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压组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60691 阅读:3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压组装设备,其包含:基座,其上设有下模件,该下模件具有两个以上模穴以承置被加工物;以及上模件,其可动地设于该基座上,该上模件连接于动力源,以由该动力源驱动而使该上模件相对应于该下模件上、下移动,以使上模件与下模件得以相互压贴或分离;其中,该下模件的两个以上模穴沿着横向方向排列,以同时受该上模件的向下压贴。(*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压组装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可提高压合制程生产效率的热 压组装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产品的多样化,各种接合制程不断地开发,以适用于接合各种不同的对象;举 例而言,可利用热板加热,使熔接物表面熔解再行加压结合的制程,将胶膜与铝箔等材质进 行热压封合。常见的铝箔材质包装袋,一般是利用两相对应的片状材料迭合,并进行热封 合,以形成封闭的容置空间可供置放产品。然而,现有技术的热压机/接合设备大多采取逐步制程(st印-by-step)的方式, 即完成一道工序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因此需耗费相当多的工时方能完成热压、接合制程, 故现有技术仍具有其缺点。中国台湾专利482169揭露了一种包装加热治具,其主要包括进风管及主体,该进 风管内部开设有通道,该主体包括外壁及内壁,该内壁构成圆柱形加热腔,操作时,先将待 包装器件用热收缩膜/管包覆,放入上述加热腔中,并利用高温空气经进风管送至加热腔, 对置于其中之待包装器件加热,热收缩膜/管在高温下,受热收缩,即可进行包装待包装器 件。但如前文所述,此设备一次仅能针对单一待包装器件进行作业,故整体效能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压组装设备,其为一种可提高压合效率 的设备,本技术利用下模件的结构改良,使热压组装制程更节省时间,以达提高制程效 率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热压组装设备,包含基座,其上设 有下模件,该下模件具有两个以上模穴以承置被加工物;以及上模件,其可动地设于该基座 上,该上模件系连接于动力源,由该动力源的驱动而使该上模件相对应于该下模件上、下移 动,以使所述上模件与下模件得以相互压贴或分离;其中,该下模件的两个以上之模穴沿着 横向方向排列,以同时受该上模件的向下压贴。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热压组装设备,包含基座,其上设有下模件,该下模件具 有两个以上模穴以承置被加工物;以及上模件,其可动地设于该基座上,该上模件连接于动 力源,由该动力源驱动而使该上模件相对应于下模件上、下移动,以使所述上模件与下模件 得以相互压贴或分离;其中,该下模件的两个以上模穴系沿着纵向方向排列,以选择性地受 该上模件的向下压贴。如上述构造,本技术将下模件设计为固定式及可动式,固定式的下模件可同 时针对两个以上的被加工物进行热压组装;而可动式的下模件则可交错地针对被加工物进 行热压组装,故在热压被加工物的时间中,操作者可同时将已完成压合的被加工物进行更 换,因此,本技术的热压组装设备可有效节省时间,达到大幅提高制程效率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下列诸项优点1、本技术的热压组装设备可利用两种不同的实施态样达成提高制程效率的目的,例如利用固定形式的双容置部(即双模穴)的设计,使被加工物可同时进行压合作 业,以提高制程的效率;又例如利用转盘形式中下模件交错地针对单一被加工物进行压合 组装,但可减少更换被加工物所造成的时间浪费。2、本技术的热压组装设备的结构简单,但其具有相当卓越的功效。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 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热压组装设备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热压组装设备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A为本技术热压组装设备第二实施例中第二热源连接于下模件连接部的 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4 第一热源10 基座101 操作接11 下模件111 模穴112:连接部12 上模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热压组装设备的第一实施例,主要用于将物品接合,其利 用热压的方式将物品进行热压制程。本实施例具有双模穴的设计,可用于同时进行压合作 业,进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本实施例至少包含基座10、下模件11及上模件12。如图1所示,基座10为本实施例的主要载具,而下模件11与上模件12均设于基 座10,且基座10中可设有各种的控制系统与电子组件等等,故用户可通过基座10上的操作 接口 101控制热压组装设备的动作。如图1所示,下模件11设于该基座10上,其上具有两 个以上模穴111以承置被加工物。上模件12可动地设于该基座10上,且该上模件12对应该下模件11,具体而言, 该上模件12连接于动力源13,动力源13可为汽缸、马达等类似的组件,以利用该动力源13 的驱动而使该上模件12可相对应于下模件11进行上、下移动,以使上模件12与下模件11 得以相互压贴或分离,换言之,上模件12可向下移动并下压于放置于下模件11中的被加工 物,使物件可压合于该被加工物,以完成接合作业,并待接合完成的被加工物冷却后,再利 用动力源13将上模件12向上拉升,以远离下模件11。另一方面,该下模件11的模穴111,其可用于置放被加工物,且该模穴111沿着横 向方向S进行排列,故当上模件12向下移动以向下压贴于该下模件11时,容置于该两模穴 111的被加工物可同时受到上模件12的压制力量,故可同时进行压合组装作业,以达到提 升制程效率的目的。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该下模件11固定于该基座10上,使上模件12向下移动并施15 第二热源 151 传导件 L 纵向方向 S:横向方向 13 动力源力于该下模件11时,容置于该两模穴111的被加工物可承受平均的向下压力,使左右两模 穴111中的被加工物可具有相同的压合组装参数。另一方面,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一热源14及第二热源15,该第一热源14及该第二热 源15可为高周波、热量供应装置等等,以提供压合组装所需的能量。在本实施例中,该上模 件12连接第一热源14,该下模件11连接第二热源15,故当上模件12下压于该下模件11 时,第一热源14与第二热源15则启动,以提供被加工物接合时所需的热量,在一段时间后, 第一热源14与第二热源15关闭,并保持上模件12与下模件11相互压贴的状态,以进行冷 却过程;之后,待被加工物已完成组接作业,即可升起上模件12,并将两模穴111中已完成 组接的被加工物取下,以进行另外两个被加工物的压合组装作业。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下模件11 的两个以上模穴111沿着纵向方向L排列,以选择性地受该上模件12的向下压贴,换言之, 在本实施例中,当上模件12向下移动并下压于下模件11时,其选择性地压制不同的模穴 111中的被加工物,待被加工物压合组装完成,再移动或转动该下模件11,使另一模穴111 及位于其中的被加工物的位置得以调整至该上模件12下方,以进行压合组装作业。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下模件11可旋转地固定于该基座10上,例如下模件11可 由安装于基座10中的马达加以控制,使其可相对于上模件12进行旋转,故上模件12仅能 针对位于其下方的模穴111及位于其中的被加工物进行作业,操作者可利用上述的加工时 间将未完成的被加工物置入另一模穴111,以节省热压组装设备的等待时间。同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热压组装设备还包括第一热源14及第二热源15,该第 一热源14及该第二热源15可为高周波、热量供应装置等等,以提供压合组装所需的能量。 在本实施例中,该上模件12连接于第一热源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压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基座,其上设有下模件,所述下模件具有两个以上模穴以承置被加工物;以及上模件,其可动地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上模件连接于动力源,由所述动力源驱动而使所述上模件相对应于所述下模件上、下移动,以使所述上模件与下模件得以相互压贴或分离;其中,所述下模件的两个以上模穴沿着横向方向排列,以同时受所述上模件的向下压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忠贤
申请(专利权)人:金宝电子中国有限公司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