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压缩机接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68070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动压缩机接线结构,电机设在电机腔中,控制器设在控制器腔中,电机腔和控制器腔由隔板隔开,电机的引线一端设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将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其特点是:电机腔的外侧形成有接插件腔,电机腔设有开口,供电机的引线穿过并伸入到接插件腔,引线与开口之间设有密封件,接插件腔与控制器腔之间由隔板隔开。该电动压缩机接线结构无需电机腔内预留空间,供配线穿过,只需稍稍向电机腔外侧设置接插件腔即可将引线、端子容纳其中,节省空间;装配时不需要再采用紧固件固定,接头也相应减少,装配过程较简单;密封件可阻隔大部分的制冷剂以及油液,再经过隔板的隔离,制冷剂以及油液无法进入控制器腔,实现较好的绝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压缩机接线结构,电动压缩机的电机设在电机腔中,控制器设在控制器腔中,电机腔和控制器腔由隔板隔开,电机的引线一端设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将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技术介绍
电动压缩机的控制器与电机分别设在电机壳体和控制器壳体内,两个腔由隔板隔开,控制器和电机之间用端子电连接。隔板上设置插孔,端子穿过隔板上的插孔。申请号为CN200910168174. 8、公开号为CN101666303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接插件结构,如图1所示,电动机壳体2的一端具有端板2A,端板2A的外缘开设插孔 2C,电机的线圈的引线58带有接线端子59,与密封端子42电连接,引线58、接线端子59、密封端子42从电机壳体2侧面的配线通道9穿过,密封端子42与端板2A之间相互绝缘,采用0型圈M防止控制器壳体与电机壳体2之间发生泄漏,并用卡簧23固定,密封端子42 穿过端板2A,与控制器21电连接。现有技术中配线通道为电机壳体预留的空间,供配线穿过,使得电机壳体的体积较大;另外,装配时端子、引线贯穿与电机长度相等的配线通道,并且需用紧固件将密封端子与端板之间固定,引线、接线端子、密封端子之间至少有两处接头,因此装配过程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压缩机接线结构,以简化电动压缩机的电机和控制器的接线构造或装配过程。为实现所述目的的电动压缩机接线结构,电机设在电机腔中,控制器设在控制器腔中,电机腔和控制器腔由隔板隔开,电机的引线一端设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将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其特点是电机腔的外侧形成有接插件腔,电机腔设有开口,供电机的引线穿过并伸入到接插件腔,引线与开口之间设有密封件,接插件腔与控制器腔之间由隔板隔开。所述的电动压缩机接线结构,其进一步的特点是,开口位于电机腔的侧面。所述的电动压缩机接线结构,其进一步的特点是,电机腔由筒状的第一壳体和带有所述隔板的筒状的第二壳体互相组合而成,第一壳体位于隔板的一侧与第二壳体形成筒形的所述电机腔,第二壳体在隔板的另一侧形成筒形的所述控制器腔,接插件腔位于第一壳体的径向外侧。所述的电动压缩机接线结构,其进一步的特点是,第一壳体的径向侧设有一缺口, 该缺口与第二壳体组合形成所述开口。所述的电动压缩机接线结构,其进一步的特点是,密封件具有卡合部,通过该卡合部卡合在所述开口内。所述的电动压缩机接线结构,其进一步的特点是,缺口的端面呈矩形,其中位于第一壳体的三个侧面开设凹槽,长方体密封件的三个侧面镶嵌在凹槽中,密封件的另一个侧3面由第二壳体压紧。所述的电动压缩机接线结构,其进一步的特点是,电机的引线从靠近控制器的一端伸出。所述的电动压缩机接线结构,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开口的位于电机腔内壁的边缘设有倒角或圆角,密封件的塞入接插件腔的一端周缘设有倒角或圆角。由于在电机腔内未设置接头、接线端子等,该电动压缩机接线结构无需电机腔内预留空间,供配线穿过,只需稍稍向电机腔外侧设置接插件腔即可将引线、端子容纳其中, 节省空间;其次,装配时只需将引线穿过或者夹装在开口部位即可,不需要再采用紧固件固定,接头也相应减少,因此装配过程较简单;再次,密封件可阻隔大部分的制冷剂以及油液, 较少能渗到接插件腔,再经过隔板的隔离,制冷剂以及油液无法进入控制器腔,实现较好的绝缘。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已有电动压缩机接线的接插件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电动压缩机接线结构的剖面图。图3为沿图2中S-S线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电动压缩机接线结构的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电动压缩机接线结构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电动压缩机主要由电机、控制器和压缩机构三部分组成,图2为电机和控制器组装件的剖视图,图3为图2的S-S剖视图。图2中左侧为控制器部分,右侧为电机部分,没有显示出压缩机构。图2所示的壳体由筒状的第一壳体1和带有隔板4的筒状的第二壳体 3互相组合而成,第一壳体1位于隔板4的一侧(右侧)与第二壳体3形成筒形的电机腔 5,电机腔5内装有电机15,第二壳体3在隔板4的另一侧(左侧)形成筒形控制器腔6,筒形控制器腔6的空间用于容纳控制器20。控制器20包括装有多个电子元件的印刷电路板, 控制器通过螺钉(未示出)与隔板4相固定。控制器20 —端具有控制器端子21,电机15靠近控制器20的一端伸出引线16,引线16由铜线外包覆绝缘套构成,引线16的一端装有接线端子17,接线端子17与控制器端子21通过连接器13电连接。连接器13容纳于接插件腔19中。接插件腔19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是由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3对接组合而成。具体而言,接插件腔19由左腔室 191和右腔室192对接而成,左腔室191是第二壳体3的靠近第一壳体1的端部局部从隔板4处轴向伸出形成,右腔室192是第一壳体1靠近第二壳体3的端部局部径向外侧凸出形成。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3的端部对接,对接面设置密封垫30,并且对接后就形成接插件腔19。控制器端子21从控制器处穿过隔板4和引线16穿过缺口 18分别连接到连接器 13,并共同设在接插件腔19中。第一壳体1端面与第二壳体3端面接触配合,两个端面之间设置的密封垫30可防止接触面之间发生泄漏。接插件腔19侧面在左腔室191和右腔室192对接后形成有缺口18,连接在引线16是从该缺口 18中插入到接插件腔19,供电机的引线16穿过,引线16与缺口 18之间设有端面大致呈矩形的密封件31。密封件31上具有供引线16穿过的插孔32,插孔32的直径与引线16接近,在引线 16 一端安装端子之前,预先将引线16穿过插孔32。密封件31的两端均设有向外凸出的卡合口 33,卡合口 33环绕于密封件31两端面的三条边,密封件31借助于卡合口 33卡合在缺口 18两侧,防止密封件31从开口脱离。装配时,只需将密封垫30垫在第二壳体3端面上,拉出引线16,将套在引线16上的密封件31放置在缺口 18上,合上第二壳体3即可。密封件31被夹紧在缺口 18内,防止制冷剂从电机腔5向控制器腔6渗漏,保障各接线端子相互绝缘。实施例2密封件31的结构以及开口的结构与实施例1不同。如图4所示,端面呈矩形的缺口 18的两侧位于第一壳体的三个侧面开设凹槽11,端面呈矩形的密封件31的三个侧面镶嵌在凹槽11内,密封件31的另一个侧面由第二壳体压紧,防止密封件31从开口脱离。实施例3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接插件腔19整体形成于第一壳体1的邻近第二壳体3的端部的径向外,并由隔板4封闭接插件腔19的左端,接插件腔19的下侧设有封闭的孔形开口 14,开口 14的边缘设有倒角14A或圆角,密封件31塞入接插件腔19的一端周缘设有倒角31A或圆角,防止密封件31塞入时损坏。密封件31的端面呈圆形或矩形。 连接器13的宽度小于开口 14的宽度,使得连接器13可从开口 14装入接插件腔19。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压缩机接线结构,电机设在电机腔中,控制器设在控制器腔中,电机腔和控制器腔由隔板隔开,电机的引线一端设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将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其特征在于电机腔的外侧形成有接插件腔,电机腔设有开口,供电机的引线穿过并伸入到接插件腔,引线与开口之间设有密封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压缩机接线结构,电机设在电机腔中,控制器设在控制器腔中,电机腔和控制器腔由隔板隔开,电机的引线一端设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将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其特征在于:电机腔的外侧形成有接插件腔,电机腔设有开口,供电机的引线穿过并伸入到接插件腔,引线与开口之间设有密封件,接插件腔与控制器腔之间由隔板隔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灵夏欣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电贝洱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