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门导管车加工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26770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为解决现有粉末冶金气门导管车加工夹持技术存在的定位精度不高、容易导致气门导管的破裂和效率较低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气门导管车加工夹持装置,该装置在车床尾顶针设置液压系统并由该液压系统驱动尾顶针,通过液压系统的压力调整尾顶针施加在气门导管上的压力。采用该夹持装置无论气门导管的长度如何变化,通过调节液压系统的压力可保证夹持时尾顶针施加的压力恒定不变,通过调试可以达到既充分保证定位精度,又可保证气门导管不被压破裂的目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门导管车加工夹持装置专利
本技术涉及到粉末冶金气门导管车加工夹持方法,特别涉及到粉末冶金气门导管自动车加工夹持方法。
技术介绍
粉末冶金气门导管的通常为细长管状,由于其较为细长,压制时轴向密度分布不均,烧结后呈现出内、外径尺寸沿轴向差异较大,内、外圆同轴度超差。为解决粉末冶金气门导管烧结后内、外径尺寸沿轴向差异较大,内、外圆同轴度超差等问题,通常需要在烧结后对粉末冶金气门导管进行车加工。现有技术较为简单的夹持装置是在车床三爪夹头上夹持一根铁棒,铁棒的外径与气门导管的内径基本相同,夹持时将气门导管一端插入铁棒,由车床尾顶针顶入气门导管另一端并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气门导管固定,以便于进行车加工。该装置的缺点是由于铁棒外圆与气门导管的内孔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导致定位精度低。另外,由于尾顶针施加的压力不一致,也影响定位精度,当施加的压力太大时还会将气门导管的端部顶破。再有,由于装卸气门导管需要将尾顶针进或退较大的距离,使得气门导管的装卸效率较低。为解决上述问题,又出现了两头均采用顶针的夹持装置,该装置将车床三爪夹头夹持的铁棒改换为顶针,夹持气门导管时,将气门导管的一端插入该顶针,车床尾顶针顶入气门导管的另一端并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气门导管固定。这种装置同样采用人工调整尾顶针施加的压力,使得定位精度不高,施加压力过大时还容易导致气门导管的破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粉末冶金气门导管车加工夹持技术存在的定位精度不高、容易导致气门导管的破裂和效率较低等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气门导管车加工夹持装置,该装置在车床尾顶针设置液压系统并由该液压系统驱动尾顶针,通过液压系统的压力调整尾顶针施加在气门导管上的压力。采用该夹持装置无论气门导管的长度如何变化,通过调节液压系统的压力可保证夹持时尾顶针施加的压力恒定不变,通过调试可以达到既充分保证定位精度,又可保证气门导管不被压破裂的目的。附图说明附图1是现有技术采用车床三爪夹头夹持铁棒,尾顶针施压固定气门导管的原理示意图;附图2是现有技术采用双顶针夹持气门导管的原理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气门导管车加工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气门导管车加工夹持装置作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附图1是现有技术采用车床三爪夹头夹持铁棒,尾顶针施压固定气门导管的原理示意图,图中,1是车床三爪夹头,2是铁棒,3是气门导管,4是车床尾顶针,5是车刀。由图可知,该装置是在车床三爪夹头上夹持一根铁棒,铁棒的外径与气门导管的内径基本相同, 夹持时将气门导管一端插入铁棒,由车床尾顶针顶入气门导管另一端并施加一定的压力, 使气门导管固定,以便于进行车加工。该装置的缺点是由于铁棒外圆与气门导管的内孔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导致定位精度低。另外,由于尾顶针施加的压力不一致,也影响定位精度,当施加的压力太大时还会将气门导管的端部顶破。再有,由于装卸气门导管需要将尾顶针进或退较大的距离,使得气门导管的装卸效率较低。附图2是现有技术采用双顶针夹持气门导管的原理示意图,图中,3是气门导管,4 是车床尾顶针,5是车刀,6是固定在车床三爪夹头的顶针。由图可知,该装置将车床三爪夹头夹持的铁棒改换为顶针,夹持气门导管时,将气门导管的一端插入该顶针,车床尾顶针顶入气门导管的另一端并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气门导管固定。显然,采用该装置夹持气门导管时,需要仔细调整尾顶针施加压力,否则,不能保证定位精度。该装置采用人工调整尾顶针施加的压力,使得定位精度不高,施加压力过大时还容易导致气门导管的破裂。附图3是本技术气门导管车加工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3是气门导管,4是车床尾顶针,5是车刀,6是固定在车床三爪夹头的顶针,7是液压装置的活塞。由图可知,本技术气门导管车加工夹持装置在车床尾顶针设置液压系统并由该液压系统驱动尾顶针,其液压力能够被调整,或者不能够被调整。通过液压系统的压力调整尾顶针施加在气门导管上的压力。本技术气门导管车加工夹持装置无论气门导管的长度如何变化,通过调节液压系统的压力可保证夹持时尾顶针施加的压力恒定不变,并可达到既充分保证定位精度,又可保证气门导管不被压破裂的目的。并且,由于采用液压系统控制车床尾顶针的前进或后退,可以方便的装卸气门导管,提高了生产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气门导管车加工夹持装置,采用顶针固定气门导管,其特征在于在车床尾顶针设置液压系统并由该液压系统驱动尾顶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门导管车加工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尾顶针的液压系统的液压力能够被调整。专利摘要为解决现有粉末冶金气门导管车加工夹持技术存在的定位精度不高、容易导致气门导管的破裂和效率较低等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气门导管车加工夹持装置,该装置在车床尾顶针设置液压系统并由该液压系统驱动尾顶针,通过液压系统的压力调整尾顶针施加在气门导管上的压力。采用该夹持装置无论气门导管的长度如何变化,通过调节液压系统的压力可保证夹持时尾顶针施加的压力恒定不变,通过调试可以达到既充分保证定位精度,又可保证气门导管不被压破裂的目的。文档编号B23B33/00GK202028791SQ20112000526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0日专利技术者李庆安 申请人:重庆华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门导管车加工夹持装置,采用顶针固定气门导管,其特征在于:在车床尾顶针设置液压系统并由该液压系统驱动尾顶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华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