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阴离子有机微粒及其制备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74611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造纸微粒助留助滤体系的阴离子有机微粒及其制备与应用。以木浆、微晶纤维素或棉花为原料,采用酸水解法或生物酶水解法制备纳米微晶纤维素;纳米微晶纤维素悬浮液配置成质量浓度1-10%的溶液B;再配制pH11-14、浓度1-10%的阴离子改性试剂溶液A,将溶液A与溶液B按比例混合,透析,得到阴离子改性的纳米微晶纤维素悬浮液。在造纸微粒助留助滤体系中的应用时加入0.05%-2.0%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阴离子有机微粒,抄成纸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造纸微粒助留助滤体系的阴离子有机微粒,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与生物可降解性,比表面积大,表面阴电荷密度高,助留助滤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造纸微粒助留助滤体系的阴离子有机微粒及其制备与应用 方法,属于制浆造纸领域。
技术介绍
我国造纸工业不断向着高速化、连续化、大型化方向发展,这对纸机湿部的助留助 滤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粒助留助滤体系以其独特的优势脱颖而出。传统的微粒助留 体系包括由胶体二氧化硅和阳离子淀粉组成的Compozil体系,由改性膨润土和阳离子聚 丙烯酰胺组成的Hydrocal体系,以及后来出现的阳离子淀粉/氢氧化铝体系。其应用是先 在浆料中施加高分子阳离子聚合物,通过架桥絮聚,再添加特殊的比表面积特别大的带负 电荷的无机物,通过电化学作用与已在细小纤维和纤维表面形成的正电荷补丁发生交联使 之形成微絮聚物。虽然传统的微粒助留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大量的工作仍致力于微 粒体系作用机理的研究及新的微粒体系的开发。有机微粒助留助滤体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 注。有机微粒具有可控的电荷密度和功能基,同时又具有无机微粒的三维纳米结构,成为微 粒助留助滤体系中更加有效的微粒组分。当今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日益枯竭,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成为必然 趋势。作为可再生资源之一的天然纤维是一种由自身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造纸微粒助留助滤体系的阴离子有机微粒,是由以下方法制备的:(1)以混合办公废纸脱墨浆、漂白针叶木硫酸盐浆、漂白阔叶木硫酸盐浆、微晶纤维素或棉花为原料,采用下列方法之一制备纳米微晶纤维素:酸水解法:将原料粉碎,过20目筛,在20℃-65℃下加入浓度30-64wt%的盐酸或30-64wt%的硫酸,使酸与原料的体积质量比(5~15)∶1,单位毫升比克,原料浆以绝干料计;搅拌下,反应10-70min,然后将悬浮液用去离子水稀释10倍终止反应;产物用去离子水反复离心冲洗至pH值5.0~5.5;将得到产物放入透析袋中,用流动的去离子水透析至恒定pH值;透析后的悬浮液在冰水浴中进行超声波振荡处理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丽强徐清华李宗全刘娜秦梦华傅英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轻工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