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路面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121380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9 20:07
本申请公开一种沥青路面降温装置,包括蒸发管段和冷凝管段两个主要部分;冷凝管段包含冷凝管外管和冷凝管内管;蒸发管段包含蒸发管总管和蒸发管支管,当路面温度高于空气温度时,装置内填充的工质将自发进行气液态循环,从而将路面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减少由于温度升高而造成的沥青路面车辙、泛油、推移等病害;单根冷凝管连接多根蒸发管,提高单根冷凝管降温面积,降温效率大大提高;冷凝管可与路灯、广告牌等道路附属设施融为一体,不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降温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沥青路面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热棒是一种汽液两相对流循环的导热系统。它是一根密封的管,里面充填一定量的工质(如氮、丙烷、二氧化碳等),上端为装有散热片的冷凝器,下端为装有工质的蒸发器,中间为绝热段。当冷凝器的温度低于蒸发器的温度时,蒸发器内的液体工质吸收热量而蒸发,在压差作用下,蒸汽上升至冷凝器端,放出汽化潜热,并通过散热片散发热量,蒸汽工质也随之冷却凝结成液珠,在重力作用下,液珠沿管壁回流至蒸发器。如此反复循环,将路面下的热量不断散发至空气中而使路面冷却。当冷凝器的温度高于蒸发器温度时,对流就停止,热棒也停止工作。这类热棒的有效导热系数是流体对流方式的50倍。在夏季高温晴朗天气,黑色沥青路面将吸收大量热,研究表明,在阳光照射下,路面温度会较空气温度有显著升高,且路面至其以下20cm范围内的温度升高量都超过10摄氏度。路面温度的升高,将产生如车辙、泛油、推移拥包等病害,影响路面使用寿命及交通安全。目前,采用洒水车洒水是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路面降温方式。研究表明,在路面温度为50摄氏度时,洒水15min内路表水分即被挥发殆尽,且路面实际温降不到3摄氏度。若想使路面温度持续降低,必须每隔0.5h洒水一次,这显然不合实际。因此,洒水降温方法降温效率低、消耗水资源量巨大,且洒水车也将消耗大量汽油。也有研究者提出采用“热棒”降温。中国专利CN201843036U号所公开的“一种路基热棒”专利(申请号:201020612891.3),将热棒制作成“L型”,使冷凝管与蒸发管之间的夹角为92~95度,蒸发管中心线与水平方向呈5~8度倾斜角,使用时使冷凝管竖直立于路旁。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单个装置的降温范围有限,即只能使蒸发管中心线四周有限区域的路面温度得以下降,若该装置排布过于稀疏,则达不到使路面温度降低的实际效果,若排布过于紧密,将造成大量的冷凝管密集地立于路旁,势必影响美观;第二,该专利所述热棒为单层管,实际使用时降温效率较低;第三,蒸发管中心线与水平方向呈5~8度倾斜角,这将造成蒸发管远离冷凝管一端的埋设深度太大,而起不到实际的降温效果。随着社会城市化、科技化、人性化的发展,市政工程建筑行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沥青路面被修起,随之而来的是路面材料用料的增多和路面降温装置能耗大问题的彰显。而随着人性化理念的普及,及新型和谐社会的构成,设置一个降温区域面积大、降温效率高的取芯装置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沥青路面降温装置,解决现有路面降温装置降温区域小、降温效率低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沥青路面降温装置,在底座上设有蒸发管段和冷凝管段,所述冷凝管段包含冷凝管外管和冷凝管内管,冷凝管外管顶部设有散热片,冷凝管内管顶部设有出气端;所述蒸发管段包含蒸发管总管和蒸发管支管,所述蒸发管总管和蒸发管支管均由蒸发管外管和蒸发管内管组成,所述蒸发管内管末端设有喇叭口状进气端,所述冷凝管内管与冷凝管外管之间、蒸发管内管与蒸发管外管之间均设有液态工质回流槽,蒸发管内管与冷凝管内管、蒸发管外管与冷凝管外管均通过螺纹接头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蒸发管外管末端和蒸发管内管末端间距为120m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态工质回流槽槽厚10mm,所述液态工质采用液氮或液态CO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凝管外管和蒸发管外管材质为不锈钢,冷凝管内管和蒸发管内管为双层不锈钢,所述双层不锈钢中间填充10mm厚EPS泡沫。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凝管内管铸成酒瓶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凝管内管上部出气端高度与散热片高度一致,位于距离底座上表面1000~1500mm范围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气端上镂有直径10mm、圆心间距15mm的冷凝管内管出气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蒸发管总管从中间向两边沿重力方向设置5根、7根或9根蒸发管支管,所述蒸发管总管从中间向两边沿重力方向有2‰的坡度;蒸发管支管的长度为4~8m、间距0.8~1.2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凝管段顶部设有冷凝管上接部分,冷凝管上设置有法兰和预留导线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蒸发管内管与冷凝管内管两者中心线夹角92度,蒸发管外管与冷凝管外管两者中心线夹角92度,通过螺纹接头连接形成密闭整体。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沥青路面降温装置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当路面温度高于空气温度时,装置内填充的工质将自发进行气液态循环,从而将路面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减少由于温度升高而造成的沥青路面车辙、泛油、推移等病害,提高道路通行质量并延长路面使用寿命;2、单根冷凝管连接多根蒸发管,提高单根冷凝管降温面积,降温效率大大提高;3、冷凝管可与路灯、广告牌等道路附属设施融为一体,冷凝管直立于路基旁,且可与道路附属设施融为一体,节约空间;4、采用双层管结构,并将减小蒸发管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其单个装置所能覆盖的的降温区域面积将比已有专利更大,降温效率将得到大幅提高;5、该装置埋设完后,不会造成大量冷凝管密集立于路旁而影响美观的后果,不影响美观;6、将蒸发段设置成钉耙状,即一根冷凝管连接多根蒸发管,将蒸发管埋置于道路面层或基层内,且蒸发管平面与水平面夹角2度,使用该专利技术时,蒸发段倾斜埋置于路面以下,覆盖面积明显增大,散热效率明显提高;7、中间填充厚EPS泡沫,隔绝内外管,使其不因具有相对温差而影响工质循环;8、冷凝管内管铸成酒瓶状,气体通道由宽变窄,将会使气流加速,从而加快气态工质由内管进入外管的速度,避免因出气过慢而导致气态工质提前液化,且在外管中液化的工质可顺着酒瓶状外轮廓流入液态工质回流槽;9、气态工质液化放出的热量迅速散出,均匀散发到外管中,且散热片距地面1000mm以上,确保散出的热量不会重新使路面温度升高;10、液态工质在重力作用下自发流动至全管各处,能根据道路实际状况灵活选择装置规格,确保实际降温效果而不造成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横断面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蒸发管总管和蒸发管支管构造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冷凝管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冷凝管外管,2、蒸发管外管,3、液态工质回流槽,4、冷凝管内管,5、蒸发管内管,6、出气孔,7、出气端,8、进气端,9、散热片,10、预留导线槽,11、冷凝管上接部分,12、底座,13、蒸发管总管,14、蒸发管支管,15、螺纹接头,16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在底座12上设有蒸发管段和冷凝管段,所述冷凝管段包含冷凝管外管1和冷凝管内管4,冷凝管外管1顶部设有散热片9,所述冷凝管内管4铸成酒瓶状,气体通道由宽变窄,将会使气流加速,从而加快气态工质由内管进入外管的速度,避免因出气过慢而导致气态工质提前液化,且在外管中液化的工质可顺着酒瓶状外轮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沥青路面降温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沥青路面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座(12)上设有蒸发管段和冷凝管段,所述冷凝管段包含冷凝管外管(1)和冷凝管内管(4),冷凝管外管(1)顶部设有散热片(9),冷凝管内管(4)顶部设有出气端(7);所述蒸发管段包含蒸发管总管(13)和蒸发管支管(14),所述蒸发管总管(13)和蒸发管支管(14)均由蒸发管外管(2)和蒸发管内管(5)组成,所述蒸发管内管(5)末端设有喇叭口状进气端(8),所述冷凝管内管(4)与冷凝管外管(1)之间、蒸发管内管(5)与蒸发管外管(2)之间均设有液态工质回流槽(3),蒸发管内管(5)与冷凝管内管(4)、蒸发管外管(2)与冷凝管外管(1)均通过螺纹接头(1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路面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座(12)上设有蒸发管段和冷凝管段,所述冷凝管段包含冷凝管外管(1)和冷凝管内管(4),冷凝管外管(1)顶部设有散热片(9),冷凝管内管(4)顶部设有出气端(7);所述蒸发管段包含蒸发管总管(13)和蒸发管支管(14),所述蒸发管总管(13)和蒸发管支管(14)均由蒸发管外管(2)和蒸发管内管(5)组成,所述蒸发管内管(5)末端设有喇叭口状进气端(8),所述冷凝管内管(4)与冷凝管外管(1)之间、蒸发管内管(5)与蒸发管外管(2)之间均设有液态工质回流槽(3),蒸发管内管(5)与冷凝管内管(4)、蒸发管外管(2)与冷凝管外管(1)均通过螺纹接头(1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管外管(2)末端和蒸发管内管(5)末端间距为1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工质回流槽(3)槽厚10mm,所述液态工质采用液氮或液态CO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外管(1)和蒸发管外管(2)材质为不锈钢,冷凝管内管(4)和蒸发管内管(5)为双层不锈钢,所述双层不锈钢中间填充10mm厚EPS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秀美季海萍王丽单光明杨阳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