据直径、宽度、成型方式、材料不同种类繁多;铝合金轮毂以其质量轻、相对散热快、减震性能好、轮胎寿命长,安全可靠,外观美丽,图案丰富多彩,尺寸精确,平衡好,再加容易制造等优点,在汽车工业中脱颖而出。
[0003]但是,在现有技术中,铝合金轮毂的轮辐由于大多是条形实心结构,在行车过程中不利于轮毂的散热,容易影响行车安全以及轮胎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散热轮毂。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轮毂,包括轮毂主体、轮辐和轮辋,所述轮辐包括多个沿轮辋径向设置且固接于所述轮毂主体和轮辋之间的辐条,所述辐条绕所述轮毂主体中心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所述轮毂主体和轮辋之间还设有多个散热叶,所述散热叶的两端分别对应固接于所述轮毂主体外壁上和轮辋内壁上,所述散热叶沿所述轮毂主体中心的圆周方向上均设有多个,所述散热叶呈倾斜设置,其沿所述轮毂的转动方向上从轮辋的一端向一端偏转,所述散热叶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
[0006]优选的,所述散热叶内开设有通流舱,所述通流舱的两端开设有通流口,靠近轮辋一端侧壁的通流口大于远离轮辋该端侧壁的通流口。
[0007]优选的,所述通流舱内固接有多个分流板,所述分流板将所述通流舱分格呈多个分流腔。
[0008]优选的,每个分流腔的腔壁上固接有多个散热筋。
[0009]优选的,每个散热叶的朝向轮辋一端端面的侧壁上固接有多个平行设置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轮毂旋转方向相切且每个导流板的两侧都设有若干散热孔。
[0010]优选的,所述轮辋上开设有用于导热的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包括开设于轮辋内壁的多个环形槽、沿所述轮辋径向开设有多个通孔及用于连通至少一个环形槽与通孔的通道孔。
[0011]优选的,所述通孔内固接有支撑隔板,所述支撑隔板和辐条位于同一平面。
[0012]优选的,所述通孔口部位于支撑隔板一侧设有弧形面,所述弧形面朝向与轮毂旋转方向反向的一侧。
[0013]优选的,所述支撑隔板的靠近通孔口部的端面开设有斜面,所述斜面朝向与轮毂旋转方向反向的一侧。
[0014]综上所述,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本技术的结构设置,有效提高轮毂的散热效率,保证轮胎的行车安全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7]附图标记:1、轮毂主体;2、轮辐;3、轮辋;4、散热叶;41、散热孔;42、通流舱;43、通流口;44、分流板;45、散热筋;46、导流板;51、环形槽;52、通孔;53、通道孔;54、支撑隔板;55、弧形面;56、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

2所示,一种散热轮毂,包括轮毂主体1、轮辐2和轮辋3,所述轮辐2由多个辐条组成,所述辐条沿轮毂主体1的径向设置,其两端分别固接于轮毂主体1的外壁和轮辋3的内壁上,所述辐条绕所述轮毂主体1中心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
[0019]进一步的,所述轮毂主体1和轮辋3之间还设有多个散热叶4,所述散热叶4的两端分别对应固接于所述轮毂主体外壁上和轮辋3内壁上,所述散热叶4沿所述轮毂主体1中心的圆周方向上均设有多个且所述散热叶4呈倾斜设置,所述散热叶4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散热叶4分别分布于所述轮辋3的两侧,其沿所述轮辋3的轴线由轮辋3的内侧向一端外侧偏转,所述散热叶4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41。
[0020]具体的,所述散热叶4内开设有通流舱42,所述通流舱42的两端开设有通流口43,靠近轮辋3一端侧壁的通流口43大于远离轮辋3该端侧壁的通流口43,所述通流舱42内固接有多个分流板44,所述分流板44将所述通流舱42分格呈多个分流腔,每个分流腔的腔壁上固接有多个散热筋45,以在使气流趋于平均分布的同时,增大气流与散热叶4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0021]进一步的,每个散热叶4的朝向轮辋3外侧端面的侧壁上固接有多个平行设置的导流板46,所述导流板46与轮毂旋转方向相切且每个导流板46的两侧都设有若干散热孔4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孔41与通流舱42连通,用于辅助气流导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孔41开设于分流板44内且不与分流腔连通,以用于将分流板44上的热量带出,此时散热孔41两端分别开设有所述散热叶4的两端。
[0022]进一步的,所述轮辋3上开设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包括环形槽51、通孔52及通道孔53,所述环形槽51开设于所述轮辋3的内壁上且沿所述轮辋3的轴向并列设置有多个,所述轮辋3的两侧端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52,所述通道孔53开设于所述轮辋3的内壁上,以用于连通环形槽51和对应通孔52。
[0023]进一步的,所述通孔52内固接有支撑隔板54,所述支撑隔板54和辐条位于同一平面,以用于支撑通孔52来保证轮辋3的强度;所述支撑隔板54将通孔52分成两个区域,并在通道孔53的连通下两个区域也相互连通,其中,所述通孔52口部位于支撑隔板54一侧设有弧形面55,且所述弧形面55朝向与轮毂旋转方向反向的一侧;所述支撑隔板54的靠近通孔52口部的端面是开设有斜面56,所述斜面56朝向与轮毂旋转方向反向的一侧,以导向气流进入通孔52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轮毂,包括轮毂主体(1)、轮辐(2)和轮辋(3),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2)包括多个沿轮辋(3)径向设置且固接于所述轮毂主体(1)和轮辋(3)之间的辐条,所述辐条绕所述轮毂主体(1)中心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所述轮毂主体(1)和轮辋(3)之间还设有多个散热叶(4),所述散热叶(4)的两端分别对应固接于所述轮毂主体外壁上和轮辋(3)内壁上,所述散热叶(4)沿所述轮毂主体(1)中心的圆周方向上均设有多个,所述散热叶(4)呈倾斜设置,其沿所述轮毂的转动方向上从轮辋(3)的一端向一端偏转,所述散热叶(4)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叶(4)内开设有通流舱(42),所述通流舱(42)的两端开设有通流口(43),靠近轮辋(3)一端侧壁的通流口(43)大于远离轮辋(3)该端侧壁的通流口(4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热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流舱(42)内固接有多个分流板(44),所述分流板(44)将所述通流舱(42)分格呈多个分流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散热轮毂,其特征在于:每个分流腔的腔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金良沈秋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明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