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外机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00315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外机的连接结构,包括位于上部电机实体部分和位于下部的控制器部分,电机实体部分包括机壳(1)、前端盖(2)、转子组件(3)和定子组件(4),转子组件(3)和定子组件(4)安装在机壳(1)里面,机壳(1)的顶端安装前端盖(2),控制器部分包括盒体(5)和控制线路板(6),盒体(5)套装在机壳(1)的尾端,盒体(5)的上底面(51)中间设有轴承室(53),轴承室(53)与前端盖(2)上的轴承室(21)位置对应并通过轴承支撑转子组件(3),盒体(5)向下形成容腔(52),控制线路板(6)安装在容腔(52)里,在盒体(5)底部还安装有盖板(7),盒体(5)的内壁设置引线管(55),引线管(55)穿过底面(51)与机壳(1)里面的空腔连通,电机实体部分的导线穿过引线管(55)并与控制线路板(6)电连接,电机引线集中从盒体(5)上的出线口(58)往外伸出,盒体内壁边缘开出的引线管穿过底面(51)与机壳(1)里面的空腔连通,整体性强,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具有较好的防水排水功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外机的连接结构。技术背景现有直流无刷电机(BLDC MOTOR)由电机实体部分和控制器部分组成,电机实体部 分包括前端盖、转子、定子、机壳和后端盖,而控制器是单独一个铸铝件,直接安装在电机的 后端盖上,在控制盒里面安装有线路板,控制线路板上安装电子元气件,机壳里面的空腔和 控制器盒体的容腔独立分隔。其结构存在如下不足1)传统的控制器与后端盖是分开的, 制造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昂。幻电机实体部分和控制器部分分别对外引线,导致电连接结 构复杂,容易出错;幻控制盒没有排水功能,容易浸水,故障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外机的连接结构,它利用控制器盒体作为电机 实体部分的后端盖,在盒体内壁边缘开出的引线管穿过底面与机壳里面的空腔连通,整体 性强,布线合理整齐,电机引线连接更加方便容易,控制线路板被控制器盒体罩住且位于上 方,不易浸水,性能稳定,工作寿命长。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电机外机的连接结构,包括位于上部电机实体部分和位于下部的控制器部 分,电机实体部分包括机壳、前端盖、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安装在机 壳里面,机壳的顶端安装前端盖,控制器部分包括盒体和控制线路板,盒体套装在机壳的尾 端,盒体的上底面中间设有轴承室,轴承室与前端盖上的轴承室位置对应并通过轴承支撑 转子组件,盒体向下形成容腔,控制线路板安装在容腔里,在盒体底部还安装有盖板,盒体 的内壁设置引线管,引线管穿过底面与机壳里面的空腔连通,电机实体部分和控制器部分 之间的连接导线穿过引线管,电机引线集中从盒体的往外伸出。上述所述的底面将机壳里面的空腔和盒体的容腔分隔。上述所述的引线管设置两条,一条引线管来穿电源线,另一条引线管来穿信号线。上述所述的引线管的长度比盒体侧壁的高度小,引线管与盖板之间相隔一定距1 O上述所述的盒体的上底面边缘设置螺孔座,通过螺栓将前端盖和盒体连接起来。上述所述的盒体是铸铝件。上述所述的盒体的内壁设置柱体,柱体上设置螺孔,通过螺钉将盖板与盒体连接起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1)盒体套装在机壳的尾端,盒体的上 底面中间设有轴承室,轴承室与前端盖上的轴承室位置对应并通过轴承支撑转子组件,盒 体向下形成容腔,控制线路板安装在容腔里,在盒体底部还安装有盖板,盒体的内壁设置引 线管,引线管穿过底面与机壳里面的空腔连通,电机实体部分和控制器部分之间的连接导3线穿过引线管,电机引线集中从盒体上的往外伸出,布线合理整齐,制造工艺简单,降低生 产成本,提高电机市场竞争力;2)引线管设置两条,一条引线管来穿电源线,另一条引线管 来穿信号线,引线管的长度比盒体侧壁的高度小,引线管与盖板之间相隔一定距离,进入电 机内部的水从引线管流入盒盖,从盒盖的排水孔排出,使安装在引线管上方的控制线路板 不易浸水,延长工作寿命;3)底面将机壳里面的空腔和盒体的容腔分隔,结构配合紧密,整 体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4是图3的A-A部分的剖视图;图5是图3的B-B部分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盒体的立体图一;图7是本技术盒体的立体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电机外机的连接 结构,包括位于上部电机实体部分和位于下部的控制器部分,电机实体部分包括机壳1、前 端盖2、转子组件3和定子组件4,转子组件3和定子组件4安装在机壳1里面,机壳1的顶 端安装前端盖2,控制器部分包括盒体5和控制线路板6,盒体5套装在机壳1的尾端,盒体 5的上底面51中间设有轴承室53,轴承室53与前端盖2上的轴承室21位置对应并通过轴 承支撑转子组件3,盒体5向下形成容腔52,控制线路板6安装在容腔52里,在盒体5底部 还安装有盖板7,盒体5的内壁设置引线管55,引线管55穿过底面51与机壳1里面的空腔 连通,电机实体部分和控制器部分之间的连接导线M穿过引线管55,电机引线56集中从盒 体5上出线口 58的往外伸出;底面51将机壳1里面的空腔和盒体5的容腔52分隔;引线 管55设置两条,一条引线管55来穿电源线,另一条引线管55来穿信号线;引线管55的长 度比盒体5侧壁的高度小,引线管55与盖板7之间相隔一定距离;盒体5的上底面51边缘 设置螺孔座59,通过螺栓将前端盖2和盒体5连接起来;盒体5是铸铝件;盒体5的内壁设 置柱体57,柱体57上设置螺孔,通过螺钉将盖板7与盒体5连接起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控制器部分与后端盖联结成一体,控制器部分包括盒 体5和控制线路板6,盒体5套装在机壳1的尾端,盒体5的上底面51中间设有轴承室53, 轴承室53与前端盖2上的轴承室21位置对应并通过轴承支撑转子组件3,盒体5向下形成 容腔52,控制线路板6安装在容腔52里,在盒体5底部还安装有盖板7,盒体5的内壁设置 引线管55,引线管55穿过底面51与机壳1里面的空腔连通,电机实体部分的导线穿过引 线管55并与控制线路板6电连接,电机引线集中从盒体5上的往外伸出,引线管55设置两 条,一条引线管55来穿电源线,另一条引线管55来穿信号线,引线管55的长度比盒体5侧 壁的高度小,引线管阳与盖板7之间相隔一定距离,进入电机内部的水从引线管流入盒盖,从盒盖的排水孔排出,使安装在引线管上方的控制线路板不易浸水,保护控制线路板,延长 工作寿命。权利要求1.一种电机外机的连接结构,包括位于上部电机实体部分和位于下部的控制器部分, 电机实体部分包括机壳(1)、前端盖(2)、转子组件(3)和定子组件(4),转子组件(3)和定 子组件(4)安装在机壳(1)里面,机壳(1)的顶端安装前端盖(2),控制器部分包括盒体(5) 和控制线路板(6),其特征在于盒体(5)套装在机壳(1)的尾端,盒体(5)的上底面(51) 中间设有轴承室(53),轴承室(53)与前端盖(2)上的轴承室(21)位置对应并通过轴承支 撑转子组件(3),盒体(5)向下形成容腔(52),控制线路板(6)安装在容腔(52)里,在盒体 (5)底部开口处还安装有盖板(7),盒体(5)的内壁设置引线管(55),引线管(55)穿过底 面(51)与机壳(1)里面的空腔连通,电机实体部分和控制器部分之间的连接导线(54)穿 过引线管(55),电机引线(56)集中从盒体(5)上的出线口 (58)往外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外机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底面(51)将机壳 (1)里面的空腔和盒体(5)的容腔(52)分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机外机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引线管(55)设 置两条,一条引线管(55)来穿电源线,另一条引线管(55)来穿信号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外机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引线管(55)的长度 比盒体(5)侧壁的高度小,引线管(55)与盖板(7)之间相隔一定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机外机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盒体(5)的上底面 (51)边缘设置螺孔座(59),通过螺栓将前端盖(2)和盒体(5)连接起来。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外机的连接结构,包括位于上部电机实体部分和位于下部的控制器部分,电机实体部分包括机壳(1)、前端盖(2)、转子组件(3)和定子组件(4),转子组件(3)和定子组件(4)安装在机壳(1)里面,机壳(1)的顶端安装前端盖(2),控制器部分包括盒体(5)和控制线路板(6),其特征在于:盒体(5)套装在机壳(1)的尾端,盒体(5)的上底面(51)中间设有轴承室(53),轴承室(53)与前端盖(2)上的轴承室(21)位置对应并通过轴承支撑转子组件(3),盒体(5)向下形成容腔(52),控制线路板(6)安装在容腔(52)里,在盒体(5)底部开口处还安装有盖板(7),盒体(5)的内壁设置引线管(55),引线管(55)穿过底面(51)与机壳(1)里面的空腔连通,电机实体部分和控制器部分之间的连接导线(54)穿过引线管(55),电机引线(56)集中从盒体(5)上的出线口(58)往外伸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嵩生潘明攀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