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工程领域,涉及压电发电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增荷-限载型道路压电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1、道路上的车辆与路面作用会损耗大量机械能,如若能将其利用转化为电能,则有利于交通基础设施绿色节能发展。道路压电能量采集技术可以将耗散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其主要实施途径是将一定结构的压电装置埋设在路面结构中。当车辆轮载作用于路面引起压电装置振动,从而实现能量收集。压电装置内部的堆叠式压电换能器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然而现有交通荷载使堆叠式压电换能器的能量转化较弱。因此可通过改善装置内部结构,采用具有传荷放大功能的承载构件,将压电装置内部的传递荷载放大,以提高堆叠式压电换能器能量转换性能,进而提升道路压电发电装置的发电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荷-限载型道路压电发电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交通荷载致使得压电发电装置能量转化效率不足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增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荷-限载型道路压电发电装置,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可拆卸式安装的底板(1)、侧框(2)、弹性密封圈(3)和上盖板(4),上盖板(4)能够相对于底板(1)在竖向上下活动;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荷-限载型道路压电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液压增荷传力单元(8)包括液压壳体(801),液压壳体(801)的顶部设置有两端开放的传力杆安装头(802),传力杆安装头(802)内安装有传力杆(12),传力杆安装头(802)下方的液压壳体(801)内安装有限位杆(803),限位杆(803)对传力杆(12)的行程下限进行限位;所述的液压壳体(8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荷-限载型道路压电发电装置,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可拆卸式安装的底板(1)、侧框(2)、弹性密封圈(3)和上盖板(4),上盖板(4)能够相对于底板(1)在竖向上下活动;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荷-限载型道路压电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液压增荷传力单元(8)包括液压壳体(801),液压壳体(801)的顶部设置有两端开放的传力杆安装头(802),传力杆安装头(802)内安装有传力杆(12),传力杆安装头(802)下方的液压壳体(801)内安装有限位杆(803),限位杆(803)对传力杆(12)的行程下限进行限位;所述的液压壳体(801)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两端开放的液压油管安装孔(804),液压油管安装孔(804)内安装有所述的囊式增荷压电发电单元(9)的液压油管(908);所述的液压壳体(801)的底部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第一承压活塞(805)和第一传动活塞(806),第一传动活塞(806)位于所述的第一传动活塞限位环(13)的上方,第一传动活塞(806)为底部压电换能器(11)传递载荷;第一承压活塞(805)通过多个第一传力弹簧(807)与第一传动活塞(806)相连;第一承压活塞(805)与传力杆(12)之间的液压壳体(801)内部的空间为第一液压油腔(808),第一液压油腔(808)内设置有液压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荷-限载型道路压电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液压油腔(808)通过液压呼吸阀(809)与超载储油缸(810)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荷-限载型道路压电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囊式增荷压电发电单元(9)包括囊式壳体(901),囊式壳体(901)的外侧设置有可拆卸的封盖(902),封盖(902)上固定安装有侧部压电换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朝辉,卢强,顾海荣,王帅,刘吉康,王俊博,陈逸文,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