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坩埚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95772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坩埚制备装置,包括底座、底座设置的驱动装置、与驱动装置连接的轮系,自转与公转通过齿轮啮合,自转与胚座连接,胚座位于烘干室内,烘干室通过支架与底座固定,烘干室内设有红外灯;自转与胚座连接,胚座位于喷釉室内,喷釉室通过支架与底座固定,喷釉室通过管道与釉料箱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轮系构成行星结构,公转与自转分别同步实现胚体传送和胚座旋转,达到喷枪静止胚体旋转的目的。由于采用了胚座转动喷枪静止的结构,釉料在自动喷涂过程中几乎无多余,因此去除其他自动喷釉装置的釉料收集结构,获得更加均匀致密的喷涂效果。在传送路径加装红外烘干装置,实现了在同一生产线上,同时完成自动喷釉和烘干两个工艺。(*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工装置,尤其是一种坩埚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坩埚作为有色金属冶炼等热门行业的中间消费品,市场需求量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坩埚表面釉体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烧结效果及产品寿命。国内传统坩埚生产企业大多采用手工涂釉这种落后的工艺,产品质量较差且及不稳定,严重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间接浪费原料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坩埚制备装置。用于工业坩埚生产的自动喷釉烘干装置,在完成自动喷釉的同时对釉体进行红外烘干,将传统坩埚制备工艺中的两个步骤合并,实现自动化生产。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坩埚制备装置,包括底座、底座设置的驱动装置、与驱动装置连接的轮系,第一自转、第二自转与公转通过齿轮啮合,第一自转与胚座连接,胚座位于烘干室内,烘干室通过支架与底座固定,烘干室内设有红外灯;第二自转与胚座连接,胚座位于喷釉室内,喷釉室通过支架与底座固定,喷釉室通过管道与釉料箱连接。所述轮系为行星轮系。所述管道与釉料箱之间还设有泵。所述第一自转、第二自转与公转之间设有调速器。本技术一种坩埚制备装置的有益效果如下1、轮系连接驱动装置后获得理想转速与扭矩的动力,经过轴承使自转开始转动实现勻速圆周传送,同时自转上的齿轮与公转啮合实现公转与自转在相同水平面上,以不同的角速度同方向勻速圆周运动实现自转,从而达到传送的同时胚座自转的效果。2、自转与公转之间设有调速器,可以根据公转与自转转速比的不同要求,扩大使用范围。3、本技术利用轮系构成行星结构,公转与自传分别同步实现胚体传送和胚座旋转,达到喷枪静止胚体旋转的目的。由于采用了胚座转动喷枪静止的结构,釉料在自动喷涂过程中几乎无多余,因此去除其他自动喷釉装置的釉料收集结构,获得更加均勻致密的喷涂效果。在传送路径加装红外烘干装置,实现了在同一生产线上,同时完成自动喷釉和烘干两个工艺。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坩埚制备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设置的驱动装置6、与驱动装置6连接的轮系11,第一自转5、第二自转5’与公转10通过齿轮啮合,第一自转5与胚座9连接,胚座9位于烘干室7内,烘干室7通过支架2与底座1 固定,烘干室7内设有红外灯8;第二自转5’与胚座9连接,胚座9位于喷釉室12内,喷釉室12通过支架2’与底座1固定,喷釉室12通过管道14与釉料箱17连接。所述轮系11为行星轮系。所述管道14与釉料箱17之间还设有泵15。所述第一自转5、第二自转5’与公转10之间设有调速器。轮系11连接驱动装置6的电机3将动力输入减速器4后获得理想转速与扭矩的动力,经过轴承16使公转10旋转,公转10与第一自转5、第二自转5’通过齿轮啮合,从而带动第一自转5、第二自转5’开始转动实现勻速圆周传送。坩埚胚体安装在胚座9上。自动喷釉的实现坩埚胚体传送到喷釉室12内部时,釉料从釉料箱17中被泵18 吸出,经过管道14到达喷枪13,釉料均勻的喷涂在高速自转的坩埚胚体上,实现自动喷涂。 由于采用了胚座9转动喷枪静止的结构,釉料在自动喷涂过程中几乎无多余,因此去除其他自动喷釉装置的釉料收集结构。自动烘干的实现坩埚胚体传送到烘干室7内部,在红外灯8的加热下,胚座9带动坩埚胚体高速自转,短时间即可完成釉料的烘干。在胚座9上放入待喷釉的坩埚胚体,经过喷釉室12完成自动喷釉,再经过烘干室 7完成釉体的自动烘干,最后在胚座9取下完成喷釉的坩埚胚体。权利要求1.一种坩埚制备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设置的驱动装置(6)、与驱动装置(6)连接的轮系(11),其特征在于第一自转(5)、第二自转(5’)与公转(10)通过齿轮啮合,第一自转(5)与胚座(9)连接,胚座(9)位于烘干室(7)内,烘干室(7)通过支架(2)与底座(1) 固定,烘干室(7)内设有红外灯(8);第二自转(5’)与胚座(9)连接,胚座(9)位于喷釉室(12)内,喷釉室(12)通过支架 (2’)与底座(1)固定,喷釉室(12)通过管道(14)与釉料箱(1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坩埚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系(11)为行星轮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坩埚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管道(14)与釉料箱(17)之间还设有泵(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坩埚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自转(5)、第二自转 (5’)与公转(10)之间设有调速器。专利摘要一种坩埚制备装置,包括底座、底座设置的驱动装置、与驱动装置连接的轮系,自转与公转通过齿轮啮合,自转与胚座连接,胚座位于烘干室内,烘干室通过支架与底座固定,烘干室内设有红外灯;自转与胚座连接,胚座位于喷釉室内,喷釉室通过支架与底座固定,喷釉室通过管道与釉料箱连接。本技术利用轮系构成行星结构,公转与自转分别同步实现胚体传送和胚座旋转,达到喷枪静止胚体旋转的目的。由于采用了胚座转动喷枪静止的结构,釉料在自动喷涂过程中几乎无多余,因此去除其他自动喷釉装置的釉料收集结构,获得更加均匀致密的喷涂效果。在传送路径加装红外烘干装置,实现了在同一生产线上,同时完成自动喷釉和烘干两个工艺。文档编号B05C13/02GK202010608SQ201120005069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0日专利技术者郝成 申请人:宜昌浩诚工贸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坩埚制备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设置的驱动装置(6)、与驱动装置(6)连接的轮系(11),其特征在于:第一自转(5)、第二自转(5’)与公转(10)通过齿轮啮合,第一自转(5)与胚座(9)连接,胚座(9)位于烘干室(7)内,烘干室(7)通过支架(2)与底座(1)固定,烘干室(7)内设有红外灯(8);第二自转(5’)与胚座(9)连接,胚座(9)位于喷釉室(12)内,喷釉室(12)通过支架(2’)与底座(1)固定,喷釉室(12)通过管道(14)与釉料箱(1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成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浩诚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