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蛋腌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27125 阅读:3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皮蛋腌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它包括桐子壳灰10~30份、茶叶末2~4份、盐1~4份,加入50份水中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桐子壳灰含有大量的生物碱成分,采用桐子壳灰腌制皮蛋,用天然绿色原料代替了生石灰,不仅口感清香,消除了现有皮蛋的碱味,也提高了皮蛋的营养价值。2、本发明专利技术腌制的皮蛋,蛋白晶莹透明,蛋黄保持为原有的黄色,色泽更加鲜明,美观。3、采用茶叶、粽子叶粉、姜粉、桂皮粉等原料,能够消除皮蛋的腥味,并给皮蛋增加独特的香味。4、在腌制剂中加入苦荞秸秆灰,具有清热解毒消炎等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皮蛋腌制剂,特别是一种天然绿色原料制备的皮蛋腌制剂。
技术介绍
皮蛋制作的一般操作过程如下先将一个大空缸(或铁桶)的底部铺一层细生石灰,然后在石灰上面铺一层清洁的麦秆,在麦秆上面再将鲜鸭蛋一层一层往上铺,铺到九成满后,将预先制备的腌制剂混合料液加以搅动,使其浓度均勻后缓缓地由缸的边缘灌入缸内,直至鲜鸭蛋全部被料液淹没为止。鲜蛋下缸灌料30天左右,如果料液正常则可出缸。现有的皮蛋腌制剂,通常都是采用生石灰作为浸泡皮蛋的原料,制作出来的皮蛋会有一种苦涩的碱味,影响了皮蛋的口感和色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用生石灰,利用天然生物碱的皮蛋腌制剂,加工出来的皮蛋口感好、色泽美观。本专利技术是这样构成的皮蛋腌制剂,按重量计,它包括桐子壳灰10 30份、茶叶末 2 4份、盐1 4份,加入50份水中制得。上述的皮蛋腌制剂,还包括粽子叶粉3 9份、姜粉0. 5 1份、桂皮粉0. 5 2份。上述的皮蛋腌制剂,还包括苦荞秸秆灰5 15份。上述的皮蛋腌制剂,包括桐子壳灰15 20份、苦荞秸秆灰8 10份、茶叶末3份、 盐2份,粽子叶粉6份、姜粉0. 8份、桂皮粉1. 2份,加入50份水中制得。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桐子壳灰为桐树果实桐子榨油后剩下的桐子壳烧得的灰,其含有大量的生物碱成分,采用桐子壳灰腌制皮蛋,用天然绿色原料代替了生石灰,不仅口感清香,消除了现有皮蛋的碱味,也提高了皮蛋的营养价值。2、本专利技术腌制的皮蛋,蛋白晶莹透明,蛋黄保持为原有的黄色,而非普通皮蛋的墨绿色,色泽更加鲜明,美观。3、采用茶叶、粽子叶粉、姜粉、桂皮粉等原料,能够消除皮蛋的腥味,并给皮蛋增加独特的香味。4、 据《本草纲目》记载“荞麦性味苦、平寒、有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降气宽肠键胃的作用”, 在腌制剂中加入苦荞秸秆灰,具有清热解毒消炎等作用。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 皮蛋腌制剂,按重量计,将桐子壳灰10 30公斤、茶叶末2 4公斤、盐1 4公斤,加入50公斤开水中制得腌制剂,用于制备1000枚皮蛋。桐子壳灰为桐树果实桐子榨油后剩下的桐子壳燃烧后得的灰,选用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特产的绿壳鲜鸭蛋,将预先洗净、检验合格的新鲜鸭蛋放入缸内,装蛋至离缸口 15 20厘米,上铺稻草,将冷却的腌制剂料液搅勻,缓缓倒入缸内,使蛋浸泡在料液中,加上缸盖,封好缸口,保持20 25°的室温,泡制30天左右得到皮蛋。皮蛋剥壳后见蛋白晶莹透明,不粘壳,呈金色,蛋黄呈黄色。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 将桐子壳灰10 30公斤、茶叶末2 4公斤、盐1 4公斤、 粽子叶粉3 9公斤、姜粉0. 5 1公斤、桂皮粉0. 5 2公斤,加入50公斤开水中制得腌制剂,制备1000枚皮蛋。加入上述的香料,能够消除皮蛋的腥味,并给皮蛋增加独特的香味。粽子叶粉,为粽子叶(也叫箬竹叶)干燥后粉碎得到的粉末。还可以在皮蛋腌制剂加入苦荞秸秆灰5 15公斤,提高皮蛋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 更好的方案是,将桐子壳灰15 20公斤、苦荞秸秆灰8 10 公斤、茶叶末3公斤、盐2公斤,粽子叶粉6公斤、姜粉0. 8公斤、桂皮粉1. 2公斤,加入50 公斤开水中制得腌制剂,用于制备1000枚皮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皮蛋腌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它包括桐子壳灰10~30份、茶叶末2~4份、盐1~4份,加入50份水中制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蛋腌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它包括桐子壳灰10 30份、茶叶末2 4 份、盐1 4份,加入50份水中制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蛋腌制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粽子叶粉3 9份、姜粉 0. 5 1份、桂皮粉0. 5 2份。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咏慧
申请(专利权)人:平塘县玉水腾龙禽蛋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