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锌锅炉鼻内锌液面自动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96686 阅读:3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一种锌锅炉鼻内锌液面自动净化装置。其包括:抽锌泵、N2管。其抽锌泵为管式结构;管式抽锌泵与自动升降机构连接,自动升降机构上连接液位自动跟踪控制机构,PLC控制机构分别与自动升降机构及液位自动跟踪控制机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抽锌泵的吸入口距锌液面的位置是随锌液位的变化自动调整的;抽锌泵为非机械式的泵不存在机械故障和磨损;由于抽锌泵的排出口为水平向下倾斜,并没入锌液面以下,故流出的锌液不产生垂直喷涌,不造成锌液面的波动,更为重要的是流出的锌液未接触到空气,减少了流动锌液的氧化,并且锌液净化过程的流动循环是在同一锌锅内,无需另增加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带钢连续热镀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锌锅炉鼻内锌液面自动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连续热镀锌工艺及镀锌装备的特定性炉鼻子与炉体相联,炉膛里的高温粉尘随带钢一起进入炉鼻子,并聚积在炉鼻子里无法排出,而尘降的粉尘颗粒落入炉鼻内锌液面,以及锌锭本身含有相对的杂质,加之锌溶液的氧化反应在炉鼻内腔的锌液面形成了灰渣层,经清洁处理的带钢要完成镀涂过程势必首先要通过聚集在鼻内腔锌液面的灰渣层后再进入净锌液,带钢运行的过程中当浮渣物质达到一定量时会必然粘附在带钢表面一同进入镀涂过程。因此镀涂后的带钢表面呈雾层,洁净度、涂层质量下降,更有甚者还会产生脱锌等质量事故;由于炉鼻呈相对封闭型式,内腔聚集的灰渣不能扩散到鼻体外,只能依靠临时停机将锌锅下降后靠人工将浮渣进行清理后再恢复机组的运行;浮渣物随镀涂带钢运行也会粘附在沉没辊的表面,也会造成镀出来的带钢带有划痕、压痕等镀涂质量缺陷。经检索,专利JP2005^42M给出的锌灰泵装置,对炉鼻内浮渣的清理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从锌灰泵排出口流出的锌液呈泉涌状态,造成液面波动,而且加剧了锌液的氧化;中国专利公开号CN1479799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清除鼻内锌灰和浮渣的方法,其对炉鼻内锌灰以沉积的方式清除,为避免落入液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该方法存在锌灰收集室的锌灰收集后的清除困难以及该方法要求较为稳定的液位差,如果液位差不能保证该方法就无法实现应用;另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217680Y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清除装置采用增设加装净化室将抽出的锌灰、渣进行净化,以达到净化和避免传统的锌液泵运行而造成的液面剧烈波动的目的,但是该装置的不足在于,需要另外增加一个辅助性的小锌锅并且还要加热保温,从而加大了能源的消耗,而且占用区域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带钢连续热镀锌炉鼻内锌液面的自动净化装置,使炉鼻内的灰渣得到有效清理,以显著改善和提高热镀锌带钢的表面质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锌锅炉鼻内锌液面自动净化装置,包括抽锌泵、队管。其抽锌泵为管式结构; 管式抽锌泵与自动升降机构连接,自动升降机构上连接液位自动跟踪控制机构,PLC控制机构分别与自动升降机构及液位自动跟踪控制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由管式抽锌泵、自动升降机构、液位自动跟踪控制机构及PLC 控制系统及N2管组成的液面自动净化装置为两台,并在锌锅内对称安装。其特征在于管式抽锌泵由主管、主管一端的吸入口、主管另一端的排出口,主管内装有的不锈钢曝气喷嘴和气举喷嘴组成;排出口为水平向下倾斜10 20° ;吸入口没入锌液面之下A2管与主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位自动跟踪控制器由陶瓷材质的浮筒、与浮筒连接的导向杆、与导向杆连接的光电传感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筒与锌液面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升降机构由闸门式牌坊、与闸门式牌坊连接的减速机、与减速机连接的电机、与减速机连接的螺杆、连接于螺杆下端的间门、间门式牌坊的一侧连接支撑梁,与支撑梁连接的固定梁、与固定梁的下端面连接的连接杆组成;连接杆的下端与管式抽锌泵连接;支撑梁的悬端通过导向杆连接浮筒。其特征在于每台管式抽锌泵的吸入口安装在锌锅炉鼻内的一侧,最佳位置在无钢带产生幅动之处。其特征在于自动升降机构的闸门式牌坊固定于锌锅侧的现场。其特征在于不锈钢气举喷嘴在接近排出口的主管内安装,曝气喷嘴则在主管内不锈钢气举喷嘴与吸入口之间安装。本专利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将本专利技术安装在鼻内的锌液中,其抽锌泵的吸入口距锌液面的位置是随锌液位的变化自动调整的;抽锌泵为非机械式的泵不存在机械故障和磨损;由于抽锌泵的水平向下倾10-20°排出口始终没入锌液面以下,流出的锌液不产生垂直喷涌,不造成锌液面的波动,更为重要的是流出的锌液未接触到空气,减少了流动锌液的氧化,锌液净化过程的流动循环是在同一锌锅内,无需另增加能源的消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结构示意2为本专利技术侧视结构示意中1-管式抽锌泵,2- 管,3-自动升降机构,4-液位自动跟踪控制机构,5-PLC 控制机构,6-支撑梁,7-固定梁,8-连接杆,1-1-主管,1-2-吸入口,1-3-排出口,1_4_曝气喷嘴,1-5-气举喷嘴,3-1-闸门式牌坊,3-2-减速机,3-3-电机,3_4_螺杆,3_5_闸门, 4-1-浮筒,4-2-导向杆,4-3-光电传感器。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抽锌泵1、N2管2。其抽锌泵1采用管式结构,材质为不锈钢;管式抽锌泵1与自动升降机构3连接,自动升降机构3与液位自动跟踪控制机构4连接,PLC控制机构5分别与自动升降机构3及液位自动跟踪控制机构4连接。由上述的管式抽锌泵1、N2管2、自动升降机构3、液位自动跟踪控制机构4及PLC 控制机构5组成的液面自动净化装置为两台,并在锌锅内对称安装。上述的管式抽锌泵1由主管1-1、主管1-1 一端的吸入口 1-2、主管1_1另一端的排出口 1-3,主管1-1内装有的不锈钢曝气喷嘴1-4和不锈钢气举喷嘴1-5组成;排出口 1-3 为水平向下倾斜10° /12° /15° /18° /20° ;吸入口 1_2没入锌液面之下;不锈钢气举喷嘴1-5在接近排出口 1-3的主管1-1内安装,曝气喷嘴1-4则在主管1-1内的节流管1-3 与不锈钢气举喷嘴1-5之间安装;N2管2与主管1-1内的不锈钢曝气喷嘴1-4和不锈钢气举喷嘴1-5采用焊接或螺纹连接并相通。每台管式抽锌泵1的吸入口 1-2安装在锌锅内的一侧,最佳位置在无钢带产生幅动之处。上述的液位自动跟踪控制器4由采用陶瓷材料制作的浮筒4-1、与浮筒4-1连接的导向杆4-2、与导向杆4-2连接的光电传感器4-3组成;浮筒4-1与锌液面为接触状态;PLC 控制机构5与光电传感器4-3通过信号线连接。上述的自动升降机构3由闸门式牌坊3-1、与闸门式牌坊3-1连接的减速机3_2、 与减速机3-2连接的电机3-3、与减速机3-2连接的螺杆3-4、连接于螺杆3_4下端的闸门 3-5组成;在闸门式牌坊3-1的一侧上采用螺栓连接支撑梁6 ;固定梁7与支撑梁6采用螺栓连接;电机3-3通过信号线与PLC控制机构5连接;在支撑梁6的悬端采用螺栓连接导向杆4-2,光电传感器4-3通过螺栓连接于支撑梁6的悬端;在减速机3-2上安装PLC控制机构5 ;在固定梁7与管式抽锌泵1之间焊接有连接杆8。动作原理由于管式抽锌泵1连接于自动升降机构3的闸门式牌坊3-1下面,所以自动升降机构3的升降改变管式抽锌泵1的入锌液面的深度。由于液位自动跟踪控制器4垂直固定在升降机构3的闸门式牌坊3-1侧面,随着锌液面的涨落,液位自动跟踪控制器4发出相对应的信号,使PLC控制机构5控制自动升降机构3的升降。当接通N2气源时,炉鼻内的灰渣伴随锌液自吸入口 1-2进入主管1-1,在曝气喷嘴 1-5的搅动作用下,再经气举喷嘴1-6的推动作用,灰渣及锌液向排出口 1-4方向流动。由于排出口 1-4为水平向下倾斜,故在锌液面上不会产生涌动,从而使排出来的锌液不会产生氧化。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权利要求1.一种锌锅炉鼻内锌液面自动净化装置,包括抽锌泵、N2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锌锅炉鼻内锌液面自动净化装置,包括:抽锌泵、N2管,其特征在于:抽锌泵为管式结构;管式抽锌泵与自动升降机构连接,自动升降机构上连接液位自动跟踪控制机构,PLC控制机构分别与自动升降机构及液位自动跟踪控制机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木清彭炜陈晓文汪雪峰杨芃谭运刚王毅李金李吉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