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淬火导向、定位压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268400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轨淬火导向、定位压紧装置,其包括机架总成、丝杠总成,压辊总成,每个压辊总成的压辊轴承座为中空结构,压辊轴承座上设有压总成进、出水口和压辊轴承座进、出水口;压辊总成的压辊辊轴的两端分别设有压辊进水回转阀和压辊出水回转阀,可以与循环水冷却机构连接。优点在于:压辊总成上下滑动灵活,导向、定位准确,压辊转动灵活可靠,保证淬火钢轨顺利通过预热线圈、加热线圈、冷却机床,保证钢轨与线圈的位置,避免损伤钢轨表面,保证淬火钢轨的外形质量,提高淬火质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轨淬火压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钢轨淬火导向、定位压紧直O
技术介绍
钢轨淬火是先把钢轨轨头用电磁感应线圈加热后,进行喷风和喷雾冷却,以提高 钢轨的硬度。钢轨淬火是以一定速度边加热边冷却的过程,所以要想实现工艺要求,保证淬 火质量,就必须有先进、可靠的淬火设备。钢轨淬火导向、定位压紧装置的作用是保证钢轨 顺利通过预热线圈、加热线圈、冷却机床,对钢轨进行导向、定位压紧,使钢轨保持平直,保 证钢轨与线圈的距离,使钢轨加热温度均衡稳定。老式的钢轨淬火导向、定位压紧装置是采 用铸铁套作为滑动轴承,由于高温、渣滓等恶劣的环境影响,使用不到半个月就发生铸铁套 磨偏和不转动现象,由于磨偏,钢轨前进中发生跳动,不能保证与线圈的距离,加热温度产 生波动,淬火质量就会产生波动;由于压紧辊不转动,就会拉伤钢轨表面。这个问题钢轨淬 火厂家一直没能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向、定位准确,压辊转动灵活可靠,保证淬火钢 轨顺利通过预热线圈、加热线圈、冷却机床,保证钢轨与线圈的位置,避免损伤钢轨表面,提 高淬火质量的钢轨淬火导向、定位压紧装置。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钢轨淬火导向、定位压紧装置,其包括机架总 成、丝杠总成、压辊总成,在所述机架总成的内部两侧竖直设有机架滑道;所述丝杠总成包 括丝杠、丝母、丝母底板,所述丝母固定在所述丝母底板上,所述丝杠与所述丝母螺接,并垂 直穿过所述丝母底板,所述丝母底板固定在所述机架总成的顶部;在所述机架滑道内滑动 设有两个所述压辊总成,其中,两个所述压辊总成分为上压辊总成和下压辊总成,所述压辊 总成的压辊辊面朝下的所述压辊总成为所述上压辊总成,用于压紧钢轨;所述压辊的辊面 朝上的所述压辊总成为所述下压辊总成,用于支撑钢轨;每个所述压辊总成包括两个压辊 轴承座、压辊轴承座底板、所述压辊、压辊轴承、压辊进水回转阀和压辊出水回转阀,其中, 两个所述压辊轴承座分别滑动置于所述机架滑道内,在两个所述压辊轴承座的底部固定设 有所述压辊轴承座底板,两个所述压辊轴承座和所述压辊轴承座底板成一体结构,每个所 述压辊轴承座为中空结构,在其中一个所述压辊轴承座上设有压辊总成进水口和压辊轴承 座出水口,在另一个所述压辊轴承座上设有压辊轴承座进水口和压辊总成出水口 ;所述压 辊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所述压辊的辊轴两端分别镶嵌在所述压辊轴承的内圈上,所述压 辊轴承的外圈镶嵌在所述压辊轴承座上;所述辊轴为中空结构,所述辊轴的两端分别设有 所述压辊进水回转阀和所述压辊出水回转阀,所述压辊轴承座出水口与所述压辊进水回转 阀连接,所述压辊出水回转阀与所述压辊轴承座进水口连接,所述压辊总成进水口和压辊 总成出水口与循环水冷却机构连接,在所述压辊转动的情况下,对所述压辊轴承座、压辊通3循环水冷却,大大降低了所述压辊轴承因高温的损坏率;所述丝杠底端与所述上压辊总成 的所述压辊轴承座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上压辊总成在所述丝杠的作用下在所述机架滑道内 可上下滑动。本技术的优点压辊总成上下滑动灵活,导向、定位准确,压辊转动灵活可靠, 保证淬火钢轨顺利通过预热线圈、加热线圈、冷却机床,保证钢轨与线圈的位置,避免损伤 钢轨表面,保证淬火钢轨的外形质量,提高淬火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压辊总成的结构示意图。机架总成1、丝杠总成2、压辊总成3、机架滑道4、丝杠5、丝母6、丝母底板7、上压 辊总成8、下压辊总成9、压辊10、钢轨11、压辊轴承座12、压辊轴承座底板13、压辊轴承14、 压辊进水回转阀15、压辊出水回转阀16、压辊总成进水口 17、压辊轴承座出水口 18、压辊轴 承座进水口 19、压辊总成出水口 20、辊轴21、循环水冷却机构22。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钢轨淬火导向、定位压紧装置,其包括机架总成 1、丝杠总成2、压辊总成3,在机架总成1的内部两侧竖直设有机架滑道4 ;丝杠总成2包括 丝杠5、丝母6、丝母底板7,丝母6固定在丝母底板7上,丝杠5与丝母6螺接,并垂直穿过 丝母底板7,丝母底板7固定在机架总成1的顶部。在机架滑道4内滑动设有两个压辊总成3,其中,两个压辊总成3分为上压辊总成 8和下压辊总成9,压辊总成3的压辊10辊面朝下的压辊总成3为上压辊总成8,用于压紧 钢轨11 ;压辊10的辊面朝上的压辊总成3为下压辊总成9,用于支撑钢轨11 ;如图3所示, 每个压辊总成3包括两个压辊轴承座12、压辊轴承座底板13、压辊10、压辊轴承14、压辊进 水回转阀15和压辊出水回转阀16,其中,两个压辊轴承座12分别滑动置于机架滑道4内, 在两个压辊轴承座12的底部固定设有压辊轴承座底板13,两个压辊轴承座12和压辊轴承 座底板13成一体结构,每个压辊轴承座12为中空结构,在其中一个压辊轴承座12上设有 压辊总成进水口 17和压辊轴承座出水口 18,在另一个压辊轴承座12上设有压辊轴承座进 水口 19和压辊总成出水口 20 ;压辊轴承14为圆锥滚子轴承,压辊10的辊轴21两端分别 镶嵌在压辊轴承14的内圈上,压辊轴承14的外圈镶嵌在压辊轴承座12上;辊轴21为中空 结构,辊轴21的两端分别设有压辊进水回转阀15和压辊出水回转阀16,压辊轴承座出水口 18与压辊进水回转阀15连接,压辊出水回转阀16与压辊轴承座进水口 19连接,压辊总成 进水口 17和压辊总成出水口 20与循环水冷却机构22连接,在压辊10转动的情况下,对压 辊轴承座12和压辊10通循环水冷却,大大降低了压辊轴承14因高温的损坏率;丝杠5底 端与上压辊总成8的压辊轴承座底板13固定连接,上压辊总成8在丝杠5的作用下在机架 滑道4内可上下滑动。使用方法在钢轨11进入装置前,上压辊总成8在丝杠5的作用下提高到高于钢 轨11位置。钢轨11进入装置时,钢轨11轨底落在下压辊总成9的压辊10上,旋转丝杠5, 推动上压辊总成8沿机架滑道4向下移动,直到上压辊总成8的压辊10压紧钢轨11。钢轨 11行进时,上压辊总成8和下压辊总成9的压辊10跟随转动。4 冷却水的循环方式由压辊总成进水口 17进水到一侧压辊轴承座12,对压辊轴承 14进行外圈冷却,然后进入压辊进水回转阀15,通入压辊10的辊轴21中,对压辊轴承14 内圈进行冷却,冷却水通过辊轴21到达另一侧压辊轴承座12的压辊出水回转阀16,由压辊 出水回转阀16再通入另一侧的上辊轴承座12,由另一侧上辊轴承座12上的压辊总成出水 口 20导出冷却水到循环水冷却机构22。权利要求钢轨淬火导向、定位压紧装置,其包括机架总成、丝杠总成、压辊总成,在所述机架总成的内部两侧竖直设有机架滑道;所述丝杠总成包括丝杠、丝母、丝母底板,所述丝母固定在所述丝母底板上,所述丝杠与所述丝母螺接,并垂直穿过所述丝母底板,所述丝母底板固定在所述机架总成的顶部;在所述机架滑道内滑动设有两个所述压辊总成,其中,两个所述压辊总成分为上压辊总成和下压辊总成,所述压辊总成的压辊辊面朝下的所述压辊总成为所述上压辊总成,所述压辊的辊面朝上的所述压辊总成为所述下压辊总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压辊总成包括两个压辊轴承座、压辊轴承座底板、所述压辊、压辊轴承、压辊进水回转阀和压辊出水回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俊文蔡庄厚王玉辉赵子龙郭鲁宁芦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呼和浩特铁路局焊轨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