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合部件的制造方法以及接合部件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24617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接合部件的制造装置,该装置具备第1把持件(11),用于把持第1部件(D);第2把持件(12),用于把持第2部件(E);涂敷装置(40),对第1接合面(Df)涂敷媒介物质(G);移动装置(20),使第1把持件(11)以及/或第2把持件(12)移动;以及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使第1扩大平面(De)与第2扩大平面(Ee)相互平行地对置,从厚度的方向观察,第1接合面(Df)与第2接合面(Ef)重合的范围在预定的范围以下地进行配置,一边维持第1扩大平面(De)与第2扩大平面(Ee)之间的距离,一边使第1部件(D)相对第2部件(E)相对移动,以使从厚度的方向观察第1接合面(Df)与第2接合面(Ef)重合的范围逐渐变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接合部件的制造方法以及接合部件制造装置,尤其涉及抑制接合所需时间变长的接合部件的制造方法以及接合部件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使液晶面板和保护玻璃贴合时那样,要求用粘接剂将两块矩形的板状部件不混入气泡地进行贴合。一般情况下,在使圆形板状部件贴合时,使在中心附近滴下的粘接剂以高速旋转来延展的情况较多,但在使矩形的板状部件贴合时,很难用与圆形部件相同的手法以高速旋转板状部件来适当地延展粘接剂。因此,存在下述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 1),在粘合矩形的板状部件时,涂敷粘接剂,以具有对通过矩形的重心涂敷成纵向长的矩形状的主要部;和分别从矩形状的主要部的四个角向矩形的板状部件的最接近的角分别以线状延伸的四个诱导部,并且使两个板状部件的贴合面对置,在使一个板状部件上涂敷的粘接剂不进入气泡地与另一个板状部件接触后,使两块板状部件相互接近而使所夹持的粘接剂延展。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10-0M321号公报(第0043段、图4等)但是,如上所述,在使两块板状部件相互接近而使夹着的粘接剂延展的情况下,伴随板状部件的尺寸增大,粘接剂的延展时间显著(例如以乘方近似)变长,接合处理花费大量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即是鉴于上述课题,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接合比较大的部件的情况下, 也能抑制接合所需的时间过度变长的接合部件的制造方法以及接合部件制造装置。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方式的接合部件C的制造方法,例如如图3以及图4所示,该接合部件C以预定厚度通过失去流动性的媒介物质GL(例如参照图2、将形成有平坦的第1接合面Df的第1部件D和形成有平坦的第2接合面Ef的第2部件E接合, 该制造方法包括配置工序(参照图幻,配置成,使第1扩大平面De和第2扩大平面Ee相互平行地对置,从厚度的方向Td观察,第1接合面Df与第2接合面Ef重合的范围在预定的范围以下,其中,所述第1扩大平面De包含第1接合面Df和与第1接合面Df存在于同一平面上的第1假想平面Ds,所述第2扩大平面Ee包括第2接合面Ef和与第2接合面Ef 存在于同一平面上的第2假想平面h ;第1涂敷工序(参照图4 (a)),将具有流动性的媒介物质G涂敷到第1接合面Df上;和移动工序(参照图4 (a) (b)),使涂敷了媒介物质G的第1部件D相对于第2部件E相对地移动,以使得一边维持第1扩大平面De与第2扩大平面Ee之间的距离,一边使从厚度Td方向观察第1接合面Df与第2接合面Ef重合的范围逐渐变大。这里的“平坦”是指从整体上看平坦即可,但是也包含例如不阻碍移动工序程度地形成有凹凸或缝隙等的情形。并且,“预定的范围”典型的为在第1部件与第2部件之间所夹持的媒介物质中没有封入气泡的最大的重合范围。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它们以从厚度的方向观察第1接合面与第2接合面之间的重叠范围从预定范围以下到成为接合部件时的重合状态为止滑动的时间进行接合。并且,本专利技术第2技术方案涉及的接合部件的制造方法,例如图3(b)所示,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1技术方案中,具备第2涂敷工序(参照图3 (b)),在移动工序(例如图4 (a)) 之前或与移动工序并行地将媒介物质Gp涂敷到Ef上。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第1接合面与第2接合面之间产生间隙,能够抑制在成为接合部件时在第ι接合面与第2接合面之间混入气泡。并且,本专利技术第3技术方案涉及的接合部件的制造方法,例如如图4 (a)所示,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案或第2方案所涉及的接合部件的制造方法中,第1涂敷工序与移动工序并行地进行。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使处理时间缩短。并且,本专利技术第4技术方案涉及的接合部件的制造方法,例如参照图4(a)所示,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1 第3方案的任意一种方案所涉及的接合部件的制造方法中,在第1涂敷工序中,使第1接合面Df振动。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得到良好的涂敷状态。并且,本专利技术第5技术方案涉及的接合部件的制造方法,例如图5所示,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1 第4方案的任意一种方案所涉及的接合部件的制造方法中,在上述移动工序中,使用对上述第1涂敷工序中所涂敷的媒介物质G的厚度进行调整的刮膜器61。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顺畅地将媒介物质引导到第1接合面与第2接合面之间。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6技术方案所涉及的接合部件的制造装置,例如如图1、图3、图4所示,是通过媒介物质以预定厚度将形成有平坦的第1接合面Df的第1 部件D和形成有平坦的第2接合面Ef的第2部件E接合,该制造装置具有第1把持件11, 用于把持第1部件D ;第2把持件12,用于把持第2部件E ;涂敷装置40,将具有流动性的媒介物质G涂敷到第1接合面Df上;移动装置20,使第1把持件11以及第2把持件12中的至少一方移动;以及控制装置50,控制第1把持件11、第2把持件12以及移动装置20, 以使第1扩大平面De (例如参照图3 (c))和第2扩大平面Ee (例如参照图3 (c))相互平行地对置,从厚度的方向Td观察,第1接合面Df与第2接合面Ef重合的范围在预定的范围以下,其中,所述第1扩大平面De包含第1接合面Df和与第1接合面Df存在于同一平面上的第1假想平面Ds,所述第2扩大平面Ee包括第2接合面Ef和与第2接合面Ef存在于同一平面上的第2假想平面Es,在上述配置之后,一边维持第1扩大平面De与第2扩大平面Ee之间的距离,一边向从厚度Td方向观察Df与Ef重合的范围逐渐变大的方向使第 1部件D相对于第2部件E相对地移动(例如参照图4 (a) (b))。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它们以从厚度的方向观察第1接合面与第2接合面之间的重叠范围从预定范围以下到成为接合部件时的重合状态为止滑动的时间进行接合。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使它们以从厚度的方向观察第1接合面与第2接合面之间的重叠范围从预定范围以下到成为接合部件时的重合状态为止滑动的时间进行接合。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合部件制造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a) 为立体图,(b)为吐出头的部分放大立体图。图2是例示接合部件的结构的侧面图。图3是对接合部件的制造过程的前半部分的接合部件制造装置的状态进行说明的图。图4是对接合部件的制造过程的后半部分的接合部件制造装置的状态进行说明的图。图5是说明使用刮膜器的状况的侧面图。图6是表示向部件涂敷粘接剂的变形例的侧面图。(a)表示从吐出头对两个接合面供给粘接剂的方式的图,(b)是对两个接合面形成粘接剂的预涂层的形式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各图中互相相同或相当的部件赋予相同或类似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首先,参照图1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合部件制造装置1进行说明。图1 是表示接合部件制造装置1的概略结构的图。(a)为立体图,(b)为吐出头的部分立体图。 接合部件制造装置1具有作为第1把持件的下吸附台11,用于把持作为第1部件的下部件D ;作为第2把持件的上吸附台12,用于把持作为第2部件的上部件E ;移动装置20,使下吸附台11移动;作为涂敷装置的吐出头40,用于吐出作为媒介物质G的粘接剂G(参照图1(b));以及控制装置50,控制接合部件制造装置1的动作。这里,在对接合部件制造装置1进行详细说明之前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合部件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结合部件,该接合部件通过失去流动性的媒介物质以预定厚度结合形成有平坦的第1接合面的第1部件和形成有平坦的第2接合面的第2部件,该制造方法包括:配置工序,配置成,使第1扩大平面与第2扩大平面相互平行地对置,并且从上述厚度的方向观察,上述第1接合面与上述第2接合面重合的范围在预定的范围以下,其中,所述第1扩大平面包含上述第1接合面以及与上述第1接合面存在于同一平面上的第1假想平面,所述第2扩大平面包括上述第2接合面以及与上述第2接合面存在于同一平面上的第2假想平面;第1涂敷工序,将具有流动性的上述媒介物质涂敷到上述第1接合面上;以及移动工序,使涂敷了上述媒介物质的上述第1部件以一边维持上述第1扩大平面与上述第2扩大平面之间的间隔、一边使从上述厚度的方向观察上述第1接合面与上述第2接合面重合的范围逐渐变大的方式相对于上述第2部件相对地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隆之斋藤智之中村昌宽
申请(专利权)人:欧利生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