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护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00409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6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线束护环。在装配在布置在车辆中的线束周围并且安装在车体面板的通孔中的护环中,在将线束紧密地插入其中的小直径筒部的一端的外周表面上设置径向向外延伸部。大直径筒部连接至径向向外延伸部的外周端。在大直径筒部的外周表面中设置环形车体接合凹部。在将小直径筒部连接至径向向外延伸部的部分上设置环形可伸展部。可伸展部沿着与大直径筒部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然后向后折叠以形成U形。在小直径筒部与可伸展部之间的分界位置的内周表面上设置台阶,使得可伸展部的厚度比小直径筒部的厚度薄。在分界位置的外周表面上设置环形肋。在可伸展部的凸起侧表面上圆周间隔地设置放射状延伸的恢复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本申请根据35U.S.C.§119要求于2010年2月15日递交的日本申请2010-030511的优先权,其公开的全部内容以参考的方式清楚地并入本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束护环,具体涉及一种护环,将布置在机动车辆中的线束插入所述护环中,并且将所述护环安装在车体面板的通孔中,所述护环在护环变形之后具有改进的跟随变形能力和恢复力。
技术介绍
通常,当将布置在机动车辆中的线束插入车体面板的通孔中时,将其中插有线束的护环安装在车体面板的通孔中,因此,该护环保护线束W/H的经过通孔的一部分,并且防止水和灰尘进入。图5显示了已知护环的一个例子。在图5中示出的护环1具有:小直径筒部2,将线束W/H紧密地插入小直径筒部2;和大直径筒部4,在大直径筒部4中设置将与车体面板(未示出)的通孔接合的环形凹部5。小直径筒部2和大直径筒部4沿轴向经由径向向外延伸部3而连接。在径向向外延伸部3连接至小直径筒部2的部分上设置可伸展部6,可伸展部6具有U形横截面并且平行于轴向朝向大直径筒部4侧延伸。在将线束W/H插入护环之后,将用于固定线束的胶带8缠绕在从由小直径筒部2抽出的线束的外周表面至小直径筒部2的外周表面的部分周围,以将他们相互固定。在将护环1安装在车体面板的通孔中时,将护环推到通孔中,护环受到拉出外力,并且进一步受到扭曲或偏移的外力。然而,如图6A、6B和6C所示,可伸展部6通过压缩、伸展和弯曲而跟随所述外力,从而吸收所述外力。因此,可伸展部6防止具有环形凹部5的大直径筒部4受到外力。因此,环形凹部5不会与通孔分离,并且不会在通孔与环形凹部5之间产生间隙。然而,由于可伸展部6需要具有柔性变形能力,所以可伸展部6的厚度薄,并且在变形之后的恢复力弱。具体来说,护环1在沿护环1的轴向伸展或压缩变形之后难以恢复。因此,可能从而改变线束的布置路径。此外,线束可能与其他元件干涉,或者可能由于布置路径的改变而减少加工空间。考虑到上述情况,日本公开号为11-63313的专利申请公开了如图7A和7B所示的护环100。护环100具有:小直径筒部101,将线束110紧密地插入小直径筒部101,和大直径筒部103,在大直径筒部103中设置将与车体面板108的通孔109接合的环形凹部104。小直径筒部101和大直径筒部103经由圆周壁部102而连接。在圆周壁部102连接至小直径筒部101的部分上设置可伸展部105,可伸展部105平行于护环100的轴向朝向大直径筒部103侧延伸。在可伸展部105的小直径筒部101侧上的凹部106中设置加强肋107,使加强肋107在凹部106的两个侧壁内表面之间连接。-->根据护环100,预期由加强肋107增加可伸展部105在变形之后的恢复力。然而,加强肋107沿轴向限制可伸展部105的伸展和压缩变形。因此,在将护环100插入通孔109时,护环100的跟随变形能力减少,并且插入通孔的插入力没有减少。此外,可能减少将护环100保持在通孔中的保持力。此外,在图5所示的护环中,当可伸展部6的变形量增加时,缠绕在从小直径筒部2的外周表面至线束W/H的外周表面的部分周围的用于固定线束的胶带8可能与端部分离,如图6D所示。当胶带8一旦分离时,即使可伸展部6恢复至其初始形状,胶带也仍然保持分离,并且固定力减弱。因此,在线束和护环的安装位置上可能发生位置偏移。此外,当操作人员抓住护环时,分离胶带的胶粘表面可能粘住操作人员的手,并且分离胶带可能完全与护环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束护环,当将所述护环安装在车体的通孔中时,所述护环相对于施加至护环的推入力或拉出力具有跟随变形能力,并且其中改善了跟随变形之后的恢复力,从而以正确的姿势将护环安装在通孔中并且由通孔保持。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护环,所述护环装配在布置在车辆中的线束周围,安装在车体面板的通孔中,并且使用橡胶或弹性体而模制。所述护环包括:小直径筒部,将线束紧密地插入所述小直径筒部中;径向向外延伸部,所述径向向外延伸部设置在小直径筒部的一端的外周表面上;大直径筒部,所述大直径筒部连接至径向向外延伸部的外周端;环形车体接合凹部,所述环形车体接合凹部设置在大直径筒部的外周表面中;以及环形可伸展部,所述环形可伸展部设置在将小直径筒部连接至径向向外延伸部的部分上。可伸展部沿着与大直径筒部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然后向后折叠以形成U形。在小直径筒部的内周表面与可伸展部的凸起侧表面之间的分界位置上设置台阶,使得可伸展部的厚度比小直径筒部的厚度薄。在分界位置的外周表面上设置环形肋。在可伸展部的凸起侧表面上圆周间隔地设置放射状延伸的恢复肋。因此,不是在向后折叠为U形的可伸展部的凹部侧的外表面上,而是在由大直径筒部包围的中空部分中延伸的凸起侧表面上设置恢复肋。因此,除了沿护环的径向以外,可伸展部还可以具有沿轴向的良好的伸展和压缩变形能力。此外,恢复肋使得可伸展部局部变厚,从而增加了可伸展部在变形之后的恢复力。因此,护环相对于在将护环安装到车体的通孔中等等的操作过程中执行的拉出、推动和弯曲,具有良好的跟随变形能力。因此,可以改善将护环安装到车体的通孔中可操作性。同时,可伸展部在跟随变形之后不会保持在伸展或压缩状态下,并且迅速恢复至初始形状。因此,防止由于线束的路径改变而使线束与安装在车辆上的其他元件干涉。此外,还防止了加工空间的减少。此外,在厚的小直径筒部与薄的可伸展部之间的分界位置上,在内圆周中设置台阶,并且在外圆周上设置环形肋。因此,从内侧和外侧增加了分界位置的刚性。因此,在将可伸展部推入时,在分界位置上产生阻力,从而可以限制可伸展部的推入量。此外,由于应该一次性地翻转在外圆周上设置的环形肋的宽度而不停止,所以该宽度也产生阻力。此外,在外圆周上的环形肋保护缠绕在从小直径筒部的外周至线束的外周的区域周围的用于固定线束的胶带的端部。因此,由于胶带不延伸至可伸展部,所以即使将可伸展部推入,也可-->以防止胶带分离。如上所述,可伸展部的厚度优选地可以比小直径筒部的厚度薄。恢复肋的延伸高度优选地可以是恢复肋不向内延伸至超过小直径筒部的内周表面的高度。大直径筒部和径向向外延伸部的外周部分的厚度优选地可以是可伸展部的厚度的两倍和四倍之间。因此,由于恢复肋的延伸高度设置为恢复肋不延伸至超过小直径筒部的内周表面的高度,所以可以更容易地将线束插入到小直径筒部中,并且可以防止恢复肋与线束之间的干涉。此外,由于可伸展部的厚度比小直径筒部的厚度薄,所以可伸展部具有良好的跟随变形能力。另外,由于位于车体接合凹部周围的大直径筒部和径向向外延伸部的外周部分的厚度是可伸展部的厚度的两倍和四倍之间,所以能够实现跟随变形能力与安装至通孔的良好安装力之间的良好平衡。当大直径筒部和径向向外延伸部的外周部分的厚度小于可伸展部的厚度的两倍时,可伸展部的厚度太厚并且伸展和压缩变形能力减少,或者较厚的部分太薄并且安装至通孔的安装力减少。另一方面,当大直径筒部和径向向外延伸部的外周部分的厚度大于可伸展部的厚度的四倍时,可伸展部的厚度太薄并且恢复肋的恢复力不能充分地起作用,或者较厚的部分比所需的厚并且可能增加护环的成本和重量。所述恢复肋的面积可以是从正面投影所述可伸展部的凸起侧表面所形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环,所述护环构造为装配在线束周围,并且安装在车体面板的通孔中,所述护环包括:小直径筒部,所述线束紧密地插入所述小直径筒部中;径向向外延伸部,所述径向向外延伸部设置在所述小直径筒部的端部的外周表面上;大直径筒部,所述大直径筒部连接至所述径向向外延伸部的外周端;环形车体接合凹部,所述环形车体接合凹部设置在所述大直径筒部的外周表面中;环形可伸展部,所述可伸展部设置在所述小直径筒部与所述径向向外延伸部的相连的部分上,并且所述可伸展部沿着与所述大直径筒部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然后向后折叠以具有U形;台阶,所述台阶设置在所述小直径筒部的内周表面与所述可伸展部的凸起侧表面之间的分界位置上,从而所述可伸展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小直径筒部的厚度,环形肋,所述环形肋设置在所述分界位置的外周表面上;以及放射状延伸的恢复肋,所述恢复肋在周向上彼此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可伸展部的凸起侧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2.15 JP 2010-0305111.一种护环,所述护环构造为装配在线束周围,并且安装在车体面板的通孔中,所述护环包括:小直径筒部,所述线束紧密地插入所述小直径筒部中;径向向外延伸部,所述径向向外延伸部设置在所述小直径筒部的端部的外周表面上;大直径筒部,所述大直径筒部连接至所述径向向外延伸部的外周端;环形车体接合凹部,所述环形车体接合凹部设置在所述大直径筒部的外周表面中;环形可伸展部,所述可伸展部设置在所述小直径筒部与所述径向向外延伸部的相连的部分上,并且所述可伸展部沿着与所述大直径筒部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然后向后折叠以具有U形;台阶,所述台阶设置在所述小直径筒部的内周表面与所述可伸展部的凸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田哲也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