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31453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封条,其中卡固部中没有埋设嵌件,在车外侧侧壁和车内侧侧壁中靠近底壁的部分处形成有切槽或薄壁部,在比薄壁部更靠近前端处形成厚壁部,两个前端都倾斜以彼此接近。在两侧壁的每个内表面上,各形成两个凸缘保持唇;以及,开口侧凸缘保持唇伸出的角度形成为大于底壁侧凸缘保持唇的角度;开口侧凸缘保持唇的前端形成为彼此接触或靠近;底壁侧凸缘保持唇(25和27)的前端以线状方式形成,从而在宽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的直交方向上具有间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装于机动车车身开口周缘的凸缘上的密封条
技术介绍
机动车的车身具有开口部,例如发动机舱开口、门洞部、行李箱开口等,密封条设 置于各车身开口周缘的凸缘上。密封条在车身开口周缘与诸如车门、发动机罩等的对应部 件之间形成密封。在密封条设置于车身开口周缘的情况下,密封条设置成,车身开口周缘的凸缘插 入密封条的大致U形横截面卡固部(trim portion)中。例如,如图3所示,在机动车前侧处,行驶时空气从车身1与发动机罩2之间进入 机动车发动机舱。此外,雨水或灰尘从挡风玻璃8经由前罩板通风孔部分(cowl louver portion)进入发动机舱。此时,需要避免由于来自机动车车头前侧之外其他区域的不希望 气流而产生噪音,以及,由于从发动机舱到外部的发动机声而产生噪音。设置在前罩板通风 孔(安装于发动机舱后端侧)凸缘上的密封条(前罩板密封件)对发动机舱与发动机罩之 间的间隙进行密封,防止雨水等从车头的后侧进入发动机舱。如图4所示,为了避免产生异常噪音和进异物,在发动机舱周缘处,例如,在发动 机舱的后端侧,在车身1上所设置的前罩板通风孔5的凸缘7上,安装密封条110 (例如,参 见 JP-A-2005-67375 和 JP-A-2006-160022)。如图5所示,密封条110具有卡固部120和中空密封部140,卡固部120安装于凸 缘7,以及,中空密封部140具有中空的形状,并与发动机罩2的背面接触,从而在其间形成 密封。中空密封部140与发动机罩2的背面接触,从而密封开口(发动机舱的上部开口)。卡固部120形成大致U形横截面,具有车外侧侧壁121、车内侧侧壁122和底壁 123。金属片的嵌件129埋设在卡固部120内,从而增强对凸缘7的保持。在卡固部120的大致U形横截面内部,分别具有V形横截面的车外侧凸缘保持唇 124和125以及车内侧凸缘保持唇126和127从车外侧侧壁121和车内侧侧壁122的内表 面向卡固部120内部的底壁123侧延伸。关于设置在发动机舱开口周向四个边上的凸缘7,凸缘7从卡固部120大致U形 横截面的上方插入其内部,从而将密封条110设置在凸缘7上。从卡固部120的内表面设 置车外侧凸缘保持唇124和125以及车内侧凸缘保持唇126和127,以及,由嵌件129增强 保持力。通过凸缘保持唇124、125、126和127,将凸缘7夹在中间并进行保持,保持密封条 110的取向,并防止密封条从凸缘7脱落。此时,一体方式设置在卡固部120上部的中空密 封部140与发动机罩2外周缘的背面接触,从而在发动机舱与发动机罩2之间形成密封。然而,为了增强卡固部120的保持力,嵌件129通常由金属形成,这增加了密封条 110的总重,从而无法满足减轻机动车重量的需求。可以分别设置发动机舱开口四边的每个边上的凸缘;以及,四边的每个边上的凸 缘不必连续提供。这样,密封条110(不同于行李箱密封条)也没有形成为环状,而是独立地并以线状形成在发动机舱开口周向四边上,以及,密封条的端部彼此接触或靠近。从而, 当在拆除方向朝密封条110的端部施加力时,与密封条110形成为环状的情况相比,从端 部 可以容易地取下密封条。如图6所示,密封条210用在行李箱开口中,具有中空密封部240和卡固部220。 在卡固部220的侧壁等中没有埋设金属制成的嵌件,以及,车外侧侧壁221、车内侧侧壁222 和底壁223分别具有大致恒定的厚度,然后由硬质橡胶材料或高硬度树脂材料形成(例如, JP-A-2008-230258)。车外侧侧壁221等具有大致恒定的厚度,从而,在挤出成型过程中改 善了形状稳定性。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没有埋设金属嵌件,能实现减轻密封条210重量的目 的。然而,卡固部220侧壁部的厚度恒定并且卡固部220从底壁侧到开口侧形成为线状,从 而,由于来自凸缘保持唇225和227的反作用力,卡固部220侧壁的开口侧端部容易在彼此 离开的方向上变形,以及,卡固部220抓持凸缘7的力降低,从而在一些情况下很容易使卡 固部220与凸缘7分离。当密封条210设置于车身开口部的拐角部中时,因为密封条210弯曲,保持唇226 等向内侧(各唇的侧壁侧)变形,从而可容易地取下密封条210,会降低密封性能,或者,密 封条210 (卡固部220)经常由于车内侧保持唇226和227与用于排水的本体密封唇228的 摇摆而塌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动车用密封条,其重量轻,能够对应减轻机动车重量 的需求,以及,其中卡固部的形状稳定,对车身开口部周缘凸缘的保持力大。本专利技术可解决上述问题,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中,一种密封条,其以基本线状的方 式设置于车身开口,包括卡固部,其形成为大致U形横截面,并安装于车身开口的凸缘上;以及中空密封 部,其与卡固部一体方式形成,并与正对车身开口的对应部件相接触,以在车身开口周缘与 对应部件之间形成密封,其中,卡固部具有车外侧侧壁、底壁和车内侧侧壁,形成大致U形横截面;在大致U 形横截面的内部,各凸缘保持唇从车外侧侧壁和车内侧侧壁的内表面上延伸而出,其中,卡固部由密实材料或微发泡材料形成;在卡固部中没有埋设嵌件;在车外 侧侧壁和车内侧侧壁中靠近底壁的部分中,形成切槽或薄壁部;在比切槽或薄壁部更靠近 大致U形横截面开口侧的部分处,形成厚壁部,厚壁部为车外侧侧壁和车内侧侧壁的一部 分,并比切槽或薄壁部厚;以及,车外侧侧壁和车内侧侧壁的开口侧前端形成为,朝向前端 间隔逐渐缩窄,其中,在车外侧侧壁和车内侧侧壁各自的内表面上,形成第一车外侧凸缘保持唇、 第一车内侧凸缘保持唇、第二车外侧凸缘保持唇和第二车内侧凸缘保持唇,第一车外侧凸 缘保持唇和第一车内侧凸缘保持唇位于卡固部的开口侧,以及,第二车外侧凸缘保持唇和 第二车内侧凸缘保持唇位于底壁侧,以及其中,第一车外侧凸缘保持唇和第一车内侧凸缘保持唇从车外侧侧壁和车内侧侧 壁各自的内表面伸出的角度形成为,大于第二车外侧凸缘保持唇和第二车内侧凸缘保持唇从车外侧侧壁和车内侧侧壁各自的内表面伸出的角度;第一车外侧凸缘保持唇的前端和第 一车内侧凸缘保持唇的前端形成为彼此接触或彼此靠近;以及,在宽度方向上或在宽度方 向的直交方向上,第二车外侧凸缘保持唇的前端和第二车内侧凸缘保持唇的前端相互间形 成有间隔。在本专利技术的此方面中,由于卡固部由密实材料或微发泡材料形成,卡固部中没有 埋设嵌件,因而可以减轻密封条的重量,有助于减轻机动车的重量。此外,由于卡固部由密 实材料或微发泡材料形成,在卡固部安装至车身开口凸缘上时具有足够的保持力。在比切槽或薄壁部更靠近大致U形横截面开口侧的部分处,形成厚壁部,厚壁部 为车外侧侧壁和车内侧侧壁的一部分,并比切槽或薄壁部厚,以及,车外侧侧壁和车内侧侧 壁的开口侧前端形成为,朝向前端间隔逐渐缩窄。这样,当卡固部设置于凸缘上时,卡固部 变形,从而,以切槽或薄壁部作为基点,前部的厚壁部比底壁更为展开。两侧壁的连接部分 与底壁结合,使得可以维持大致U形横截面。可以确保卡固部的刚性,增加卡固部的凸缘拔 出载荷,可以使得卡固部难以脱离。此外,根据上述结构,当在向上拉起卡固部的方向朝中 空密封部施加力时,因为卡固部两侧壁的前端在前端彼此靠近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封条,其以基本线状的方式设置于车身开口,包括:卡固部,其形成为大致U形横截面,并安装于所述车身开口的凸缘上;以及中空密封部,其与所述卡固部一体方式形成,并与正对所述车身开口的对应部件相接触,以在所述车身开口周缘与所述对应部件之间形成密封,其中,所述卡固部具有车外侧侧壁、底壁和车内侧侧壁,形成大致U形横截面;在所述大致U形横截面的内部,各凸缘保持唇从所述车外侧侧壁和所述车内侧侧壁的内表面上延伸而出,其中,所述卡固部由密实材料或微发泡材料形成;在所述卡固部中没有埋设嵌件;在所述车外侧侧壁和所述车内侧侧壁中靠近所述底壁的部分中,形成凹槽或薄壁部;在比所述凹槽或所述薄壁部更靠近大致U形横截面开口侧的部分处,形成厚壁部,所述厚壁部为所述车外侧侧壁和所述车内侧侧壁的一部分,并比所述凹槽或所述薄壁部厚;以及,所述车外侧侧壁和所述车内侧侧壁的开口侧前端形成为,朝向前端间隔逐渐缩窄,其中,在所述车外侧侧壁和所述车内侧侧壁各自的内表面上,形成第一车外侧凸缘保持唇、第一车内侧凸缘保持唇、第二车外侧凸缘保持唇和第二车内侧凸缘保持唇,所述第一车外侧凸缘保持唇和所述第一车内侧凸缘保持唇位于所述卡固部的开口侧,以及,所述第二车外侧凸缘保持唇和所述第二车内侧凸缘保持唇位于底壁侧,以及其中,所述第一车外侧凸缘保持唇和所述第一车内侧凸缘保持唇从所述车外侧侧壁和所述车内侧侧壁各自的内表面伸出的角度形成为,大于所述第二车外侧凸缘保持唇和所述第二车内侧凸缘保持唇从所述车外侧侧壁和所述车内侧侧壁各自的内表面伸出的角度;所述第一车外侧凸缘保持唇的前端和所述第一车内侧凸缘保持唇的前端形成为彼此接触或彼此靠近;以及,在宽度方向上或在宽度方向的直交方向上,所述第二车外侧凸缘保持唇的前端和所述第二车内侧凸缘保持唇的前端相互间形成有间隔。...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9-9-29 2009-2243791.一种密封条,其以基本线状的方式设置于车身开口,包括卡固部,其形成为大致U形横截面,并安装于所述车身开口的凸缘上;以及中空密封 部,其与所述卡固部一体方式形成,并与正对所述车身开口的对应部件相接触,以在所述车 身开口周缘与所述对应部件之间形成密封,其中,所述卡固部具有车外侧侧壁、底壁和车内侧侧壁,形成大致U形横截面;在所述 大致U形横截面的内部,各凸缘保持唇从所述车外侧侧壁和所述车内侧侧壁的内表面上延 伸而出,其中,所述卡固部由密实材料或微发泡材料形成;在所述卡固部中没有埋设嵌件;在 所述车外侧侧壁和所述车内侧侧壁中靠近所述底壁的部分中,形成凹槽或薄壁部;在比所 述凹槽或所述薄壁部更靠近大致U形横截面开口侧的部分处,形成厚壁部,所述厚壁部为 所述车外侧侧壁和所述车内侧侧壁的一部分,并比所述凹槽或所述薄壁部厚;以及,所述车 外侧侧壁和所述车内侧侧壁的开口侧前端形成为,朝向前端间隔逐渐缩窄,其中,在所述车外侧侧壁和所述车内侧侧壁各自的内表面上,形成第一车外侧凸缘保 持唇、第一车内侧凸缘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塚洋史堀田昌利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