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应光捷专利>正文

便携式折叠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72441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折叠车,解决了现有普通折叠车结构复杂、造价高、不便携带的缺陷,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一种便携式折叠车,包括前轮组件、后轮组件、坐垫和杆状车架,前轮组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前轮、前支架和龙头,后轮组件包括后轮和后支架,坐垫联接在车架上,车架的前端与前支架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架为曲状杆体,后支架铰接在车架的后端部,车架的后端面与后支架的铰接端面均为斜面。(*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叠车,尤其涉及一种可方便携带的便携式折叠车
技术介绍
自行车或电动车可以为人们的短途出行提供方便,如果作长途旅行,现有普通的 所述车辆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因此,现在市面上出现了多种可折叠式的自行车或 电动车。但这些折叠车的结构大多较为复杂,制造成本高,且不便于携带。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专利号200610069682. 7)中公开了一种双脚前置式折叠车,包括 车体、车座、前叉、前轮、后轮和车把,车体上安装车座和前叉,前叉上安装前轮,前叉与车把 连接,车体上安装后轮,车体与脚支架的上端铰连,脚支架与连杆的一端铰连,连杆上开设 透槽,透槽内安装紧固螺栓,紧固螺栓与车体连接。它可折叠、占用空间小,方便人们外出郊 游时用轿车等中小型车辆携带,能满足人们骑车游览的需求,并且由于他体积小,方便在室 内停放,可有效地降低自行车被盗的机率,保证人们的财产不受损失。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简 单、制造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的优点。这种折叠车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制造成本高,且不便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的折叠车, 它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携带的优点。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折叠车,包括前轮组 件、后轮组件、坐垫和杆状车架,前轮组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前轮、前支架和龙头,后轮组件 包括后轮和后支架,坐垫联接在车架上,车架的前端与前支架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 后支架为曲状杆体,后支架铰接在车架的后端部,车架的后端面与后支架的铰接端面均为 斜面。后支架与车架后端部相铰接时,后支架上的铰接端处设有两片分隔开的片状体,片状 体通过枢轴与车架的后端部相铰接在一起。放开后支架时,后支架铰接端处的斜面与车架 倾斜的后端面相配合在一起,以对驾乘人员的体重提供支撑。在需要携带时,扳动后支架, 使后支架与车架近似平行,以缩小折叠车整体的体积,方便携带。作为优选,在车架上设有斜杆,斜杆的上端与车架相铰接,下端设有链轮,链轮上 设有脚蹬,链轮与后轮之间设有传动链。在车架上设有斜杆以及链轮和脚蹬,可以利用人力 为本折叠车提供行走动力,结构简单,且在折叠车携带时,可以把斜杆收到车架的位置处, 以减小折叠车携带时的体积。作为优选,所述斜杆的上端靠近后轮,下端靠近前轮,斜杆的上端面为斜面。斜杆 的设置位置保证了在折叠车通过人力行走时,能够为人脚部的蹬蹋提供稳定的支撑力,且 斜杆的上端面为斜面,增加了斜杆上端面与车架之间的接触面积,这为斜杆能够提供稳定 的支撑力提供了进一步保证。作为优选,在车架上设有用于扣接住后支架和斜杆的扣接件。本折叠车在被携带时,扣接可扣接住后支架和斜杆,保证了折叠车在携带时体积能够保持不变,方便了对折叠 车的携带。作为优选,所述车架上设有块状坐垫座,坐垫座的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别设有 插孔,这两个插孔相通,水平方向的插孔为通孔;坐垫上设有支撑杆,支撑杆可分别间隙地 插接在这两个插孔内。在本折叠车行车时,坐垫上的支撑杆插接在坐垫座上竖直方向上的 插孔内;折叠车在被携带时,坐垫上的支撑杆贯穿地插接坐垫座上水平方向上的插孔内,以 尽量缩小折叠车被折叠后的体积。作为优选,所述前支架的中部位置处设有活动式的折叠机构,折叠机构把前支架 分为两半。通过操作活动式的折叠机构,可以使前支架的上半部分直立或与车架近似平行, 这进一步缩小了折叠车在被携带时的体积。作为优选,所述后支架的弯曲部分呈弧形。后支架的该部分呈弧形,方便了后支架 的打开,后支架打开后的位置稳定性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后支架呈杆状,且后支架与车架的后端部相铰接在一起,这使得本折叠车结 构简单,便于折叠。后支架铰接端的端面为斜面,以及车架的后端面也为斜面,两者贴合 在一起时,接触面积相对较大,从而可以为人体的体重提供稳定的支撑力,方便折叠车的行 车。后支架与车架之间通过铰接的方式活动地联接在一起,两者之间不需要再设置其他的 联接结构,结构简单,重量轻,只要扳动后支架即可实现折叠车的打开和折叠,操作非常方 便,便于携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便携式折叠车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便携式折叠车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中,本技术便携式折叠车的结构包括前轮组件、后轮组件、坐垫6和杆状 的车架5。前轮组件包括龙头4、前支架3、前轮1,前轮1和龙头4分别连接在前支架3的 两端。后轮组件包括后轮10和杆状的后支架9。车架5的前端与前支架3固定连接,后端 与后支架9相铰接在一起。坐垫6联接在车架5上。坐垫6上设有支撑杆7,在车架5上设有块状的坐垫座8,坐垫座8在车架5上靠近 车架5的后端一侧。坐垫座8上设有两个插孔,一个插孔沿坐垫座8的竖直方向上设置,另 一个插孔沿坐垫座8水平方向上设置,沿水平方向上的插孔为通孔,这两个插孔是相通的。 在需要行车时,支撑杆7间隙地插接在坐垫座8竖直方向上的插孔内;折叠车处于折叠状态 时,支撑杆7间隙地贯穿坐垫座8上水平方向上的插孔内。前支架3为分体式结构,在前支架3的中部位置处设有活动式的折叠结构2,该折 叠结构2把前支架3分成两半,前轮1连接在前支架3下半部分的下端部,龙头4连接在前 支架3上半部分的上端部。车架5的前端部与前车架5下半部分固定连接,通过操作折叠 结构2,可以使前支架3上半部分稳定地直立,或者使前支架3上半部分倾倒至车架5的位置处。后支架9为曲状的杆体,后支架9弯曲部分呈弧形,后轮10连接在后支架9的下端 部。后支架9的铰接端面为斜面,车架5的后端面也为斜面,在后支架9处于打开状态时, 该两个斜面贴合在一起。在车架5上设有斜杆14,斜杆14的上端部铰接在车架5的下方,斜杆14的下端部 设有链轮12,链轮12上设有脚蹬13,链轮12与后轮10之间通过传动链12相联接。在折 叠车打开时,斜杆14位于前轮1和后轮10之间,斜杆14的上端靠近后轮10,斜杆14的下 端靠近前轮1。斜杆14的上端面为斜面,在行车状态下,斜杆14的上端面贴合在车架5的 下表面上。在车架5上连接有扣接件15,扣接件15朝向车架5的下方伸出,折叠车打开时,扣 接件15位于前轮1和后轮10之间。在扣接件15上设有两个突出的扣接结构,折叠车处于 打开状态时,扣接件15上的两个扣接结构分别扣接住斜杆14和后支架9。本便携式折叠在折叠时,前轮1与前支架3下半部分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向前轮 1方向扳动后支架9,后支架9处于和车架5近似平行的位置上,后轮10伸到前轮1的位置 处,扣接件15扣接住后支架9。向前支架3方向扳动斜杆14,扣接件15同时扣接住斜杆 14。操作前支架3中部位置处的折叠结构2,使前支架3上半部分向后倾倒至近似平行于车 架5的方向。从坐垫座8上拔出支撑杆7,并把支撑杆7从坐垫座8上水平方向上的插孔内 插入。本折叠车携带时,可以握持住车架5,而使折叠车整体被提起。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折叠车,包括前轮组件、后轮组件、坐垫和杆状车架,前轮组件包括连接 在一起的前轮、前支架和龙头,后轮组件包括后轮和后支架,坐垫联接在车架上,车架的前 端与前支架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架(9)为曲状杆体,后支架(9)铰接在车架(5) 的后端部,车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折叠车,包括前轮组件、后轮组件、坐垫和杆状车架,前轮组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前轮、前支架和龙头,后轮组件包括后轮和后支架,坐垫联接在车架上,车架的前端与前支架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架(9)为曲状杆体,后支架(9)铰接在车架(5)的后端部,车架(5)的后端面与后支架(9)的铰接端面均为斜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应光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