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开式密封平板闸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66092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撑开式密封平板闸阀,包括阀体(1)、阀杆(9)及闸板组件,阀体(1)内部在进出口之间设有闸阀通道,闸板组件设于闸阀通道(2)中,闸板组件包括左闸板(21)、右闸板(22)、与阀杆(9)相连的导向体(5)和设于导向体(5)上的顶芯(3),左闸板(21)和右闸板(22)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6)活动连接,左闸板(21)和右闸板(22)之间形成斗形通槽(4),导向体(5)伸入斗形通槽(4)并卡设于斗形通槽(4)内,顶芯(3)为球状或者椭球状,顶芯(3)比斗形通槽(4)的上端小并比所述斗形通槽(4)的下端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阀门密封面之间的磨损小,密封性能可靠,产品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闸阀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平板闸阀的改进。
技术介绍
平板闸阀由于结构简单,目前在水、石油、天然气等各种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传统平板闸阀的结构是双闸板中间用弹簧撑开,因此在闸阀的启闭过程中闸板的密封 面与阀体的密封面之间存在严重的摩擦,导致密封面磨损快,阀门使用寿命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面磨损小、密封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的撑开 式密封平板闸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撑开式密封平板闸阀, 包括阀体、阀杆及与阀杆相连的间板组件,所述阀体内部在进出口之间设有间阀通道,所述 闸板组件设于闸阀通道中,所述闸板组件包括左闸板、右闸板、与阀杆相连的导向体和设于 导向体上的顶芯,所述左间板和右间板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所述左闸板 和右闸板之间形成斗形通槽,所述导向体伸入斗形通槽并卡设于斗形通槽内,所述顶芯为 球状或者椭球状,所述顶芯比斗形通槽的上端小并比所述斗形通槽的下端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右间板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件穿过连接孔固定于左间板上,所述连接件 上设有比连接孔大的栓头;所述栓头与所述右闸板之间设置有弹性垫片;所述阀体上对应左间板、或者右间板、或者左间板和右间板的密封面堆焊有硬质口巫ο本技术具有下述优点本技术阀门在关闭过程中,由于左右闸板是利用 球面顶芯的顶紧力顶紧撑开,两闸板可自由换向找正,而无需受与阀体接触的平面不平行 度的影响,使密封面接触更可靠,间板组件和阀体之间没有摩擦,从而使阀门的密封性能更 为可靠,避免了密封面的擦伤,大大的提高了阀门的使用寿命;左闸板和右闸板的活动连接 结构简单可靠,显著降低了闸板的开启扭矩,开启和关闭更加省力;密封面堆焊有硬质合金 可以进一步延长阀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撑开式密封平板闸阀包括阀体1、阀杆9及与阀杆9相连 的闸板组件,阀体1内部在进出口之间设有闸阀通道2,闸板组件设于闸阀通道2中,闸板组件包括左闸板21、右闸板22、与阀杆9相连的导向体5和设于导向体5上的顶芯3,左闸 板21和右间板22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6活动连接,左间板21和右间板22之间形 成斗形通槽4,导向体5伸入斗形通槽4并卡设于斗形通槽4内,顶芯3为球状或者椭球状, 顶芯3比斗形通槽4的上端小并比斗形通槽4的下端大。本实施例中,阀体1的上部设有阀盖10,阀杆9穿过阀盖10与手轮11相连,转动 手轮11即可驱动闸阀。右闸板22上设有连接孔221,连接件6穿过连接孔221固定于左 闸板21上,连接件6上设有比连接孔221大的栓头61,从而实现左闸板21和右闸板22之 间的活动连接,使得卡设于斗形通槽4内的顶芯3可以通过斗形通槽4的斜面推动左闸板 21和右闸板22分别向两侧扩张,进行实现闸板组件和阀体1的密封。为了保护栓头61与 右闸板22,栓头61与右闸板22之间设置有弹性垫片7。为了延长密封面的使用寿命,阀体 1对应左闸板21的密封面堆焊有硬质合金8,此外也可以根据需要在阀体1对应右闸板22 的密封面堆焊有硬质合金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关闭阀门时,旋转手轮11,阀杆9带动闸板组件下 移,当闸板组件下移至阀体1底端时,左闸板21和右闸板22停止下移,阀杆9带动顶芯3继 续下移,由于顶芯3大于斗形通槽4的下端,因此顶芯3的球面对斗形通槽4两侧的左闸板 21和右闸板22分别产生向两侧的张力,从而将左闸板21和右闸板22撑开,将左闸板21和 右闸板22完全顶紧撑开,实现与阀体1实现可靠的接触密封。由于利用球面顶紧撑开,左 闸板21和右闸板22能自由换向找正,不受阀体1两平面不平行度的影响,使密封面接触更 可靠,从而提高阀门的密封性能。打开阀门时,反向旋转手轮11,阀杆9带动闸板组件上移, 顶芯3首先脱离斗形通槽4下端,从而解除了顶芯3对左闸板21和右闸板22的顶紧力,解 除了左闸板21和右闸板22与阀体1之间的密封接触,然后继续旋转手轮11,闸板组件带动 上移,直至完全打开阀门。由于在开启闸板组件之前已解除了闸板组件与阀体1之间的密 封接触,实现了闸板组件与阀体1之间零摩擦,从而显著降低了闸板组件的开启扭矩,避免 了密封面的擦伤,大大的提高阀门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 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技术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和润饰,例如 左闸板21和右间板22采用其他的活动连接方式,又或者将顶芯3设为椭球状等等,这些改 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撑开式密封平板闸阀,包括阀体(1)、阀杆(9)及与阀杆(9)相连的闸板组件, 所述阀体(1)内部在进出口之间设有闸阀通道O),所述闸板组件设于闸阀通道⑵中,其 特征在于所述闸板组件包括左闸板(21)、右闸板02)、与阀杆(9)相连的导向体(5)和设 于导向体( 上的顶芯(3),所述左闸板和右闸板0 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 (6)活动连接,所述左闸板和右闸板0 之间形成斗形通槽G),所述导向体(5)伸 入斗形通槽(4)并卡设于斗形通槽内,所述顶芯(3)为球状或者椭球状,所述顶芯(3) 比斗形通槽的上端小并比所述斗形通槽的下端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闸板0 上设有连接孔 021),所述连接件(6)穿过连接孔021)固定于左闸板上,所述连接件(6)上设有比 连接孔021)大的栓头(6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栓头(61)与所述右闸板02)之 间设置有弹性垫片(7)。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平板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上对应左闸 板(21)、或者右闸板(22)、或者左闸板和右闸板0 的密封面堆焊有硬质合金(8)。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撑开式密封平板闸阀,包括阀体(1)、阀杆(9)及闸板组件,阀体(1)内部在进出口之间设有闸阀通道,闸板组件设于闸阀通道(2)中,闸板组件包括左闸板(21)、右闸板(22)、与阀杆(9)相连的导向体(5)和设于导向体(5)上的顶芯(3),左闸板(21)和右闸板(22)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6)活动连接,左闸板(21)和右闸板(22)之间形成斗形通槽(4),导向体(5)伸入斗形通槽(4)并卡设于斗形通槽(4)内,顶芯(3)为球状或者椭球状,顶芯(3)比斗形通槽(4)的上端小并比所述斗形通槽(4)的下端大。本技术阀门密封面之间的磨损小,密封性能可靠,产品使用寿命长。文档编号F16K27/04GK201836422SQ20102022697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7日专利技术者金可云 申请人:正光阀门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撑开式密封平板闸阀,包括阀体(1)、阀杆(9)及与阀杆(9)相连的闸板组件,所述阀体(1)内部在进出口之间设有闸阀通道(2),所述闸板组件设于闸阀通道(2)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组件包括左闸板(21)、右闸板(22)、与阀杆(9)相连的导向体(5)和设于导向体(5)上的顶芯(3),所述左闸板(21)和右闸板(22)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6)活动连接,所述左闸板(21)和右闸板(22)之间形成斗形通槽(4),所述导向体(5)伸入斗形通槽(4)并卡设于斗形通槽(4)内,所述顶芯(3)为球状或者椭球状,所述顶芯(3)比斗形通槽(4)的上端小并比所述斗形通槽(4)的下端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可云
申请(专利权)人:正光阀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