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状电阻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341724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片状电阻的制造方法。为了提供即便外形尺寸小型化也可以 简单且高精度地形成端面电极的片状电阻,在大幅基板(12A)上一起形成 与各个片状区域相对应的表面和背面两面电极(14、18)和电阻体(13)以 及保护膜(17)之后,在该大幅基板(12A)的表面和背面两面上涂敷上部 保护层(23)和下部保护层(24),通过该下部保护层(24)将大幅基板(12A) 固定在支撑台(25)上。接着,通过切割在大幅基板(12A)上形成互相平 行的多条一次切缝(26)后,通过溅射形成搭接露出于一次切缝(26)内的 表面电极(14)和背面电极(18)的彼此端面的端面电极(19)。其次,通过 切割形成与一次切缝(26)正交的多条二次切缝(29),并将大幅基板(12A) 细分割成多个片状单体(30)后,通过洗净上部保护层(23)和下部保护层 (24)将各个片状单体(30)从支撑台(25)剥离,最后,在各个片状单体 (30)的基底电极层上形成镀层(22)从而得到片状电阻(11)的成品。(*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别是涉及适用于外形尺寸小型化情况的。
技术介绍
图4是现有普遍所知的片状电阻的剖视图,该图所示的片状电阻1具有由氧化铝等构成的绝缘基板2,在该绝缘基板2上形成有电阻体3和与该电阻体3的两端部重叠的一对表面电极4。电阻体3用玻璃涂层5覆盖,再有,玻璃涂层5用由环氧树脂等构成的覆盖涂层6覆盖。这些玻璃涂层5和覆盖涂层6作为电阻体3保护膜而发挥作用。在绝缘基板2的背面与表面电极4相对应的两端部形成有一对背面电极7,而且,在绝缘基板2的两侧端面上分别形成有搭接表面电极4和背面电极7的端面电极8。表面电极4和背面电极7是通过网板印刷以银(Ag)作为主要成分的糊料等而形成的,端面电极8是将例如镍铬(Ni/Cr)通过溅射等而形成的。表面电极4和背面电极7以及端面电极8构成片状电阻1的基底电极层,在制造工序的最后阶段通过电镀处理该基底电极层,并由镍(Ni)镀层9和锡焊(SN/Pb)镀层10的双层结构的镀层覆盖该基底电极层。另外,这些镀层9、10用于试图防止电极的损坏或提高锡焊的可靠性,也可取代锡焊镀层使用锡(Sn)镀层。以往,这样构成的片状电阻1由以下说明的工序而制造。即,首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恭司小口友规
申请(专利权)人:兴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