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17621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30 0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铰刀用于加工金属孔,它包括圆柱形的刀体,长条状的刀头,刀体的一端的圆周表面上对称地设置有若干个可容纳刀头的刀头槽,刀体装有刀头的一端部分为一套筒结构,所述的刀头槽设置在套筒的壁上,套筒内插有芯棒,芯棒抵住刀头,芯棒的伸出端套有一帽体,帽体与刀体相连接,芯棒、刀头槽以及帽体围成的空间卡住刀头,刀头与被加工的孔的内壁接触部分为弧面。其有益效果是,刀头无刃口,加工时对孔进行旋转挤压能保证孔的形状公差和尺寸公差,表面光洁度高。当刀头磨损后可通过更换芯棒来调整刀头在刀体上的径向位置,保证孔的尺寸公差;刀头使用寿命长可降低孔的加工成本,刀头无需修磨,芯棒的更换方便,可提高孔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绞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铰刀,它包括刀体和安装在刀体上的刀头,用于加工金属圆孔。
技术介绍
摩托车的车架由一些零件通过焊接形成,其中包括一些轴套,这些轴套的孔有精度要求,加工好的轴套与其他零件焊接后会产生变形,其孔的形状公差的误差变大,影响摩托车的车架的质量。通常的方法是让轴套的孔留有一定的加工余量,待轴套与其他零件焊接后再对轴套的孔进行精加工,精加工所用的刀具为带刃的铰刀,该刀具对孔加工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孔的光洁度低,二是孔圆度与直线度得不到保证,三是孔的直径尺寸容易产生超差,四是铰刀的刃口容易磨损,要及时调整刃口的径向位置或更换铰刀,铰刀刃口的径向位置的调整非常不便,使得对轴套加工的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铰刀,在对孔加工时能保证形状公差和尺寸公差,当铰刀磨损后刀口径向位置调整方便。本专利技术的铰刀包括圆柱形的刀体1,长条状的刀头3,刀体I的一端的圆周表面上对称地设置有若干个可容纳刀头3的刀头槽5,刀头槽5的长度略大于刀头3的长度,其特征是,刀体I装有刀头的一端部分为一套筒结构,所述的刀头槽5设置在套筒的壁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铰刀,包括圆柱形的刀体(1),长条状的刀头(3),刀体(1)的一端的圆周表面上对称地设置有若干个可容纳刀头(3)的刀头槽(5),刀头槽(5)的长度略大于刀头(3)的长度,其特征是,刀体(1)装有刀头的一端部分为一套筒结构,所述的刀头槽(5)设置在套筒的壁上,套筒内插有芯棒(2),芯棒(2)的外圆抵住刀头(3);刀头槽沿径向向外的槽口窄,刀头槽沿径向向内的槽口宽,刀头(3)具有与刀头槽(5)相配合的形状,刀头(3)卡在刀头槽(5)中;刀头(3)沿径向向外的一面为弧形面,该弧形面突出于刀体(1)的外圆表面与被加工的孔的内壁相接触,刀头(3)两端边缘倒角设置;所述的芯棒(2)中设置有通孔,芯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铰刀,包括圆柱形的刀体(I),长条状的刀头(3),刀体(I)的一端的圆周表面上对称地设置有若干个可容纳刀头(3)的刀头槽(5),刀头槽(5)的长度略大于刀头(3)的长度,其特征是,刀体(I)装有刀头的一端部分为一套筒结构,所述的刀头槽(5)设置在套筒的壁上,套筒内插有芯棒(2),芯棒⑵的外圆抵住刀头(3);刀头槽沿径向向外的槽口窄,刀头槽沿径向向内的槽口宽,刀头(3)具有与刀头槽(5)相配合的形状,刀头(3)卡在刀头槽(5)中;刀头(3)沿径向向外的一面为弧形面,该弧形面突出于刀体(I)的外圆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林汤雪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诚天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