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志昱专利>正文

差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42956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差速器,其特征在于,该差速器中所安装的第一、二齿轮间,置有一中间座体,且于该中间座体中滑置有两滑动环体,并于两滑动环体间顶置有弹性元件,使两滑动环体紧抵该第一、二齿轮,而该第一、二齿轮与该两滑动环体的接触面上,分别形成对应的啮合齿部,使该第一、二齿轮所嵌套的第一、二轴平时可以啮合确实联动旋转,但当传动阻力大至一定值时,该两滑动环体间的弹性元件即受对挤压,朝中间座体内退入,而使该第一、二齿轮与两滑动环体间,不再相互确实啮合,而产生相对运动,达到差动目的。(*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差速器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于汽车机构上的差速器,通常包括第一本体,其中央贯穿一轴孔,以供 穿置第一轴于内,于其第一侧端面的中央处,凹设有第一轴齿轮穴,以容置第一齿轮于内, 且使该第一齿轮啮合地穿套于该第一轴上,且依第一本体的中央轴心,环绕地凹设有多个 第一行星齿轮穴及多个第二行星齿轮承接穴者;第二本体,其中央贯穿一轴孔,以供穿置第 二轴于内,该第二本体轴向地对应锁接于该第一本体的第一侧端面上,该第二本体与第一 本体的衔接面的中央处,轴向地凹设有第二轴齿轮穴,以容置第二齿轮于内,并使该第二齿 轮啮合地穿套于该第二轴上,且依该第二本体的中央轴心,环绕地凹设有多个第二行星齿 轮穴及多个第一行星齿轮承接穴;多个第一行星齿轮,分别置于该第一本体的第一行星齿 轮穴及第二本体的第一行星齿轮承接穴间,令各该第一行星齿轮与该第一齿轮啮合传动; 以及多个第二行星齿轮,分别置于该第一本体的第二行星齿轮承接穴及第二本体的第二行 星齿轮穴间,并令各该第二行星齿轮与该第二齿轮彼此啮合传动,且与该第一行星齿轮啮 合传动。惟上述习知的差速器,当在特殊路况或驾驶时,例如,车辆驱动轮有一轮打滑,或 因剧烈操驾产生举脚(车辆转弯时因为离心力有一边或一个轮胎举起,离开地面),因为差 速器的等扭矩作用,全部的动力会传送到那个打滑的轮子,使其他车轮失去动力,使车辆陷 入险境无法脱困或使驱动动力下降,使传统差速器无法因应,而有改进的必要。本技术创作人有鉴于此,乃予以研究创新,揭示出本技术所示的差速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差速器,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克服现有差速 器的缺陷,使该第一、二齿轮与两滑动环体间,不再相互确实啮合,而产生相对运动,达到差 动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本体,其中央贯穿一供穿置第一轴于内的轴孔,于该第一本体第一侧端面的 中央处凹设有容置第一齿轮于内且使该第一齿轮啮合地穿套于该第一轴上的第一轴齿轮 穴,且依第一本体的中央轴心环绕地凹设有多个第一行星齿轮穴及多个第二行星齿轮承接 穴;第二本体,其中央贯穿一供穿置第二轴于内的轴孔,该第二本体轴向地对应锁接 于该第一本体的第一侧端面上,该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的衔接面的中央处轴向地凹设有容 置第二齿轮于内并使该第二齿轮啮合地穿套于该第二轴上的第二轴齿轮穴,且依该第二本 体的中央轴心环绕地凹设有多个第二行星齿轮穴及多个第一行星齿轮承接穴;多个第一行星齿轮,分别置于该第一本体的第一行星齿轮穴及第二本体的第一行星齿轮承接穴间,各该第一行星齿轮与该第一齿轮啮合传动;多个第二行星齿轮,分别置于该第一本体的第二行星齿轮承接穴及第二本体的第 二行星齿轮穴间,并各该第二行星齿轮与该第二齿轮彼此啮合传动且与该第一行星齿轮啮 合传动;中间座体,介于该第一、二齿轮间,穿设有一滑穴,并于该滑穴中凹设有多个轴向 齿穴者;以及两滑动环体,滑置于该中间座体的滑穴中,各该滑动环体的外缘具有多个对应该 滑穴的多个轴向齿穴的齿部,且两滑动环体间顶置有使两滑动环体紧抵该第一、二齿轮的 弹性元件;其中该第一、二齿轮与对应的滑动环体的接触面上分别形成对应的使该第一、二 齿轮与该两滑动环体于平时可以啮合联动以呈刚性连接但当传动阻力大至一定值时该两 滑动环体间的弹性元件即受挤压而朝中间座体退入从而使该第一、二齿轮与两滑动环体间 不再相互啮合而产生相对运动以达到差动目的的啮合齿部。其中,该第一齿轮与该第一本体的第一轴齿轮穴的接触面上分别形成对应的啮合 齿部。其中,该第二齿轮与该第二本体的第二轴齿轮穴的接触面上分别形成对应的啮合 齿部。通过上述结构,本技术所揭示的差速器实现以下技术效果1、该第一齿轮与该第一本体的第一轴齿轮穴的接触面上,分别形成对应的啮合齿 部,使该第一本体可以于平时,确实地联动该第一齿轮旋转,呈刚性连接,但当传动阻力大 至一定值时,该两滑动环体间的弹性元件即受挤压,而使该第一齿轮与第一本体间产生相 对旋转,不再相互啮合,达到差动目的。2、第二齿轮与该第二本体的第二轴齿轮穴的接触面上,分别形成对应的啮合齿 部,使该第二本体可以于平时,确实地联动该第二齿轮旋转,呈刚性连接,但当传动阻力大 至一定值时,该两滑动环体间的弹性元件即受挤压,而使该第二齿轮与第二本体间产生相 对旋转,不再相互啮合,达到差动目的。3、差速器于该第一、二行星齿轮穴及第一、二行星齿轮承接穴,系分别设有一垫 片,以承接各第一、二行星齿轮,以避免各第一、二行星齿轮于旋转时,于该第一、二本体上 产生磨损,以增进该差速器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可取实体,可由以下的说明及所附各图式,而得以明晰。附图说明图1 本技术第一本体与第一行星齿轮的组装示意图。图2 本技术第二本体、第二行星齿轮、中间座体及两滑动环体的组装示意 图。图3 显示该第一、二齿轮、中间齿轮及两滑动环体的对应关系立体示意图。图4 本技术于组装后的立体图。图5 图4中5-5方向所示的剖面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有关于一种差速器,包括第一本体10,其中 央贯穿一轴孔11,以供穿置第一轴12于内,于其第一侧端面的中央处,凹设有第一轴齿轮 穴13,以容置第一齿轮14于内,且使该第一齿轮14啮合地穿套于该第一轴12上,且依第一 本体10的中央轴心,环绕地凹设有多个第一行星齿轮穴15及多个第二行星齿轮承接穴16 ; 第二本体20,其中央贯穿一轴孔21,以供穿置第二轴22于内,该第二本体20轴向地对应锁 接于该第一本体10的第一侧端面上,该第二本体20与第一本体10的衔接面的中央处,轴 向地凹设有第二轴齿轮穴23,以容置第二齿轮M于内,并使该第二齿轮24啮合地穿套于该 第二轴22上,且依该第二本体20的中央轴心,环绕地凹设有多个第二行星齿轮穴25及多 个第一行星齿轮承接穴26 ;多个第一行星齿轮30,分别置于该第一本体10的第一行星齿轮 穴15及第二本体20的第一行星齿轮承接穴沈间,令各该第一行星齿轮30与该第一齿轮 14啮合传动;以及多个第二行星齿轮40,分别置于该第一本体10的第二行星齿轮承接穴 16及第二本体20的第二行星齿轮穴25间,并令各该第二行星齿轮40与该第二齿轮M彼 此啮合传动,且与该第一行星齿轮30啮合传动;以及中间座体60,介于该第一、二齿轮14、 24间,于该中间座体60中滑置有两滑动环体61、62,且于两滑动环体61、62间顶置有弹性 元件63,使两滑动环体61、62紧抵该第一、二齿轮14、24 ;其中于该第一齿轮14与该滑动环 体61及第二齿轮M与另一滑动环体62的接触面上,分别形成对应的啮合齿部141、611及 对1、621,使该第一、二齿轮14、对与该两滑动环体61、62于平时可以啮合联动,达到刚性连 接,即使该第一、二轴12、22可以同步旋转,以克服一些特殊路况或驾驶,例如,车辆驱动轮 有一轮打滑,或因剧烈操驾产生举脚时,动力仍然可以部分或全部输出到非空转的一侧轮, 以利脱困,使驱动力的分配更为合理,当然,当传动阻力大至一定值时,该两滑动环体61、62 间的弹性元件63即受挤压,而朝中间座体60退入,而使该第一、二齿轮14、24与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本体,其中央贯穿一供穿置第一轴于内的轴孔,于该第一本体第一侧端面的中央处凹设有容置第一齿轮于内且使该第一齿轮啮合地穿套于该第一轴上的第一轴齿轮穴,且依第一本体的中央轴心环绕地凹设有多个第一行星齿轮穴及多个第二行星齿轮承接穴;第二本体,其中央贯穿一供穿置第二轴于内的轴孔,该第二本体轴向地对应锁接于该第一本体的第一侧端面上,该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的衔接面的中央处轴向地凹设有容置第二齿轮于内并使该第二齿轮啮合地穿套于该第二轴上的第二轴齿轮穴,且依该第二本体的中央轴心环绕地凹设有多个第二行星齿轮穴及多个第一行星齿轮承接穴;多个第一行星齿轮,分别置于该第一本体的第一行星齿轮穴及第二本体的第一行星齿轮承接穴间,各该第一行星齿轮与该第一齿轮啮合传动;多个第二行星齿轮,分别置于该第一本体的第二行星齿轮承接穴及第二本体的第二行星齿轮穴间,并各该第二行星齿轮与该第二齿轮彼此啮合传动且与该第一行星齿轮啮合传动;中间座体,介于该第一、二齿轮间,穿设有一滑穴,并于该滑穴中凹设有多个轴向齿穴者;以及两滑动环体,滑置于该中间座体的滑穴中,各该滑动环体的外缘具有多个对应该滑穴的多个轴向齿穴的齿部,且两滑动环体间顶置有使两滑动环体紧抵该第一、二齿轮的弹性元件;其中该第一、二齿轮与对应的滑动环体的接触面上分别形成对应的使该第一、二齿轮与该两滑动环体于平时可以啮合联动以呈刚性连接但当传动阻力大至一定值时该两滑动环体间的弹性元件即受挤压而朝中间座体退入从而使该第一、二齿轮与两滑动环体间不再相互啮合而产生相对运动以达到差动目的的啮合齿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昱
申请(专利权)人:李志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