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材料作为电路连接材料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51702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材料作为电路连接材料的应用。该连接材料作为电路连接材料的应用,是连接材料作为用于将在第一基板的主面上形成有第一电路电极的第一电路部件和在第二基板的主面上形成有第二电路电极的第二电路部件以所述第一电路电极和所述第二电路电极相对配置的状态进行连接的电路连接材料的应用,并且该连接材料含有特定的成分。该应用中的连接材料,对于支持电路端子的基板由从有机绝缘物质、玻璃中选择的至少一种构成的电路部件以及表面由氮化硅、有机硅树脂、聚酰亚胺树脂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处理的电路部件,可以获得非常良好的粘接强度,并且具有充足的可用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介于对置的电路电极之间,向对置的电路电极加压而将加压方向的电极间进行电连接的电路连接材料,以及使用该电路连接材料的连接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在精密电子设备领域中正在进行电路的高密度化,因为电极宽度、电极间隔变得极其狭窄,所以有发生配线的脱落、剥离或者位移的担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发了低温快速固化性优异,并且具有可用时间的电气、电子用的电路连接材料(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11-9782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即使是上述以往的电路连接材,根据电路材料的种类不同粘接强度也就不同,在与表面由选自氮化硅、有机硅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的至少一种进行了涂布或者附着的电路部件粘接时存在得不到目标粘接强度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种实情而进行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气电子用的电路连接材料, 以及使用了该电路电极材料的电路端子的连接结构,所述电路连接材料对于支持电路端子的基板由选自有机绝缘物质、玻璃的至少一种构成的电路部件以及表面由选自氮化硅、有机硅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的至少一种进行了处理的电路部件可以获得非常良好的粘接强度,并且具有充足的可用时间。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达成上述目的,首先,对含酮亚胺基化合物的使用和含异氰酸酯基化合物的使用进行了研究。但是,单独使用含酮亚胺基化合物或者含异氰酸酯基化合物的情况下,存在在相对湿度70%以上的环境下可用时间变得极其短的问题。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弄清楚了通过将具有特定结构的含酮亚胺基化合物和含异氰酸酯基化合物以各自特定的配合比例并用,即使在相对湿度70%以上的环境下,也可以飞跃性地改善对于用氮化硅等处理了表面的电路部件的粘接强度,可以达成充足的可用时间。于是,基于相关见解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路连接材料,它是为了将在第一基板的主面上形成有第一电路电极的第一电路部件和在第二基板的主面上形成有第二电路电极的第二电路部件以上述第一电路电极和上述第二电路电极相对配置的状态进行连接的电路连接材料;含有膜3形成材料、通过加热产生游离自由基的固化剂、自由基聚合性物质、含异氰酸酯基化合物、 以及由下述通式(I)表示的含酮亚胺基化合物;相对于膜形成材料和自由基聚合性物质的合计100重量份,含异氰酸酯基化合物的配合量为0. 1 5重量份,含酮亚胺基化合物的配合量为0.1 5重量份。权利要求1. 一种连接材料作为电路连接材料的应用,是连接材料作为用于将在第一基板的主面上形成有第一电路电极的第一电路部件和在第二基板的主面上形成有第二电路电极的第二电路部件以所述第一电路电极和所述第二电路电极相对配置的状态进行连接的电路连接材料的应用,该连接材料含有膜形成材料、通过加热产生游离自由基的固化剂、自由基聚合性物质、 含异氰酸酯基化合物、由下述通式(I)表示的含酮亚胺基化合物,相对于所述膜形成材料和所述自由基聚合性物质的合计100重量份,所述含异氰酸酯基化合物的配合量为0. 1 5重量份,所述含酮亚胺基化合物的配合量为0. 1 5重量份,式中,R表示有机基团,R1和R2各自表示碳原子数1 4的1价脂肪族烃基,可选择的, R1和R2相互连结而构成环烷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材料进一步含有在分子中含有氟原子的有机化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材料进一步含有在分子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且分子量为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材料进一步含有导电性粒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电极或者所述第二电路电极的至少一方的表面由选自金、银、锡、钼族的金属以及铟锡氧化物的至少1种构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或者所述第二基板的至少一方由选自有机绝缘物质、玻璃的至少1种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部件或者所述第二电路部件的至少一方的表面由选自氮化硅、有机硅化合物、聚酰亚胺树脂的至少1 种进行了涂布或者附着处理。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材料作为电路连接材料的应用。该连接材料作为电路连接材料的应用,是连接材料作为用于将在第一基板的主面上形成有第一电路电极的第一电路部件和在第二基板的主面上形成有第二电路电极的第二电路部件以所述第一电路电极和所述第二电路电极相对配置的状态进行连接的电路连接材料的应用,并且该连接材料含有特定的成分。该应用中的连接材料,对于支持电路端子的基板由从有机绝缘物质、玻璃中选择的至少一种构成的电路部件以及表面由氮化硅、有机硅树脂、聚酰亚胺树脂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处理的电路部件,可以获得非常良好的粘接强度,并且具有充足的可用时间。文档编号H01B1/20GK102206480SQ20111009317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2日专利技术者小岛和良, 小林宏治, 工藤直, 有福征宏, 望月日臣 申请人: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材料作为电路连接材料的应用,是连接材料作为用于将在第一基板的主面上形成有第一电路电极的第一电路部件和在第二基板的主面上形成有第二电路电极的第二电路部件以所述第一电路电极和所述第二电路电极相对配置的状态进行连接的电路连接材料的应用,该连接材料含有膜形成材料、通过加热产生游离自由基的固化剂、自由基聚合性物质、含异氰酸酯基化合物、由下述通式(I)表示的含酮亚胺基化合物,相对于所述膜形成材料和所述自由基聚合性物质的合计100重量份,所述含异氰酸酯基化合物的配合量为0.1~5重量份,所述含酮亚胺基化合物的配合量为0.1~5重量份,式中,R表示有机基团,R1和R2各自表示碳原子数1~4的1价脂肪族烃基,可选择的,R1和R2相互连结而构成环烷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有福征宏小林宏治小岛和良望月日臣工藤直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