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沥青路面抗车辙剂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96356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6 2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沥青路面抗车辙剂,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构成:六水合三氯化铝:2~10%;废旧胶粉:1~3%;饮用水加至百分之百。一种新型沥青路面抗车辙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⑴将废旧胶粉粉碎至细度为40目或40目以下;⑵按配比将六水合三氯化铝和饮用水在常温下混合,搅拌均匀。⑶缓缓加入废旧胶粉,边加边搅拌,至均匀即可,得到抗车辙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抗车辙剂的原料丰富,造价低廉,性价比高;使用简便、工艺简单,不改变其它任何工艺,且无污染;采用较小用量即可取得极佳效果,成本低,拌和时间短,能耗小;常温施工,施工过程易于控制,且无污染排放,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和抗车辙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路面材料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增强浙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的新型浙青路面抗车辙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浙青路面车辙主要包括磨耗性车辙、结构型车辙、失稳型车辙、压密型车辙四大种。在诸多浙青路面病害中,车辙已经成为主要病害之一。浙青路面车辙的出现将严重影响路面结构的服务能力,不但直接影 响到路面的平整度和行车安全性,而且由于轮迹处浙青层厚度减薄,削弱了面层及路面结构的整体强度,将会进一步诱发其它病害,影响浙青路面的使用品质和使用寿命。车辙病害已成为公路建设中一个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目前,为了解决车辙问题有如下常用措施从浙青路面原材料及设计角度,一方面重点从优质集料选择、具有功能性的改性浙青使用方面进行改进,但是这无疑增加了造价;另一方面,调整传统的混合料设计方法,比如调粗级配来提高抗车辙性能,但是这会对浙青路面的抗水损坏性能有所破坏。从路面结构改良角度,出现了大粒径透水性浙青混凝土结构、高模量浙青混凝土等一系列新型路面结构及其组合体系,对抗车辙有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其应用却受到地域和环境的限制。从路面添加剂角度,国内外出现了种类繁多的不同形态、不同作用机理、不同使用掺量、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沥青路面抗车辙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构成:六水合三氯化铝:2~10%;废旧胶粉:??????1~3%;饮用水加至百分之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秀明周卫峰李源渊魏如喜王茂伟孟永亮张亚鹏张可强刘淑艳李美丹张振玮闵思斯朱建国张红兵李雯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