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光妙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刹车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18791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刹车片,包括钢背板、犁沟、犁沟后产物、硫化孔、粘接面、摩擦材料,其中钢背板的粘接面上犁爬有几条犁沟,每条的犁沟上有数个竖立尖形的犁沟后产物,在钢背板的两端开有两个圆形的硫化孔,摩擦材料粘接于粘接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其独特的设计增强了摩擦材料与钢背的粘接强度,提高了制动安全系数,更好的保障了用户的行车安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制动装置上使用的刹车片。技术背景刹车片它是汽车配件中不可缺少的零部件之一,同时又是一种安全件。它主要起到使在行驶中的汽车停下的作用。看似简单的一个问题,其实它所涉及到的相关技术参数及指标等都较为复杂。其中粘接强度这一指标值就是这个安全件中最为重要的技术参数之一。而影响钢背板与摩擦材料之间的粘接强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表面处理由于被粘材料存在氧化层如锈蚀,镀铬层、磷化层脱模剂等形成的“弱边界层”,这些表面的弱界面层都会直接影响到钢背板与摩擦材料的粘接强度。2、渗透已粘接的接头,受环境气氛的作用,常常被渗进一些其他低分子。例如,接头在潮湿环境或水下,水分子渗透入胶层;聚合物胶层在有机溶剂中,溶剂分子渗透入聚合物中、低分子的透入首先使胶层变形,然后进入胶层与被粘物界面。使胶层强度降低,从而导致粘接的破坏;3、胶层厚度如果胶层涂抹过厚就会使胶体造成缺陷和早期断裂;4、压力方面对于粘度较小的胶粘剂,加压时会过度地流淌,造成缺胶等等都是直接影响钢背板与摩擦材料粘接强度的直接原因。而在生产过程中上述几个问题点是无法避免的。人们只能作到将上述存在的问题尽可能得下降到最低。 那么如何最直接有效得提高钢背板与摩擦材料之间的粘接强度将是一项势在必行之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其独特的钢背板粘结面上的犁沟后产物增强了摩擦材料与钢背板的粘接强度,提高了制动安全系数,更好的保障了用户的行车安全的新型刹车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刹车片,包括钢背板、犁沟、犁沟后产物、硫化孔、粘接面、摩擦材料、间隙,其钢背板的粘接面上犁爬有几条犁沟,每条的犁沟上有数个竖立尖形的犁沟后产物,在钢背板的两端开有两个圆形的硫化孔,摩擦材料粘接于粘接面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刹车片,其竖立尖形的犁沟后产物的高度为2. 5毫米,且每个犁沟后产物之间存在间隙。本技术一种新型刹车片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增强了摩擦与钢背的粘接强度, 提高了制动安全系数,更好的保障了用户的行车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刹车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刹车片粘接摩擦材料面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中标号说明1、钢背板,2、犁沟,3、犁沟后产物,4、硫化孔,5、粘接面、6、摩擦材料、7、间隙。如图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新型刹车片,包括钢背板(1)、犁沟O)、犁沟后产物(3)、硫化孔G)、粘接面(5)、摩擦材料(6),其中钢背板⑴的粘接面(5)上犁爬有几条犁沟O),每条的犁沟( 上有数个竖立尖形的犁沟后产物(3),在钢背板(1)的两端开有两个圆形的硫化孔G),摩擦材料(6)粘接于粘接面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刹车片,其竖立尖形的犁沟后产物3的高度为2. 5毫米,且每个犁沟后产物3之间存在间隙7。在竖立尖形的犁沟后产物3的钢背板1的粘接面5上进行上胶,待胶水晾干后,将摩擦材料6粘接于上方,然后将其放入相应模型的模具中进行压制, 使其成型。钢背板1上的粘接面5犁出的竖立尖形的犁沟后产物3不仅能提高钢背板1粘接面5的粗糙度外,且由于摩擦材料6在模腔中受压力的作用下使材料充满各个犁沟后产物3之间的间隙7中。而通过摩擦材料6填满犁沟后产物3之间的间隙7中,这样就能大大得提高小盘片钢背板1与摩擦材料6的粘接强度。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技术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技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刹车片,包括钢背板(1)、犁沟(2)、犁沟后产物(3)、硫化孔(4)、粘接面(5)、摩擦材料(6),其特征在于:钢背板(1)的粘接面(5)上犁爬有几条犁沟(2),每条的犁沟(2)上有数个竖立尖形的犁沟后产物(3),在钢背板(1)的两端开有两个圆形的硫化孔(4),摩擦材料(6)粘接于粘接面(5)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刹车片,包括钢背板(1)、犁沟(2)、犁沟后产物(3)、硫化孔(4)、粘接面 (5)、摩擦材料(6),其特征在于钢背板(1)的粘接面(5)上犁爬有几条犁沟(2),每条的犁沟(2)上有数个竖立尖形的犁沟后产物(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光妙
申请(专利权)人:彭光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