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新斜波淋水填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52106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优化新斜波淋水填料,在宽度边上设有三条波形连接边,其横截面形状为连续的等腰梯形,波间距为53毫米,上底为13毫米,下底为40毫米,高为20毫米;在主冷却波上设有滞溜次波槽,其横截面形状是连续排列的等腰梯形,波间距为43毫米,上底为9毫米,下底为34毫米,高为20毫米;主冷却波与长度边之间的夹角为55°;滞溜次波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带圆角的等腰梯形,其上底为4毫米,下底为8毫米,高为2毫米,间距为12毫米。这种结构提高了水膜横向扩散能力,增强了水气扰动,能使填料中水气热质充分交换,减缓了水膜的下流速度,减少通风阻力、加速通风量、均化水膜厚度,使填料薄膜表面的热交换面积增大,达到最佳降温效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塔内的降温填料,尤其涉及与电厂冷却塔配套使用的淋水填料板。技术背景淋水填料板是冷却塔中的关键冷却材料,其主要作用是增大散热面积,延长风冷路径,提高冷却塔的冷却效果,它是电厂冷却塔中的降温核心材料,它对冷却塔能否安全、 经济、高效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同板型的淋水填料板的冷却降温效果不同。申请人研究、生产该产品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91年成功开发了双斜波型淋水填料,申请了国家专利 (ZL91213966. 8),这种淋水填料板的冷却性能在当时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因而在全国电厂冷却塔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007年申请人又对之进行了二次改进,提高了淋水填料的冷却表面积,增大通风流量,降低了通风阻力,均化冷却水的分布,降低水膜厚度,使热水与冷却气流充分均勻接触,吸热气流能顺畅排出,能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并申请国家专利《冷却塔新型双斜波淋水填料;^007100M474. X。2010年1月申请人在国家水利电力设计总院等科研机构的指导下,又研制出通风流量大,通风阻力小,冷却水分布均勻,吸热气流能顺畅排出,冷却效果更好的第三代《斜折波型淋水填料》ZL201020103992. 8,使用这种斜折波淋水填料板,冷却塔的出水温度比现有同类产品降低0.8°C 1.0°C,节能效果特别显著。 2010年12月我们认真研究和分析这一产品近一年的实际使用情况,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优化设计,并通过了多次试验,得到了比《斜折波型淋水填料》ZL201020103992. 8,使用效果更好的波形及其技术参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优化新斜波淋水填料,它在同等体积条件下,提高了淋水填料的冷却表面积,增大通风流量,降低了通风阻力,均化冷却水的分布,降低水膜厚度,使热水与冷却气流充分均勻接触,吸热气流能顺畅排出,能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 节能效果更加显著。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优化新斜波淋水填料,整体为长方形,在宽度边上等间距地设有三条波形连接边,其中,左右两侧的波形连接边的宽度为25毫米,中间的波形连接边的宽度为20毫米, 波形连接边波形横截面形状为连续的等腰梯形,波间距为53毫米,等腰梯形上底为13毫米,下底为40毫米,波形高度20毫米;在上底的中心处都设有粘接点,粘接点为空心的圆锥台体,其截面形状也为等腰梯形,上底为8毫米,下底为12毫米,高为5毫米;在三条波形连接边之间设有主冷却波,位于左侧的为左主冷却波,位于右侧的为右主冷却波,两者相对于中间波形连接边对称分布,形成“V”字形水膜流道,在主冷却波上等间距地设有滞溜次波槽,滞溜次波槽的分布方向与长度边平行;主冷却波的横截面形状是连续排列的等腰梯形, 波间距为43毫米,等腰梯形的上底为9毫米,下底为34毫米,高为20毫米;右主冷却波左高右低分布,且右主冷却波与右侧长度边之间的夹角为;滞溜次波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带圆角的等腰梯形,其上底为4毫米,下底为8毫米,高为2毫米,滞溜次波槽的间隔距离为 12毫米。由于优化了淋水填料片的间距,主冷却波与滞溜次波槽之间形T型斜波,高度优化成20毫米,在主冷却波上均勻地增设了若干条滞溜次波槽,这种布置方式提高了水膜横向扩散能力,增强了水气扰动,能使填料中水气热质充分交换,同时减缓了水膜的下流速度,提高了冷却效果。进一步增大了淋水填料的单位容积的水气接触面积,使横向扩散能力进取增强,水膜分散分布更均勻,其比表面积为167m2/m3,比普通填料增加了 50m2/m3左右, 单位体积内的冷却表面积增大40 % 45 %,气流阻力减少了 33 % 35 %。最终使淋水填写料的冷却表面积实现了更大化,多次均化分流结构、粘接点的优化确保整个冷却板面水膜厚度的均勻梯度与水温梯度一致性,通过减少通风阻力、加速通风量、均化水膜厚度使填料薄膜表面的热交换面积加大,达到最佳降温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即波形连接边的截面视图;图3为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3中C-C剖视图,即主冷却波的截面视图;图5为图3中B-B剖视图,即滞溜次波槽的截面放大图;图中1-宽度边;2-长度边;3-波形连接边;4-主冷却波;5-滞溜次波槽;6_粘接点;41-左主冷却波;42-右主冷却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一种优化新斜波淋水填料,如图1至图5所示,整体为长方形,长度边2 的长度为1000毫米或2000毫米,宽度边1的长度为500毫米,在宽度边1上等间距地设有三条波形连接边3,其中,左右两侧的波形连接边3的宽度为25毫米,中间的波形连接边3 的宽度为20毫米,波形连接边3波形横截面形状为连续的等腰梯形,波间距为53毫米,等腰梯形上底为13毫米,下底为40毫米,波形高度20毫米;在上底的中心处都设有粘接点6, 粘接点6为空心的圆锥台体,其截面形状也为等腰梯形,上底为8毫米,下底为12毫米,高为5毫米;在三条波形连接边3之间设有主冷却波4,位于左侧的为左主冷却波41,位于右侧的为右主冷却波42,两者相对于中间波形连接边3对称分布,形成“V”字形水膜流道,在主冷却波4上等间距地设有滞溜次波槽5,滞溜次波槽5的分布方向与长度边2平行;主冷却波4的横截面形状是连续排列的等腰梯形,波间距为43毫米,等腰梯形的上底为9毫米, 下底为;34毫米,高为20毫米;右主冷却波42左高右低分布,且右主冷却波42与右侧长度边2之间的夹角为55° ;滞溜次波槽5的横截面形状为带圆角的等腰梯形,其上底为4毫米,下底为8毫米,高为2毫米,滞溜次波槽5的间隔距离为12毫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优化新斜波淋水填料,其特征是:它整体呈长方形,在宽度边(1)上等间距地设有三条波形连接边(3),其中,左右两侧的波形连接边(3)的宽度为25毫米,中间的波形连接边(3)的宽度为20毫米,波形连接边(3)波形横截面形状为连续的等腰梯形,波间距为53毫米,等腰梯形上底为13毫米,下底为40毫米,波形高度20毫米;在上底的中心处都设有粘接点(6),粘接点(6)为空心的圆锥台体,其截面形状也为等腰梯形,上底为8毫米,下底为12毫米,高为5毫米;在三条波形连接边(3)之间设有主冷却波(4),位于左侧的为左主冷却波(41),位于右侧的为右主冷却波(42),两者相对于中间波形连接边(3)对称分布,形成“V”字形水膜流道,在主冷却波(4)上等间距地设有滞溜次波槽(5),滞溜次波槽(5)的分布方向与长度边(2)平行;主冷却波(4)的横截面形状是连续排列的等腰梯形,波间距为43毫米,等腰梯形的上底为9毫米,下底为34毫米,高为20毫米;右主冷却波(42)左高右低分布,且右主冷却波(42)与右侧长度边(2)之间的夹角为55°;滞溜次波槽(5)的横截面形状为带圆角的等腰梯形,其上底为4毫米,下底为8毫米,高为2毫米,滞溜次波槽(5)的间隔距离为12毫米。...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优化新斜波淋水填料,其特征是它整体呈长方形,在宽度边(1)上等间距地设有三条波形连接边(3),其中,左右两侧的波形连接边(3)的宽度为25毫米,中间的波形连接边(3)的宽度为20毫米,波形连接边C3)波形横截面形状为连续的等腰梯形,波间距为 53毫米,等腰梯形上底为13毫米,下底为40毫米,波形高度20毫米;在上底的中心处都设有粘接点(6),粘接点(6)为空心的圆锥台体,其截面形状也为等腰梯形,上底为8毫米,下底为12毫米,高为5毫米;在三条波形连接边( 之间设有主冷却波,位于左侧的为左主冷却波(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三季于龙庆李罗中韩福庚
申请(专利权)人:金坛市塑料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