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剪板机领域内的一种剪板机上死点换向延时电路,其主要包括连续剪切控制电路、一次行程刀架向下控制电路、剪切控制电路、刀架回程控制电路;同时,增加了上死点延时控制电路,上死点延时控制电路中的时间继电器的常开延时闭触点接入剪切控制电路中,使得刀架到达上死点位置时,停顿一段时间后,才会自动向下,再次剪切,可保证机床有足够的时间送料、压料,以实现连续剪切动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机床在实际剪切过程中的连续动作,使用安全可靠,保证了送料到位、压料准确稳定,其适用于厚板料的连续裁剪加工。(*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剪板机上死点换向延时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剪板机的控制电路,特别涉及一种连续剪切的剪板机的控 制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剪板机是不需要换向延时功能的,其控制电路如图2所示,包括 连续剪切控制电路A、一次行程刀架向下控制电路B、剪切控制电路C、刀架回程控制电 路E;其中一次行程刀架向下控制电路B 包括依次连接在电源两极之间的脚踏开关SF、 选择开关SA3的第三触点、第三继电器KA3的第二常闭触点KA3-2、用于控制刀架向 下运动的第二继电器KA2的主线圈;所述的选择开关SA3包括联动的三个触点,第一触 点、第二触点同时启闭,第三触点启闭状态与第一触点相反;连续剪切控制电路A 包括在电源两端依次连接的选择开关SA3的第一触点、 第一继电器KAl的第一常开触点KA1-1、上死点行程开关的常闭触点SQ2-1、第一继电 器KAl的主线圈;第一继电器KAl与上死点行程开关的常闭触点SQ2-1间的电极点、脚 踏开关SF与选择开关SA3的第三触点间的电极点之间跨接有第三继电器KA3的第一常 闭触点KA3-1、第三继电器KA3的第三常闭触点KA3-3、选择开关SA3的第二触点;所 述第三继电器KA3的第一常闭触点KA3-1与第三继电器KA3的第三常闭触点KA3-3间 的电极点、第一继电器KAl的第一常开触点KAl-I与上死点行程开关的常闭触点SQ2-1 间的电极点之间短接;刀架回程控制电路E 包括依次连接在电源电极之间的下死点行程开关SQ3的 常开触点、用于控制刀架回程的第三继电器的KA3的主线圈;下死点行程开关SQ3的常 开触点与用于控制刀架回程的第三继电器的KA3的主线圈间的电极点、脚踏开关SF与选 择开关SA3的第三触点间的电极点之间连接有第三继电器KA3的第四常开触点;剪切控制电路C 包括并联连接的上死点行程开关的常开触点SQ2-2、第二继 电器KA2的第一常开触点,再串联连接第一继电器KAl的第二常开触点KA1-2,所述剪 切控制电路跨接在电源一极和选择开关SA3的第三触点、第三继电器KA3的第二常闭触 点KA3-2的电极点之间。当选择开关SA3拨到“连续”档位时,选择开关SA3的第一、第二触点闭合, 第三触点断开,工作时踩下脚踏开关SF,脚踏开关SF闭合,电流经过脚踏开关SF、选 择开关SA3的第二触点、第三继电器KA3的第三常闭触点KA3-3、第三继电器KA3的第 一常闭触点KA3-1,使得第一继电器KAl主线圈得电工作,第一继电器KAl的第一触点 KAl-U第二常开触点KA1-2闭合,使第一继电器KAl主线圈得电自锁。刀架处于上死 点位置时,上死点行程开关的常开触点SQ2-2闭合、上死点行程开关的常闭触点SQ2-1 断开;第二继电器KA2主线圈得电工作,同时第二继电器KA2的第一常开触点kA2-l闭 合实现自锁。第二继电器KA2主线圈得电工作,控制机床刀架实现向下剪切动作,由于第二继电器KA2的第一常开触点kA2-l闭合、第一继电器KAl的第一常开触点KAl-I 闭合,实现了第一继电器KAl和第二继电器KA2自锁,刀架脱离上死点行程开关时,尽 管上死点行程开关的常开触点SQ2-2恢复为常开、常闭触点SQ2-1恢复为常闭,刀架仍 可以继续下行,实现剪切;当机床刀架向下剪切至下死点行程开关SQ3位置时,下死点 行程开关SQ3的常开触点闭合,第三继电器KA3主线圈得电工作,第三继电器KA3的 第一常闭触点KA3-1、第二常闭触点KA3-2、第三常闭触点KA3-3断开、第四常开触点 KA3-4闭合,导致第二继电器KA2主线圈失电,刀架依靠氮气缸动作实现回程,第一 继电器KAl主线圈经选择开关SA3的第一触点、自锁的第一继电器KAl的第一常开触 点KA1-1、上死点行程开关的常闭触点SQ2-1而保持得电状态。第三继电器KA3的第 四常开触点KA3-4闭合,是为了实现单次防连冲功能,即在刀架向下剪切及回程过程中 如一直踩住脚踏开关SF,待刀架运动至下死点后,经过第三继电器KA3的第四常开触点 KA3-4可使得第三继电器KA3主线圈始终得电,第三继电器KA3的第二常闭触点KA3-2 始终断开,第二继电器KA2主线圈将无法得电,从而实现了单次防连冲功能。当刀架脱 离下死点回程时,下死点行程开关SQ3的常开触点恢复成断开,第三继电器KA3主线圈 失电,相应的常闭触点恢复为闭合、常开触点恢复为断开;待刀架回程到上死点,因第 一继电器KAl主线圈始终得电动作,上死点行程开关再次动作,使得第二继电器KA2主 线圈得电工作,刀架实现再次向下运动,机床实现连续剪切功能。其不足之处在于在 连续剪切过程中因无任何停顿时间,大板厚剪板机连压料缸也无法彻底缩回,所以无法 实现再次送料、剪切功能。因此,此连续剪切状态只能用于试机。当选择开关SA3拨到“单次”档位时,其第一触点、第二触点断开,第三触点 闭合,因此第一继电器KAl主线圈保持失电,“连续剪切控制电路”在单次模式下不起 作用。踩下脚踏开关SF,第二继电器KA2主线圈得电工作,机床刀架实现向下剪切动 作;中途一旦松开SF脚踏开关,将使第二继电器KA2主线圈失电,刀架依靠氮气缸动作 实现回程。当机床刀架向下剪切至触发下死点行程开关SQ3动作时,第三继电器KA3主 线圈得电工作,第二继电器KA2主线圈失电,刀架依靠氮气缸动作实现回程。第三继电 器KA3的第四常开触点KA3-4闭合,同样可实现单次防连冲功能。这样,可形成一个单 次动作,再次剪切时须先松开脚踏开关SF断开单次防连冲电路后再踩脚踏开关SF。采 用“单次”方式进行工作会对生产效率有着一定的影响,不利于批量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剪板机上死点换向延时电路,使剪板机的刀架到 达上死点,停顿一段时间后,才会自动向下,进行再一次进行剪切,以实现正常生产时 的再次送料、剪切功能。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剪板机上死点换向延时电路,包括连续剪切 控制电路、一次行程刀架向下控制电路、剪切控制电路、刀架回程控制电路和上死点延 时控制电路;所述一次行程刀架向下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在电源两极之间的脚踏开关、 选择开关的第三触点、第三继电器的第二常闭触点、用于控制刀架向下运动的第二继电 器的主线圈;所述的选择开关包括联动的三个触点,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同时启闭,第 三触点启闭状态与第一触点相反;所述连续剪切控制电路包括在电源两端依次连接的选择开关的第一触点、第 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上死点行程开关的常闭触点、第一继电器的主线圈;第一继 电器与上死点行程开关的常闭触点间的电极点、脚踏开关与选择开关的第三触点间的电 极点之间跨接有依次连接的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第三继电器的第三常闭触点、 选择开关的第二触点;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与第三继电器的第三常闭触点间 的电极点、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与上死点行程开关的常闭触点间的电极点之间短 接;所述刀架回程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在电源电极之间的下死点行程开关的常 开触点、用于控制刀架回程的第三继电器的的主线圈;下死点行程开关的常开触点与用 于控制刀架回程的第三继电器的的主线圈间的电极点、脚踏开关与选择开关的第三触点 间的电极点之间连接有第三继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剪板机上死点换向延时电路,包括连续剪切控制电路(A)、一次行程刀架向下控制电路(B)、剪切控制电路(C)、刀架回程控制电路(E);所述一次行程刀架向下控制电路(B):包括依次连接在电源两极之间的脚踏开关(SF)、选择开关(SA3)的第三触点、第三继电器(KA3)的第二常闭触点(KA3-2)、用于控制刀架向下运动的第二继电器(KA2)的主线圈;所述的选择开关(SA3)包括联动的三个触点,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同时启闭,第三触点启闭状态与第一触点相反;所述连续剪切控制电路(A):包括在电源两端依次连接的选择开关(SA3)的第一触点、第一继电器(KA1)的第一常开触点(KA1-1)、上死点行程开关的常闭触点(SQ2-1)、第一继电器(KA1)的主线圈;第一继电器(KA1)与上死点行程开关的常闭触点(SQ2-1)间的电极点、脚踏开关(SF)与选择开关(SA3)的第三触点间的电极点之间跨接有依次连接的第三继电器(KA3)的第一常闭触点(KA3-1)、第三继电器(KA3)的第三常闭触点(KA3-3)、选择开关(SA3)的第二触点;所述第三继电器(KA3)的第一常闭触点(KA3-1)与第三继电器(KA3)的第三常闭触点(KA3-3)间的电极点、第一继电器(KA1)的第一常开触点(KA1-1)与上死点行程开关的常闭触点(SQ2-1)间的电极点之间短接;所述刀架回程控制电路(E):包括依次连接在电源电极之间的下死点行程开关(SQ3)的常开触点、用于控制刀架回程的第三继电器的(KA3)的主线圈;下死点行程开关(SQ3)的常开触点与用于控制刀架回程的第三继电器的(KA3)的主线圈间的电极点、脚踏开关(SF)与选择开关(SA3)的第三触点间的电极点之间连接有第三继电器(KA3)的第四常开触点(KA3-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死点延时控制电路(D);所述上死点延时控制电路(D):包括串接的时间继电器(KT1)的主线圈、第一继电器(KA1)的第三常开触点(KA1-3);所述剪切控制电路(C):包括在选择开关(SA3)的第三触点、第三继电器的第二常闭触点(KA3-2)间的电极点和电源正极之间依次连接的第一继电器(KA1)的第二常开触点(KA1-2)、时间继电器(KT1)的常开延时闭触点(KT1-1)、上死点行程开关的常开触点(SQ2-2),时间继电器(KT1)的常开延时闭触点(KT1-1)、第一继电器(KA1)的第二常开触点(KA1-2)间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祥,赵雪松,王春香,田富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国力锻压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