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卷式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49792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涡卷式压缩机,包括骨架、固定涡卷、绕动涡卷、心轴、 欧单环以及油路通道,其中固定涡卷是固定于骨架上,而绕动涡卷、心轴与欧 单环均配置于骨架上。绕动涡卷与固定涡卷形成依序相连的进气区、压缩区与 排气区,而心轴是偏心连接绕动涡卷以带动绕动涡卷动作。欧单环是搭配绕动 涡卷动作而进行往复运动,并于骨架上形成往复运动区域,其中骨架具有油孔, 而此油孔是位于往复运动区域内。此外,油路通道一端是连接油孔,而油路通 道另一端是连接至进气区或压缩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涡巻式压縮机,且尤其涉及一种可精确控制润滑油流量的 涡巻式压縮机。
技术介绍
涡巻式压縮机的主要结构是利用固定涡巻(Fixed Scroll)与绕动涡巻 (Orbiting Scorll)的涡巻圈彼此相互咬合而形成密闭的压縮空间。通过绕动 涡巻的旋绕运动,使得各个涡巻圈之间所形成的弦月状空间从外围朝中央逐渐 縮小移动,以对冷煤进行压縮。由于固定涡巻与绕动涡巻在压縮时是呈现高速的相对绕动,因此需要润滑 油以降低固定涡巻与绕动涡巻两者之间的摩擦耗损。然而,如何将适量的润滑 油输送至涡巻式压縮机的压縮空间便是一大重要的课题。若是过多的润滑油进 入压縮空间,则会产生液态压縮现象而降低压縮效率,而若是压縮空间内的润 滑油不足,则固定涡巻与绕动涡巻又会因摩擦过剧而造成损坏。图1A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涡巻式压縮机的侧视剖面图,而此涡巻式压縮机 是揭露于美国专利第6,827,563号专利,且图1B另绘示出润滑油的油路。请 参考图1A与图1B,现有技术的涡巻式压缩机100包括骨架(block) 110、固定 涡巻120、绕动涡巻130以及心轴(crankshaft) 140,其中固定涡巻120、绕动 涡巻130与心轴140均配置于骨架110上。此外,固定涡巻120与绕动涡巻130形成压縮区S1,而心轴140是与绕 动涡巻130偏心连接以带动绕动涡巻130相对固定涡巻120绕动,借以对压縮 区S1内的冷煤(未绘示)进行压縮。详细而言,绕动涡巻130会进行圆周运动, 而于固定涡巻120上形成圆周运动区域,且现有技术会于圆周运动区域内开设 油孔122,并于固定涡巻120开设油路通道124以连接油孔122与压縮区Sl。在图1A与1B中,绕动涡巻130是密闭油孔122,而使润滑油142无法进 入油路通道124中,其中润滑油142是经由心轴140中心的孔道144而充满绕4动涡巻130与骨架110之间的缓冲空间S2。当绕动涡巻130开始进行圆周运 动而与固定涡巻120有相对运动后,绕动涡巻130会周期性地开启油孔122, 以使润滑油142可经由油路通道124而至压縮区Sl对固定涡巻120与绕动涡 巻130进行润滑。然而,润滑油142所处的缓冲空间S2是属于压力较高的空间,所以现有 技术必须增设调节阀126以将润滑油142降压而导入压縮区Sl中。如此一来, 涡巻式压縮机100则会因为要增设调节阀126而使得制作成本提高。再者,由 于调节阀126是配置于固定涡巻120内部,因而大幅提高了设计与制作上的困 难度。此外,现有技术也有提出如美国专利第5, 252, 046号所述的涡巻式压縮 机,而其是于骨架的侧壁上开设油孔,而使绕动涡巻与骨架的相对运动造成油 孔开合,进而使润滑油经由油孔而进入压缩区润滑绕动涡巻与固定涡巻。然而, 由于此涡巻式压縮机的油孔的开启时间过长,使得进入压縮区的润滑油油量无 法被有效控制,导致油量过多而降低压縮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涡巻式压縮机,可精准控制进入 压縮区的润滑油油量以大幅提升压縮效率,并同时降低制作成本与设计的复杂 度。具体而言,涡巻式压縮机一般均会于骨架上配置欧单环(oldhams ring) 以限制绕动涡巻仅能绕动而不能转动。在此配置下,欧单环会产生周期性的往 复运动,以搭配绕动涡巻产生周期性的圆周运动。本专利技术便是通过欧单环与骨 架的相对运动中,而使润滑油可间歇性地从骨架所开设的油孔中进入压縮区润 滑,且进入压縮区的润滑油油量可由数学计算与实验参数而精准控制。为实现上述或是其它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涡巻式压縮机,包括骨架、固 定涡巻、绕动涡巻、心轴、欧单环以及油路通道,其中固定涡巻是固定于骨架 上,而绕动涡巻、心轴与欧单环均配置于骨架上。绕动涡巻与固定涡巻形成依 序相连的进气区、压縮区与排气区,而心轴是偏心连接绕动涡巻以带动绕动涡 巻动作。欧单环搭配绕动涡巻动作而进行往复运动,并于骨架上形成往复运动 区域,其中骨架具有油孔,而此油孔是位于往复运动区域内。此外,油路通道5一端是连接油孔,而油路通道另一端是连接至进气区或压縮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油路通道例如是开设于骨架与固定涡巻内,而油孔的形状可为圆形或椭圆形,且油孔例如是位于往复运动区域中间或是往复运动区域边缘。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压縮区可包括相连的低压区与高压区,而低压区与该进气区相连,且高压区与排气区相连,又油路通道另一端是连接至低压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绕动涡巻与骨架可形成缓冲空间以容纳润 滑油。此外,润滑油是从油孔流进油路通道,且润滑油例如是间歇性从幵孔流 进油路通道。另外,心轴内部可开设孔道,而孔道一端是连接缓冲空间,且孔 道另一端是连接储油区,其中润滑油是从储油区经过孔道而流进缓冲空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涡巻式压縮机还包括马达,而该马达适于 带动心轴旋转,且心轴带动绕动涡巻进行圆周运动。此外,欧单环所进行的往 复运动例如为简谐运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涡巻式压縮机还可包括冷煤,而冷煤适于 从进气区进入压縮区,并于排气区排出。此外,冷煤为氟氯碳化物(CFC)或是 二氧化碳(C02)。综上所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涡巻式压縮机中,油孔的开启时间是决定于欧单环 与骨架的相对运动,所以通过数学运算与油孔的位置,本专利技术可精准控制进入 油孔的润滑油油量,以使涡巻式压縮机得以达成最佳效能。此外,油路通道可 有效降低润滑油的压力,如此一来,本专利技术无需设置调节阀便可使润滑油经由 油路通道而进入压縮区/进气区,借此得以降低涡巻式压縮机的制作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 限定。附图说明图1A与图1B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涡巻式压縮机的侧视剖面图2A与图2B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涡巻式压縮机的侧视剖面图3A 图3D为图2A的涡巻式压縮机动作的局部上透视图4A为图3A的涡巻式压縮机的局部放大示意6图4B与图4C为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涡巻式压縮机的局部放大示意 图5为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涡巻式压縮机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0:涡巻式压縮机 120:固定涡巻 124:油路通道 130:绕动涡巻 142:润滑油200、 300:涡巻式压縮机212、 212a、 212b、 312:油孔 230:绕动涡巻 242:润滑油250、 350:欧单环C:油路通道S2、 S6:缓冲空间S41:低压区 S5:排气区110 122 126 140 144'架油孔 调节阀 心轴 孔道 210、 310:骨架 220:固定涡巻 240:心轴244:孔道B:斜纹区块 Sl、 S4:压縮区 S3:进气区 S42:高压区 S7:储油区具体实施例方式图2A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涡巻式压縮机的侧视剖面图,而图2B另绘 示出润滑油的油路。请参考图2A与图2B,本专利技术的涡巻式压縮机200包括骨 架210、固定涡巻220、绕动涡巻230、心轴240、欧单环250以及油路通道C, 其中固定涡巻220是固设于骨架210上,而绕动涡巻230、心轴240与欧单环 250均配置于骨架210上。绕动涡巻230与固定涡巻220相互密合以形成依序相连的进气区S3、压 縮区S4与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涡卷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骨架; 一固定涡卷,固定于该骨架上; 一绕动涡卷,配置于该骨架上,并与该固定涡卷形成依序相连的一进气区、一压缩区与一排气区; 一心轴,配置于该骨架上,并偏心连接该绕动涡卷以带动该绕动涡卷动作; 一欧单环,配置于该骨架上,并搭配该绕动涡卷动作而进行一往复运动,以于该骨架上形成一往复运动区域,该骨架具有一油孔,且该油孔是位于该往复运动区域内;以及 一油路通道,而该油路通道一端是连接该油孔,且该油路通道另一端是连接至该进气区或该压缩区。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涡卷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骨架;一固定涡卷,固定于该骨架上;一绕动涡卷,配置于该骨架上,并与该固定涡卷形成依序相连的一进气区、一压缩区与一排气区;一心轴,配置于该骨架上,并偏心连接该绕动涡卷以带动该绕动涡卷动作;一欧单环,配置于该骨架上,并搭配该绕动涡卷动作而进行一往复运动,以于该骨架上形成一往复运动区域,该骨架具有一油孔,且该油孔是位于该往复运动区域内;以及一油路通道,而该油路通道一端是连接该油孔,且该油路通道另一端是连接至该进气区或该压缩区。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巻式压縮机,其特征在于,该油路通道是开设 于该骨架与该固定涡巻内。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巻式压縮机,其特征在于,该油孔是位于该往 复运动区域中间或是该往复运动区域边缘。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巻式压縮机,其特征在于,该压縮区包括相连 的一低压区与一高压区,而该低压区与该进气区相连,且该高压区与该排气区 相连,又该油路通道另一端是连接至该低压区。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巻式压縮机,其特征在于,该绕动涡巻与该骨架形成一缓冲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坤亿黄淑娥杨錞忠汤岳儒张钰炯刘阳光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