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格栅卡爪的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55734 阅读:3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格栅卡爪的改进结构,该改进结构包括格栅主体部分及与所述格栅主体部分相连接并与汽车保险杠装配的卡爪,所述卡爪包括本体及卡头,所述卡爪与汽车保险杠的接触面上的两侧设有朝汽车保险杠方向向外凸出的筋条,所述筋条上的最外端具有圆滑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格栅卡爪的改进结构中的筋条会使卡爪的分型线悬空,从而避免毛刺与汽车前保险杠接触,能有效避免保险杠刮伤的产生,且不会增加额外的成本;此外,筋条的外端采用圆滑处理,进一步保护了保险杠的喷漆层,防止喷漆层被格栅损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格栅卡爪的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电镀格栅(包括格栅本体为注塑件、格栅外框为电镀件的格栅总成)的卡爪与汽车前保险杠总成装配时,由于电镀格栅的铬金属镀层质地坚硬,会对相对较为薄弱的前保险杠的喷漆层造成破坏,出现明显的刮痕。如果刮痕缺陷出现在前保险杠的外观可见区域, 则前保险杠就不符合相应的质量要求。针对这种情况,目前有两种方法可以进行改善,第一种方法是将格栅的卡爪整体提高,增加卡爪与前保险杠的易被刮伤面的距离。但这种方法的改善效果有限,不能确保增加卡爪高度后就完全避免前保险杠刮痕的产生;此外,由于格栅造型的原因,卡爪提升的高度范围有限,而且并不是每款电镀格栅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第二种方法是用无纺布覆盖与前保险杠相互接触的格栅卡爪部位,从而防止卡爪与前保险杠接触点刮痕的产生。但这种方法同样存在缺点,例如需要增加无纺布及相应的安装部件,同时增加工序,导致人工、物流等成本提高。特别是由于每款格栅与前保险杠之间潜在刮伤的部位往往有好几处,如果每处在刮伤的部位都需要覆盖上无纺布,大大增加了人员工作量。此外,现有的格栅卡爪的基座结构会与其外表面连接,容易发生缩水现象,即当溶胶转为固体时,较厚处的体积收缩慢,从而形成了拉应力,此时如果制品表面硬度不足而又无溶胶补充,制品表面就会被该拉应力拉陷。缩水现象容易发生在远离浇口处、困气处或溶胶较厚处的位置。而为了避免潜在的缩水现象发生影响外表面美观,格栅卡爪的基座结构连接外表面的局部材料厚度只能做到格栅主体部分基本厚度的1/3以下,从而影响了卡爪的整体强度。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格栅做进一步地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刮伤保险杠的格栅卡爪的改进结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格栅卡爪的改进结构,该改进结构包括格栅主体部分及与所述格栅主体部分相连接并与汽车保险杠装配的卡爪,所述卡爪包括本体及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与汽车保险杠的接触面的两侧设有朝汽车保险杠方向向外凸出的筋条,所述筋条的最外端具有圆滑面。进一步地,所述卡爪的本体的下底边与格栅主体部分的下端面之间设有缺口。这样可以增加卡头背面的厚度来加强卡爪的整体强度,而不会发生外表面的缩水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格栅卡爪的改进结构中的筋条会使卡爪的分型线悬空,从而避免毛刺与汽车前保险杠接触,能有效避免保险杠刮伤的产生,且不会增加额外的成本;此外,筋条的外端采用圆滑处理,进一步保护了保险杠的喷漆层,防止喷漆层被格栅损坏。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格栅卡爪的改进结构的正视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格栅卡爪的改进结构的仰视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格栅卡爪的改进结构的侧视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格栅卡爪的改进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格栅卡爪的改进结构与前保险杠装配后的立体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1的格栅卡爪的改进结构与前保险杠装配后的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7示出了图1的格栅卡爪的改进结构与前保险杠装配后的沿B-B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格栅卡爪的改进结构,该改进结构包括格栅主体部分4及与格栅主体部分4相连接的卡爪1,该卡爪1是格栅上的用于与汽车保险杠5相卡接装配的部件,卡爪1包括本体8、卡头9以及设置在本体8上的筋条2。具体地,筋条2设置在卡爪1与保险杠5的接触面的两侧,筋条2朝汽车保险杠5 方向向外凸出并做了圆滑处理,即筋条2的最外端具有圆滑面21。由于筋条2向外凸出比格栅主体部分4的外缘尺寸大,本实施例中大0. 5mm,而且筋条2的纵向长度尺寸比较大,这样在卡爪1与保险杠5装配时,两侧的筋条2会首先与保险杠5接触。由于卡爪1的本体 8与格栅4的连接边,即分型线3在注塑时是会产生毛刺的,而易产生毛刺的分型线3与最外端的筋条2的圆滑面21的最短距离至少有2. 5mm,这样即便靠近筋条2最外端的圆滑面 21的分型线3处理不当产生毛刺,筋条2也会使分型线3悬空,从而不会与保险杠5接触, 能有效避免保险杠5刮痕的产生。从图3和图7中可以看出,该格栅卡爪结构中,卡爪1的侧边与格栅4延伸至卡爪 1 一侧的侧壁翻边42相连接,而卡爪1的本体8的下底边81与格栅主体部分4的下端面 41是不发生连接的,即在卡爪1的本体8的下底边与格栅主体部分4的下端面之间具有缺口 6,这样可以增加卡头背面7的厚度来加强卡爪1的整体强度,而不会发生外表面缩水问题。本技术与汽车前保险杠5装配后如图5、图6及图7所示,卡爪1通过卡头9 卡住保险杠5,筋条2紧贴保险杠5,从而完成格栅卡爪改进结构与保险杠5的装配过程。权利要求1.一种格栅卡爪的改进结构,该改进结构包括格栅主体部分(4)及与所述格栅主体部分⑷相连接并与汽车保险杠(5)装配的卡爪(1),所述卡爪⑴包括本体⑶及卡头(9), 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1)与汽车保险杠(5)的接触面的两侧设有朝汽车保险杠( 方向向外凸出的筋条O),所述筋条⑵的最外端具有圆滑面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栅卡爪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⑴的本体⑶ 的下底边(81)与格栅主体部分的下端面Gl)之间设有缺口(6)。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格栅卡爪的改进结构,该改进结构包括格栅主体部分及与所述格栅主体部分相连接并与汽车保险杠装配的卡爪,所述卡爪包括本体及卡头,所述卡爪与汽车保险杠的接触面上的两侧设有朝汽车保险杠方向向外凸出的筋条,所述筋条上的最外端具有圆滑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格栅卡爪的改进结构中的筋条会使卡爪的分型线悬空,从而避免毛刺与汽车前保险杠接触,能有效避免保险杠刮伤的产生,且不会增加额外的成本;此外,筋条的外端采用圆滑处理,进一步保护了保险杠的喷漆层,防止喷漆层被格栅损坏。文档编号B60R19/52GK201932108SQ20102067759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3日专利技术者尹东 申请人: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格栅卡爪的改进结构,该改进结构包括格栅主体部分(4)及与所述格栅主体部分(4)相连接并与汽车保险杠(5)装配的卡爪(1),所述卡爪(1)包括本体(8)及卡头(9),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1)与汽车保险杠(5)的接触面的两侧设有朝汽车保险杠(5)方向向外凸出的筋条(2),所述筋条(2)的最外端具有圆滑面(2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