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岩林专利>正文

竹叶黄酮在大米中的一种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65200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竹叶黄酮在食品领域中的新用途,具体地讲是涉及将竹叶黄酮添加在大米表面经薄膜包衣技术处理后,而使大米具有抗氧化、抗菌保鲜、调味增香添色、药食并用的保健功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竹叶黄酮在食品中的用途,具体地讲是涉及将竹叶黄酮添加在大米表面经薄膜包衣技术处理后,而成为具有抗氧化、抗菌保鲜、调味增香添色、药食并用的保健大米。
技术介绍
竹叶黄酮是由竹叶经提取后得到的产物。所指的竹叶,是指禾本科禾亚科植物淡竹的叶,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98104564(2001年5月23日授权)公开了一种《从竹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浸膏或粉剂的生产方法》,在此申请中不仅公开了从竹叶中提取竹叶黄酮的生产方法,还公开了竹叶黄酮具有优良的抗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活性。并公开了竹叶黄酮具有很强的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和阻断亚硝化反应的能力,能显著诱导老龄小鼠内源性抗氧化酶系的活力;降低和清除过氧化产物;能显著增强小鼠的抗疲劳和抗应激能力。据《天然功能性竹叶提取物—竹叶黄酮》(发表于《中国食品添加剂》,2002年第3期)报道,竹叶黄酮具有优良的抗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抗菌、抗病毒及防治老年退行性疾病等生物学功能,与其相关的新产品竹康宁胶囊在1999年已获卫生部保健食品批文。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03115653.3)公开了一种竹叶总黄酮作为抗衰老护肤因子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竹叶黄酮在大米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竹叶黄酮为原料,配成适当浓度加入到玉米朊等包衣材料的乙醇溶液,喷雾包衣方式可采用滚转包衣法、悬浮流床包衣法或埋管喷雾滚转包衣法,均匀地喷洒在大米表面,吹热风干燥,抛光,得到色、香、味齐全的保 健大米。

【技术特征摘要】
1.竹叶黄酮在大米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竹叶黄酮为原料,配成适当浓度加入到玉米朊等包衣材料的乙醇溶液,喷雾包衣方式可采用滚转包衣法、悬浮流床包衣法或埋管喷雾滚转包衣法,均匀地喷洒在大米表面,吹热风干燥,抛光,得到色、香、味齐全的保健大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叶黄酮在大米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还在于使用的竹叶黄酮类化合物粉剂为黄色粉末或黄色结晶性粉末,带有明显的竹叶芳香,总黄酮含量在5~45%(按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V,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以芦丁作标样),竹叶黄酮的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叶黄酮在大米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包衣方式可采用《药剂学》P318(第三版,奚念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滚转包衣法、悬浮流床包衣法或埋管喷雾滚转包衣法。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叶黄酮在大米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包衣材料可用5%~35%的玉米朊的乙醇溶液、5%~25%明胶浆、10%~40%的阿拉伯胶浆、10%~50%的虫胶乙醇溶液、50%~75%的糖浆,也可用1%~10%羟丙甲纤维素等纤维素衍生物的乙醇溶液,20%~60%的聚乙二醇(分子量为4000~6000)乙醇溶液,3%~10%的聚维酮及丙烯酸树脂类,或由其上述两种以上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曹岩林王新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