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件扩口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95773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管件扩口设备,包括:工作台;下模具,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以存放待扩口管件;上模具,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方;加热器,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方;旋转电机,与所述工作台连接;控制器,控制所述旋转电机带动所述工作台旋转,以将下模具移至所述上模具或者加热器下方,并控制所述加热器的加热温度与时间,且控制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合并挤压所述待扩口管件的管口。以上设备实现了自动化管件扩口工艺,可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设备加工的产品外观均匀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件加工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管件扩口设备
技术介绍
在管材件的加工制造过程中,往往需要对管件进行扩口加工,现有的扩口加工方式包括冷扩口技术和热扩口技术。冷扩口技术是在常温下利用外力强迫管口发生变形,例如形成喇叭状管口。然而冷扩口过程中应力集中,材料易分解开裂。热扩口技术则考虑到聚丙烯(PP)、聚乙烯(PE)、 聚氯乙烯(PVC)等热塑性材料在其熔融温度下会发生粘性流动,而利用这一原理将热塑管件或者扩口器加热到热塑材料的熔融温度附近,而使其发生粘弹性变形,实现热扩口。现有的热扩口加工方法是热风枪烤和人工挤压,即利用热风枪吹出的热风将管件加热到管件的熔融温度附近,而后人工持模具挤压管口,实现扩口。如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而且效率低下,造成人力成本的增加;此外,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而且, 由于用力不均,人工做出的管件外观不一致,不美观。为此,如何将管件热扩口加工过程自动化,已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件扩口设备,以解决现有热扩口加工效率低下、成本较高、成品不美观等技术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件扩口设备,其包括工作台;下模具, 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以存放待扩口管件;上模具,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方;加热器,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方;旋转电机,与所述工作台连接;控制器,控制所述旋转电机带动所述工作台旋转,以将下模具移至所述上模具或者加热器下方,并控制所述加热器的加热温度与时间,且控制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合并挤压所述待扩口管件的管口。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具数量为多个,等间距均勻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器加热时间、所述上下模具合并挤压时间与下模具移至上模具下方时间相一致。进一步的,所述的管件扩口设备还包括上模具挤压气缸,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方,驱动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合并挤压所述待扩口管件的管口。进一步的,所述的管件扩口设备还包括出料气缸,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下方,以取出存放在下模具中的待扩口管件。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器加热时间为5至15s。综上所述,以上设备通过控制器控制旋转电机转动,依次将下模具内的待扩口管件送至加热器及上模具下方,加热器通过气压把高温热气吹到待扩口管件上,使其软化,而后上模具与下模具合并挤压待扩口管件的管口,使其达到规定形状与尺寸,同时通过模具挤压使待扩口管件冷却定型。可见,该设备实现了自动化管件扩口工艺,可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设备加工的产品外观均勻美观。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管件扩口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工作台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示例性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请参考图1,其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管件扩口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设备包括工作台110、下模具120、上模具130、加热器140、旋转电机150以及控制器 160。其中下模具120设置于工作台110上,用以存放待扩口管件;上模具130与加热器140 设置于工作台上方;旋转电机150则与工作台110连接,以驱动工作台旋转。控制器160作为该扩口设备的核心用以协调各个部件之间有序工作,实现扩口自动化。具体而言,控制器 160控制旋转电机150带动工作台110旋转,以将下模具120移至上模具130或者加热器 140下方,并控制加热器140的加热温度与时间,且控制上模具130与下模具120合并挤压待扩口管件的管口,使其达到规定形状与尺寸。下面详述以上扩口设备的工作原理。当需要对管件进行扩口时,首先将待扩口管件存放在下模具120内,而后启动该扩口设备,控制器160控制旋转电机150转动,进而驱动工作台110旋转将下模具120移至加热器140下方,加热器140通过气压把高温热气吹到待扩口管件上,使其软化。此时,控制器160需控制其加热时间,较佳的例如为5至15s, 而后控制器160继续控制旋转电机150转动,驱动工作台110旋转将下模具120移至上模具130下方,而后控制上模具130与下模具120合并挤压待扩口管件的管口,使其达到规定形状与尺寸,同时通过模具挤压使待扩口管件冷却定型。可见,以上设备实现了自动化管件扩口工艺,可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设备加工的产品外观均勻美观。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加热器的加热温度需要根据待扩口管件而设定,往往设定在待扩口管件熔融温度附件,例如聚四氟乙烯(PTFE)管件的加热温度设定为280°C至360°C。 这里所说的加热温度为吹至待扩口管件上的热气温度,故而加热器内气体的温度往往高于此加热温度,通常要高于400°C。当然,根据管件材料的不同,该温度设定也不同,本专利技术在此不以此为限。在以上实施例中,上下模具合并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提供一个驱动力驱动上模具 130下移。较佳的,利用气缸原理来实现。如图1所示,上模具130设置于上模具挤压气缸 170上,而上模具挤压气缸170设置于工作台110上方,以驱动上模具130下降,以与下模具 120合并挤压待扩口管件的管口。另外,考虑到管件存放于下模具120中,在扩口完成后取出有一定困难。为此,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设置出料气缸180来顶出下模具120中的管件。从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加热器140有一定的加热时间,且在对待扩口管件加热完成后进行扩口处理,如此便存在一定的等待时间,降低了加工效率。为了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在工作台110上等间距均勻设置多个下模具120,如此,加热器140和上模具130可以同时工作,节约了等待时间,提高了扩口效率。具体请参考图2, 其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工作台俯视图。如图所示,该工作台110上设置有六个下模具 121至126,当工作台110在旋转电机150的驱动下转动时,依次将下模具送至加热器140 下方进行加热,加热后的下模具依次被送至上模具130下方进行扩口处理。如此,当下模具 126处于加热器140下方时,下模具123处于上模具130下方,如此,上模具130和加热器 140可以同时工作,达到了多套模具循环旋转连续加工的效果,提高了扩口效率。为了实现加热器与上模具之间的同步工作,需利用控制器160控制加热器加热时间、上下模具合并挤压时间以及下模具移至上模具下方时间相一致。如此,当需要对管件进行扩口处理时,将多个管件放在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多个下模具里,通过旋转电机转动将其中一个下模具移至加热器下方,调节在加热器下方停留时间;而后通过旋转电机转动将加热过的管件送至上模具下方,对其进行扩口处理,即上下模具合并且挤压管件管口,同时下一个下模具的管件被送至加热器下方进行加热处理,且上模具挤压时间与加热器加热时间相一致。如此,保证了每一个管件都加热均勻,做出的产品外观均勻美观,且效率最大化。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权利要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件扩口设备,其特征是,包括:工作台;下模具,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以存放待扩口管件;上模具,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方;加热器,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方;旋转电机,与所述工作台连接;控制器,控制所述旋转电机带动所述工作台旋转,以将下模具移至所述上模具或者加热器下方,并控制所述加热器的加热温度与时间,且控制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合并挤压所述待扩口管件的管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妙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深圳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