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多层组合结构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63199 阅读:3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组合结构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模具,包括底板、侧板一、侧板二、侧板三和侧板四,侧板一、侧板二、侧板三和侧板四均安装在底板上,且侧板一、侧板二、侧板三、侧板四和底板形成一个承载沥青混合料的容器,侧板一和侧板三均高出侧板二和侧板四,侧板一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刻槽一和刻槽二,侧板三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刻槽三和刻槽四,刻槽一和刻槽三的位置相对应,且刻槽一和刻槽三之间设置有能在刻槽一和刻槽三上任一位置拆卸或固定的挡板一,刻槽二和刻槽四的位置相对应,刻槽二和刻槽四之间设置有能在刻槽二和刻槽四上任一位置拆卸或固定的挡板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达到了进行多层组合结构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的目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试验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多层组合结构浙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模具。
技术介绍
车辙是浙青路面的主要损害形式,为了控制浙青路面车辙病害,我国《浙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明确规定,用于铺筑浙青路面的浙青混合料必须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以评价浙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对于车辙试验不符合规范规定指标的浙青混合料,需要进行重新设计才能用于浙青路面施工。我国《公路工程浙青及浙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给出了浙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的标准方法,其中对试模的尺寸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钢板制成,由底板及侧板组成,试模内侧尺寸长为300mm,宽为300mm,厚为50mm(试验室制作),亦可固定150mm宽的现场切制试件”。但是目前试验规程中对试模的规定尚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是无法更改试件的厚度,不能进行多次组合试验,只能评价单层固定厚度浙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无法评价和分析不同厚度及结构组合的浙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层组合结构浙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模具。该车辙试验模具能够达到进行多层组合结构浙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的目的,且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层组合结构浙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侧板一、侧板二、侧板三和侧板四,所述侧板一、侧板二、 侧板三和侧板四均安装在底板上,且所述侧板一、侧板二、侧板三、侧板四和底板形成一个承载浙青混合料的容器,所述侧板一和侧板三均沿车辙试验碾压方向设置,所述侧板二和侧板四均与车辙试验碾压方向垂直,所述侧板一和侧板三均高出侧板二和侧板四,所述侧板一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刻槽一和刻槽二,所述侧板三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刻槽三和刻槽四,所述刻槽一和刻槽三的位置相对应,且刻槽一和刻槽三之间设置有能在刻槽一和刻槽三上任一位置拆卸或固定的挡板一,所述刻槽二和刻槽四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刻槽二和刻槽四之间设置有能在刻槽二和刻槽四上任一位置拆卸或固定的挡板二。上述的多层组合结构浙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模具,所述侧板一和侧板三的上沿距离底板上表面的距离均为120mm。上述的多层组合结构浙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模具,所述侧板一、侧板二、侧板三和侧板四中相邻两个侧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侧板一和侧板三均通过设置在挡块一和挡块二两端的螺钉与挡块一和挡块二连接,所述挡块一通过设置在其中间位置的螺钉与侧板四连接,所述挡块二通过设置在其中间位置的螺钉与侧板二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所述的多层组合结构浙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模具的挡块一和挡块二不是固定的,方便拆卸,可以分层成型不同的浙青混合料,从而改进了现有车辙试验模具只能进行单一结构层浙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的缺陷, 达到了进行多层组合结构浙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的目的。且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侧板二; 2-侧板一;3-侧板四;4-侧板三; 5-底板; 6-刻槽三;7-刻槽一; 8-挡块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多层组合结构浙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模具,包括底板5、侧板一 2、侧板二 1、侧板三4和侧板四3,所述侧板一 2、侧板二 1、侧板三4和侧板四3均安装在底板5上,且所述侧板一 2、侧板二 1、侧板三4、侧板四3和底板5形成一个承载浙青混合料的容器,所述侧板一 2和侧板三4均沿车辙试验碾压方向设置,所述侧板二 1和侧板四3 均与车辙试验碾压方向垂直,所述侧板一 2和侧板三4均高出侧板二 1和侧板四3,所述侧板一 2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刻槽一 7和刻槽二,所述侧板三4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刻槽三 6和刻槽四,所述刻槽一 7和刻槽三6的位置相对应,且刻槽一 7和刻槽三6之间设置有能在刻槽一 7和刻槽三6上任一位置拆卸或固定的挡板一 8,所述刻槽二和刻槽四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刻槽二和刻槽四之间设置有能在刻槽二和刻槽四上任一位置拆卸或固定的挡板--ο优选的做法是,所述侧板一 2和侧板三4的上沿距离底板5上表面的距离均为 120mm。所述侧板一 2、侧板二 1、侧板三4和侧板四3中相邻两个侧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侧板一 2和侧板三4均通过设置在挡块一 8和挡块二两端的螺钉与挡块一 8和挡块二连接, 所述挡块一 8通过设置在其中间位置的螺钉与侧板四3连接,所述挡块二通过设置在其中间位置的螺钉与侧板二1连接。使用时,如果需要进行多层组合结构的浙青混合料车辙试验,需要根据结构层组合情况,先确定下层浙青混合料的厚度,并选择合适高度的挡块一 8和挡块二,用固定螺丝将挡块一 8和挡块二分别与侧板四3和侧板二 1固定,填装下层混合料,并碾压成型;待下层浙青混合料冷却成型后,根据上层浙青混合料厚度,再选择合适的挡块一 8和挡块二,卸下下层的挡块一 8和挡块二的固定螺丝后,选择长度合适的固定螺丝,将上层的挡块一 8和挡块二与下层的挡块一 8和挡块二固定,填装浙青混合料碾压成型即可。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层组合结构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5)、侧板一(2)、侧板二(1)、侧板三(4)和侧板四(3),所述侧板一(2)、侧板二(1)、侧板三(4)和侧板四(3)均安装在底板(5)上,且所述侧板一(2)、侧板二(1)、侧板三(4)、侧板四(3)和底板(5)形成一个承载沥青混合料的容器,所述侧板一(2)和侧板三(4)均沿车辙试验碾压方向设置,所述侧板二(1)和侧板四(3)均与车辙试验碾压方向垂直,所述侧板一(2)和侧板三(4)均高出侧板二(1)和侧板四(3),所述侧板一(2)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刻槽一(7)和刻槽二,所述侧板三(4)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刻槽三(6)和刻槽四,所述刻槽一(7)和刻槽三(6)的位置相对应,且刻槽一(7)和刻槽三(6)之间设置有能在刻槽一(7)和刻槽三(6)上任一位置拆卸或固定的挡板一(8),所述刻槽二和刻槽四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刻槽二和刻槽四之间设置有能在刻槽二和刻槽四上任一位置拆卸或固定的挡板二。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层组合结构浙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5)、侧板一O)、侧板二(1)、侧板三(4)和侧板四(3),所述侧板一 (2)、侧板二 (1)、侧板三(4)和侧板四(3) 均安装在底板(5)上,且所述侧板一(2)、侧板二⑴、侧板三⑷、侧板四(3)和底板(5)形成一个承载浙青混合料的容器,所述侧板一( 和侧板三(4)均沿车辙试验碾压方向设置, 所述侧板二(1)和侧板四( 均与车辙试验碾压方向垂直,所述侧板一( 和侧板三(4)均高出侧板二(1)和侧板四(3),所述侧板一 O)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刻槽一(7)和刻槽二, 所述侧板三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刻槽三(6)和刻槽四,所述刻槽一(7)和刻槽三(6) 的位置相对应,且刻槽一(7)和刻槽三(6)之间设置有能在刻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争奇杨博陶晶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