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毅专利>正文

小车拖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287606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车拖链系统,属于运输系统领域,主要由拖链部分、钢结构部分、牵引部分、轨道部分、自动纠偏部分组成,拖链部分缠绕于钢结构部分上的凹槽内,牵引部分通过固定件与拖链部分固定相连,自动纠偏部分设置于钢结构的两端部,拖链部分放置于轨道部分上,并可沿轨道部分滑动,钢结构采用分段式结构,骨架之间用调节装置拼接,拖链部分上设置的支撑架上设有斜角面,利用斜角面和轨道槽内的相同角度的折弯角面摩擦,使拖链自然回到原始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起重机的使用效益,采用浮动式的牵引装置使起重机在行走时不会受到拖链的影响,分段式骨架,可以消除主梁变形对拖链的影响,解决了拖链的起拱和蛇浮运动问题,运行速度快,使用寿命久。(*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车拖链系统本技术涉及一种输送设备,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小车拖链系统。 火力发电、水利电力、港口码头等行业的各种轨道式起重机械设备都存在整机及 设备内部移动部件驱动机构的受电问题,传统的受电方式通常采用电缆卷筒滑环、拖缆小 车和滑触线式等形式,但这几种形式都存在缺陷。一般的拖链在大型起重机的运用,都采用导向槽结构;如在顺向移动时没问题,而 逆向运行时,力集中在拖链头的末端,安装不挡很容易使拖链起拱,容易将拖链折断;长距 离运行速度不能很快,如内置的电缆超过拖链的载重负荷,拖链发生下垂,两链板之间的摩 擦使拖链严重受损;运行时的个环节产生张力,而这力都是由其他设备的驱使力所产生不 可避免,强破坏性的拉动与推动,连接部位很容易磨损,当基础平面受力下弯,而拖链的安 装平面也会受其变形,整条拖链不处于不平行状态,使得运行阻力加大。而一般结构的拖链不能适合大型起重机的使用要求,由此本专利技术人根据现场和多 年对拖链的研究,自行设计和制作了整改实例,使用后效果非常好,拖链装上轴承后更减少 了起动马达和拖链的载重负荷,运行速度从原来的最快只能2米/秒到现在20 30米/ 秒,大大提高了起重机的使用效益,采用了浮动式的牵引装置后再也不需考虑起重机在行 走时便移对拖链的影响,分段式骨架的采用再也不会受起重机吊装物的重量主梁的变形而 变形,骨架可以消除主梁变形对拖链的影响。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车拖链系统,使拖链运行 更流畅,解决了起拱和蛇浮等问题,无论顺向移动或逆向移动的情况时,将拖链中的力均等 分配,拖链装上轴承后更减少了起动马达和拖链的载重负荷,而且运行长度更能有效的加 长,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尤其适用于大型龙门起重机、港口机械、煤矿输送设备、自动化流 水线、切割机械和仓储行业。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小车拖链系统,主要由拖链部分、钢结构部分、牵引部分、轨道部分、自动纠偏部分 组成,拖链部分缠绕于钢结构部分上的凹槽内,牵引部分通过固定件于拖链部分固定相连, 自动纠偏部分设置于钢结构的两端部,拖链部分放置于轨道部分上,并可沿轨道部分滑动。所述拖链部分,主要结构由支撑架、拖链链板、不锈钢轴承、铝棒、隔离片构成,拖 链链板间通过连接销和卡簧活动连接,两侧拖链链板通过铝棒连接,上、下铝棒间通过隔离 片隔离电缆,铝棒、拖链链板通过不锈钢螺丝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拖链链板下端固定有不锈 钢轴承,不锈钢轴承可沿钢结构上的凹槽滑动;上述支撑架上端部设有斜角面,通过斜角面 和轨道内的相同角度面摩擦使运行中的拖链自然回到原始位置;上述拖链链板材质为金属 或工程塑料,上述隔离片材质为工程塑料,上述支撑架材料为工程塑料。所述的拖链链板,一端为凹槽形设计的凹槽端,另一端为固定端,凹槽中部有对应 的三个链板固定孔,固定端一端开有固定孔,另一端开有扁孔和圆形孔,两块拖链链板通过 链板固定孔、圆孔以及扁孔活动连接于另两块链板凹槽形成的间隙内,以此种方式完成拖 链的组装。所述的钢结构,为分段式结构,主要骨架、首部弯头、尾部弯头、调节装置构成,首 部弯头、尾部弯头为类似半圆形或U形骨架,骨架与首部弯头和尾部弯头通过调节装置连 接,调节装置由防松螺母、连接螺杆、弹簧构成,弹簧套置于连接螺杆上,通过防松螺母将调 节装置固定于钢结构上对应的通孔内;无论拖链中内置的线缆或油管重量已超过拖链其本 身的载重负荷,装上骨架后所有的重量都有受力钢结构上,保护了拖链的载重负荷,采用分 段式结构使钢结构不受外力的变形而变形,始终处于水平运行,每段间有高强度弹簧和螺 杆连接,骨架连接处的凹槽上均设有斜面,斜面之间有一段间隙,可以自动补偿因季节变化 产生的涨缩系数,来调整拖链间隙,每段骨架的两端都作了开口式处理,使拖链的轴承在运 行时更流畅;上述骨架采用普通碳钢,滑动的支撑面为角钢,支撑部分采用矩形管,每段间 的安装间距要根据拖链内放置的线缆的重量而定,整套骨架的首尾两端制作半圆形或U形 的骨架,其主要特点就是能让整套装置作环形运动。每段的骨架是焊接好后整体热镀锌,以 确保骨架的使用寿命。所述的牵引部分,与拖链相连,牵引部分主要的特点是浮动式,牵引头可自动上下 移动160mm,左右是200mm,牵弓|头下设有支撑档板,底部也装有自润滑轴承,两侧的挡板装 有加强筋,更有效的加强了挡板的受力。所述的轨道部分,主要作用是支撑整套装置的重量,包括内置在拖链中所有线缆, 轨道采用角钢,轨道槽上开有折弯角,采用槽钢制作成工字形的基座,轨道固定于基座,轨 道部分制作好后都是采用表面喷砂抛丸的制作工艺,以确保使用的寿命。所述的自动纠偏部分,安装于首部弯头和尾部弯头骨架两端,结构上主要由连接 板、弹簧以及滚动轴承构成,弹簧一端固定于连接板上端,另一端固定在首部弯头、尾部弯 头的骨架上,连接板下端通过一个滚动轴承与轨道外侧相连,且连接板和滚动轴承贴护在 轨道外侧,利用高强度的弹簧来控制和纠正跑偏位置,让整套装置始终在设定的轨道内安 全运行。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拖链装上轴承后更减少了起动马达和拖链的载重负荷;2、运行速度从原来的最快只能2米/秒到现在20 30米/秒,大大提高了起重 机的使用效益;3、采用了浮动式的牵引装置后再也不需考虑起重机在行走时便移对拖链的影 响;4、分段式骨架的采用再也不会受起重机吊装物的重量主梁的变形而变形,骨架可 以消除主梁变形对拖链的影响。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结构示意4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拖链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钢结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牵引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轨道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自动纠偏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3中骨架分段A-A处局部放大图;图8为图3中调节装置分解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所示实施例图2中拖链链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轨道部分,2-拖链部分,3-钢结构部分,4-牵引部分,5-自动纠偏部分, 11-基架,12-轨道,121-轨道槽,21-铝棒,22-隔离片,23-拖链链板,231-凹槽端,232-固 定端,233-扁孔,234-固定孔,235-链板固定孔,24-支撑架,25-不锈钢轴承,26-不锈钢螺 丝,27-连接销,28-卡簧,241-斜角面,31-首部弯头,32-骨架,33-末端弯头,34-调节装 置,341-防松螺母,342-连接螺杆,343-弹簧,35-通孔,36-斜面,361-间隙,41-牵引头, 42-支撑挡板,43-挡板,44-加强筋,45-自润滑轴承,51-弹簧,52-连接板,53-滚动轴承。见图1,小车拖链系统,主要由拖链部分、钢结构部分、牵引部分、轨道部分、自动纠 偏部分组成,拖链部分缠绕于钢结构部分上的凹槽内,牵引部分通过固定件于拖链部分固 定相连,自动纠偏部分设置于钢结构的两端部,拖链部分放置于轨道部分上,并可沿轨道部 分滑动。见图2,所述拖链部分,主要结构由支撑架、拖链链板、不锈钢轴承、铝棒、隔离片构 成,拖链链板间通过连接销和卡簧活动连接,两侧拖链链板通过铝棒连接,上、下铝棒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小车拖链系统,主要由拖链部分、钢结构部分、牵引部分、轨道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结构上还包括自动纠偏部分,拖链部分缠绕于钢结构部分上的凹槽内,牵引部分通过固定件于拖链部分固定相连,自动纠偏部分设置于钢结构的两端部,拖链部分放置于轨道部分上,并可沿轨道部分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毅
申请(专利权)人:朱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