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路基动力学模型试验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动 力学模型试验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在300km/h及以上客运专线铁路上普遍采用无砟轨道技术。由于无砟 轨道已经松散的道砟换成了刚度巨大的钢筋混凝土材料,使得无砟轨道结构对路基的变形 和刚度极其敏感。列车的高速运行对轨道结构和路基土体的动力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列车速度的提高,导致轨道结构的振动加剧,尤其当列车速度接近土体的临界波速时,土体 的动力响应急剧增加。列车速度的提高,导致路基内部动应力的影响范围变大,使得路基的 不均勻沉降变大,进而引起轨道的不平顺,加剧了车轨的动力相互作用。路基变形的控制已 经达到了亚厘米一毫米级,如无砟轨道路基的工后零沉降理论、一般路基工后沉降不大于 15mm、路基与其它结构交界处的差异沉降不大于5mm等,这些技术标准和工程问题已经超 出了目前国际上对岩土材料极其构筑物工程特性的认识水平。目前,高速铁路动力学试验 的研究手段主要有室内模型试验和现场原位测试两种。室内模型试验受到场地尺寸和列车 速度的限制,不易实现真车的高速移动加载;现场原位测试虽然可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动力学模型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模型试验箱(1)、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模型(2)、激励系统(3)和监测系统(4)构成;其中:1) 模型试验箱(1):是由四个侧面钢板和底板构成的长方形钢结构模型槽;2)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模型(2):在模型试验箱(1)底板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碎石和砂垫层(22)、地基(7)、基床底层(8)、基床表层(9)、混凝土底座(10)、CA砂浆(11)、轨道板(12)、扣件系统(13)和两根钢轨(14);两根钢轨(14)通过扣件系统(13)连接在轨道板(12)上,基床底层(8)和基床表层(9)构成基床底层(8)底面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敏,边学成,蒋红光,蒋建群,陈仁朋,王作洲,卢文博,王顺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