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型旋转关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12899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紧凑型旋转关节结构,其包括大外壳体,大外壳体的一端设有小外壳体;大外壳体内通过第二轴承安装有内壳体,小外壳体内设有内轴,内轴能在小外壳体内转动;内轴的一端端部与内壳体固定连接;内壳体内对应于与内轴相连的一端端部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内导体,内壳体的另一端设有固定连接的外导体,外导体与第一内导体电连接,外导体对应于与第一内导体相连的另一端设有电连接的第二内导体,第一内导体与内轴内的第三内导体电连接;小外壳体上设有长探头,长探头与伸入小外壳体内的第二半柔电缆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安装使用方便,降低了旋转关节的体积,提高了旋转关节的适用范围,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关节结构,尤其是一种紧凑型旋转关节结构,具体地说是旋转天线系统中保证射频信号连续的装置,也是各类机械扫描雷达系统中的一个关键性微波器件,属于旋转关节的

技术介绍
雷达为了搜索目标、跟踪目标、测量目标的空间位置,其天线必须随时旋转。旋转关节就是完成天线旋转时微波信号传输任务的。根据旋转关节的空间转动作用,可分为俯仰旋转关节、方位旋转关节和横滚旋转关节;根据旋转关节的微波传输通道,可分为单路旋转关节、双路旋转关节和多路旋转关节。从结构角度看,按前者划分的旋转关节只是外形或安装接口有差异,而按后者划分的旋转关节其内部结构则差异很大,双路旋转关节(多路旋转关节)比单路旋转关节结构复杂很多。雷达的使用环境不同,如机载雷达和地面雷达,则对旋转关节结构的要求也不一样。旋转关节的基本性能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1)在机械上能够灵活转动,可靠性高;(2)在转动过程中不影响馈线和天线之间的微波传输,即在转动时驻波(甚至相位)没有变化或变化值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3)在工作频段内,电压驻波比小,并满足特定的要求,一般要求电压驻波比S< 1. 25 或S < 1. 10,或者更高;(4)通过的峰值功率和平均功率满足要求;(5)损耗要小,一般小于0.5dB ;(6)如果馈线要充气,则必须有密封结构。以上这些性能直接对旋转关节结构提出了要求,旋转关节的电讯性能最终是通过结构设计来实现的。目前国内广泛采用的关节分系统体积庞大,结构复杂,性能指标落后,已不适应实现现代雷达多功能及雷达结构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紧凑型旋转关节结构,其结构紧凑合理,安装使用方便,降低了旋转关节的体积,提高了旋转关节的适用范围,安全可靠。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紧凑型旋转关节结构,包括大外壳体,所述大外壳体的一端设有小外壳体,所述小外壳体的一端伸入大外壳体内并与大外壳体相紧固连接;大外壳体内通过对称分布的第二轴承安装有内壳体,小外壳体内设有沿小外壳体轴向长度分布的内轴,内轴能在小外壳体内转动;内轴对应于位于小外壳体的一端端部与内壳体固定连接,内轴的另一端穿出小外壳体外;内壳体内对应于与内轴相连的一端端部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内导体,内壳体内对应于设置第一内导体的另一端设有固定连接的外导体,所述外导体与第一内导体电连接,外导体对应于与第一内导体相连的另一端设有电连接的第二内导体,第一内导体与内轴内的第三内导体电连接;小外壳体上设有长探头,所述长探头与伸入小外壳体内的第二半柔电缆电连接。所述小外壳体上设有短探头,所述短探头与长探头对称分布于小外壳体的外周面上,所述短探头与第一半柔电缆电连接。所述内轴上套有第一挡块及第二挡块,所述第一挡块邻近内壳体;所述第一挡块与第二挡块间设有第二介质垫圈及第三介质垫圈,所述第三介质垫圈与第二介质垫圈间设有第一内环片,所述第一内环片、第二介质垫圈及第三介质垫圈均套在内轴上,第一半柔电缆的一端穿过第二挡块、第三介质垫圈后通过第一内环片与短探头电连接。所述第二挡块对应于远离第一挡块的另一端设有第四介质垫圈及第五介质垫圈, 所述第五介质垫圈与第四介质垫圈间设有第二内环片,所述第二内环片、第四介质垫圈及第五介质垫圈均套在内轴上,第二半柔电缆的一端穿过第五介质垫圈后通过第二内环片与长探头电连接。所述小外壳体内对应于远离大外壳体的一端端部通过第一轴承安装有第二轴套; 第二轴套套在内轴上,第二轴套的一端伸出小外壳体外,并与电缆安装壳体固定连接;第二半柔电缆固定安装于电缆安装壳体上。 所述第一内导体包括第一介质支撑,所述第一介质支撑的中心区设有垂直分布的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嵌置于第一介质支撑内;第一支杆对应于嵌置于第一介质支撑的端部设有第一压座。所述外导体包括第二介质支撑,所述第二介质支撑的中心区设有垂直分布的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嵌置于第二介质支撑内;第二支杆对应于嵌置于第二介质支撑内的端部设有第二压座。所述内壳体包括第一压配件,所述第一压配件内设有第二压配件,所述第二压配件的一端伸入第一压配件内;第二压配件对应于伸入第一压配件内的端部通过介质筒与第一压配件相连。所述长探头包括第一半刚电缆,所述第一半刚电缆的另一端与第一探头电连接; 第一探头上安装有第二衬套,所述第二衬套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翅片,第二衬套的中心区设有第六内导体,所述第六内导体与第一探头电连接;第六内导体上设有第二翅片,所述第二翅片与第六内导体电连接。所述第一内导体通过第二外锥体与第三内导体电连接;第二外锥体通过第二内椎体安装在内轴内;外导体通过第一外锥体与第二内导体相连,第一外锥体通过第一内椎体安装在大外壳体内的端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大外壳体的一端设有小外壳体,大外壳体内通过对称分布的第二轴承安装内壳体,小外壳体内设有沿小外壳体轴向长度分布的内轴,内轴的一端与内壳体固定连接,内壳体内对应于与内轴相连的一端设有第一内导体,内壳体的另一端设有外导体,外导体与第一内导体电连接;外导体上与第一接头内的第二内导体电连接,第一内导体与第三内导体电连接,内轴内形成第三内导体、第四内导体及第五内导体的串联结构,形成同轴共转结构;小外壳体上设有对称分布的长探头与短探头,长探头与短探头形成互为备用的询问支路结构,长探头与第一半柔电缆电连接,短探头与第二半柔电缆电连接,形成交5叉连接结构;旋转关节工作于TEM模式,形成直上直下的信号传输通道,结构紧凑合理,安装使用方便,降低了旋转关节的体积,提高了旋转关节的适用范围,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B-B向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C-C向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长探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短探头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内导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外导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内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半柔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雷达主路电气原理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工作时电气原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广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长探头1、短探头2、第一挡块3、第二挡块4、第一内导体5、外导体6、内壳体7、第一半柔电缆8、第二半柔电缆9、第一盖体10、大外壳体11、 小外壳体12、内轴13、第一介质垫圈14、第一接头15、第二内导体16、第一外锥体17、第一内锥体18、第一轴套19、第二外锥体20、第二内锥体21、第三内导体22、第二介质垫圈23、 第一内环片24、第三介质垫圈25、第四介质垫圈26、第二内环片27、第五介质垫圈28、第四内导体四、第六介质垫圈30、第五内导体31、第二轴套32、第一端盖33、第二端盖34、电缆安装壳体35、第二接头36、垫圈37、第二盖体38、第七介质垫圈39、第八介质垫圈40、调整垫片41、挡圈42、第一衬套43、第一轴承44、第二轴承45、第一半刚电缆46、第一翅片47、第二翅片48、第六内导体49、第一介质套50、第二衬套51、第三端盖52、第一探头53、第二半刚电缆M、排刷55、第三翅片56、排刷固定螺钉57、块体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紧凑型旋转关节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大外壳体(11),所述大外壳体(11)的一端设有小外壳体(12),所述小外壳体(12)的一端伸入大外壳体(11)内并与大外壳体(11)相紧固连接;大外壳体(11)内通过对称分布的第二轴承(45)安装有内壳体(7),小外壳体(12)内设有沿小外壳体(12)轴向长度分布的内轴(13),内轴(13)能在小外壳体(12)内转动;内轴(13)对应于位于小外壳体(12)的一端端部与内壳体(7)固定连接,内轴(13)的另一端穿出小外壳体(12)外;内壳体(7)内对应于与内轴(13)相连的一端端部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内导体(5),内壳体(7)内对应于设置第一内导体(5)的另一端设有固定连接的外导体(6),所述外导体(6)与第一内导体(5)电连接,外导体(6)对应于与第一内导体(5)相连的另一端设有电连接的第二内导体(16),第一内导体(5)与内轴(13)内的第三内导体(22)电连接;小外壳体(12)上设有长探头(1),所述长探头(1)与伸入小外壳体(12)内的第二半柔电缆(9)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凑型旋转关节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大外壳体(11),所述大外壳体(11)的一端设有小外壳体(12),所述小外壳体(12)的一端伸入大外壳体(11)内并与大外壳体(11) 相紧固连接;大外壳体(11)内通过对称分布的第二轴承(45)安装有内壳体(7),小外壳体 (12)内设有沿小外壳体(12)轴向长度分布的内轴(13),内轴(13)能在小外壳体(12)内转动;内轴(13)对应于位于小外壳体(12)的一端端部与内壳体(7)固定连接,内轴(13)的另一端穿出小外壳体(12)外;内壳体(7)内对应于与内轴(13)相连的一端端部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内导体(5),内壳体(7)内对应于设置第一内导体(5)的另一端设有固定连接的外导体(6),所述外导体(6)与第一内导体(5)电连接,外导体(6)对应于与第一内导体(5)相连的另一端设有电连接的第二内导体(16),第一内导体(5)与内轴(13)内的第三内导体(22) 电连接;小外壳体(12)上设有长探头(1 ),所述长探头(1)与伸入小外壳体(12)内的第二半柔电缆(9)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旋转关节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小外壳体(12)上设有短探头(2),所述短探头(2)与长探头(1)对称分布于小外壳体(12)的外周面上,所述短探头(2)与第一半柔电缆(8)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凑型旋转关节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内轴(13)上套有第一挡块(3)及第二挡块(4),所述第一挡块(3)邻近内壳体(7);所述第一挡块(3)与第二挡块 (4)间设有第二介质垫圈(23)及第三介质垫圈(25),所述第三介质垫圈(25)与第二介质垫圈(23)间设有第一内环片(24),所述第一内环片(24)、第二介质垫圈(23)及第三介质垫圈(25)均套在内轴(13)上,第一半柔电缆(8)的一端穿过第二挡块(4)、第三介质垫圈(25) 后通过第一内环片(24)与短探头(2)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凑型旋转关节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挡块(4)对应于远离第一挡块(3)的另一端设有第四介质垫圈(26)及第五介质垫圈(28),所述第五介质垫圈(28)与第四介质垫圈(26)间设有第二内环片(27),所述第二内环片(27)、第四介质垫圈(26)及第五介质垫圈(28)均套在内轴(13)上,第二半柔电缆(9)的一端穿过第五介质垫圈(28)后通过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达秦如清张雄金裕成孔令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北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