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用电机出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98170 阅读:3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用电机出线结构,包括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上具有出线通孔,所述电机轴上的出线通孔包括进线段和出线段,且出线段为与电机轴的轴线成倾斜角的斜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引出线电缆在斜孔中不容易受伤断裂,故障率低。(*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出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高效电机出线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直流电机都具有“换向器”,通过“换向器”实现电机外部是“直流电”,而电 机内部电枢绕组中的电流方向却是在不断变化的“交流电”,只有这样才能使电机持续不断 的正常运转。而直流电机的内部与外部的电气连接是通过既能导电又较柔软、既能紧贴换 向器表面又能相对移动的“电刷”来实现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半导体”电子技术迅猛发展, 出现了利用半导体电子元器件来控制改变电机内部绕组中的电流的方向,达到“换向”的目 的,使电机能持续正常运转。这种电机取消了传统直流电机中的换向器和电刷,称作“无刷 直流电机”,为了区别,传统的直流电机叫作“有刷直流电机”。如图2所示,由于无刷电机没有电刷,电机内部的电枢与外部的电气只能是导线 直接连接。如果是内转子电机,引出线直接引出来比较方便。如果是外转子,由于电机外壳 是转动的,只能是通过电机轴上钻的孔中引出来,而电动车的使用环境比较恶劣,采用这种 结构,引出线电缆在轴的外孔口处很容易受伤断裂,电动车因此原因的故障率是比较高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出线不易损坏断裂的电动车用电机出线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车用电机出线结构,包括 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上具有出线通孔,所述电机轴上的出线通孔包括进线段和出线段,且出 线段为与电机轴的轴线成倾斜角的斜孔。所述出线段为与电机轴的轴线所成的倾斜角为5° 10°。采用上述结构后,所述电机轴上的出线通孔包括进线段和出线段,且出线段为与 电机轴的轴线成倾斜角的斜孔,这样引出线电缆在斜孔中不容易受伤断裂,故障率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已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车用电机出线结构,包括电机轴1,所述电机 轴1上具有出线通孔1-1,所述电机轴1上的出线通孔1-1包括进线段1-1-1和出线段 1-1-2,且出线段1-1-2为与电机轴1的轴线成倾斜角的斜孔。如图1所示,为了更好的引出引出线电缆,所述出线段1-1-2为与电机轴1的轴线 所成的倾斜角为5° 10°。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车用电机出线结构,包括电机轴(1),所述电机轴(1)上具有出线通孔 (1-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1)上的出线通孔(1-1)包括进线段(1-1-1)和出线段 (1-1-2),且出线段(1-1-2)为与电机轴(1)的轴线成倾斜角的斜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用电机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段(1-1-2) 为与电机轴(1)的轴线所成的倾斜角为5° 10°。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用电机出线结构,包括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上具有出线通孔,所述电机轴上的出线通孔包括进线段和出线段,且出线段为与电机轴的轴线成倾斜角的斜孔。本技术引出线电缆在斜孔中不容易受伤断裂,故障率低。文档编号H02K5/22GK201868996SQ20102059820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日专利技术者何其光, 孙洪发, 沈迎, 王韶华, 胡金怀, 蒋端各 申请人:常州市裕成富通电机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车用电机出线结构,包括电机轴(1),所述电机轴(1)上具有出线通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1)上的出线通孔(1-1)包括进线段(1-1-1)和出线段(1-1-2),且出线段(1-1-2)为与电机轴(1)的轴线成倾斜角的斜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其光沈迎蒋端各王韶华孙洪发胡金怀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裕成富通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