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永宝专利>正文

碘酊在治疗肿瘤药物中的新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2151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碘酊在治疗肿瘤药物中的新用途,将碘酊制成直接注射于肿瘤中的注射剂。为了防止碘酊过敏,进一步将碘酊与普鲁卡因、地塞米松共同使用,作为治疗肿瘤的注射剂。为使肿瘤局部消失,进一步将碘酊与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共同组成治疗肿瘤的注射剂。更进一步将碘酊与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普鲁卡因共同组成治疗肿瘤的注射剂。将碘酊注入肿瘤中,由于碘酊在肿瘤内的停留时间长,因此,可迅速持续杀消肿瘤细胞,并使肿瘤细胞萎缩,被肌体吸收消化。其疗效好,愈后无副作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碘酊的新用途,特别是其在治疗肿瘤药物中的新用途。任何器官和组织都可发生肿瘤,它对机体的损害表现为肿瘤组织肿块引起邻近器官受压的一系列征象,使空腔脏器发生梗阻,破坏正常组织的结构和机能,容易出血及感染,晚期发生顽固性疼痛、发热、消瘦、贫血、全身衰竭,肿瘤发生在重要器官或转移到重要器官使机体生命活动受阻。不同器官和组织细胞发生的肿瘤,它们的发病原因不相同,把一切发生肿瘤的因素称为致瘤因子。不同的致瘤因子与不同的器官组织细胞反应生成肿瘤。首先是致瘤因子附在机体细胞膜上,由于膜对致瘤因子有通透性,在新陈代谢的物质中进入细胞内,与内质网上颗粒核蛋白体结合成为瘤型核蛋白体,失去正常细胞内核蛋白体的结构和代谢特点。而核蛋白体代谢增强以适应其机能。瘤型核蛋白体被细胞内吞噬体及溶菌酶分解成为核糖核酸、蛋白质和致瘤固子,这些致瘤因子与细胞质和细胞核内的核蛋白体结合成为瘤型核蛋白体,使组织细胞失去其正常结构、形态和代谢特点。核蛋白体的分解使细胞体积增大、核仁分裂不规则,胞浆内RNA和胞核内DNA均增多,染色加深,形成肿瘤细胞。为了消灭肿瘤,现在普通采用的有化疗、肿瘤动脉扎断等方法。(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公开碘酊的新用途,即其在治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是将碘酊制成直接注射于肿瘤中的注射剂。为了防止碘酊过敏,进一步将碘酊与普鲁卡因、地塞米松共同使用,作为治疗肿瘤的注射剂。为使肿瘤局部消失,进一步将碘酊与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共同组成治疗肿瘤的注射剂。更进一步将碘酊与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普鲁卡因共同组成治疗肿瘤的注射剂。碘酊的汉语拼音为dian ding,英文名称为iodine tincture,拉丁文名称为tinctura iodinums。物理性状为红棕色澄清液体,有碘与乙醇的特殊性气味,每毫升含主要成分碘20毫克,辅料为碘化钾、乙醇、纯化水。碘酊通常为皮肤科用非处方药品,用于皮肤感染和消毒、外用。碘酊为消毒防腐剂,其作用机理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死亡,对细菌、真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碘跟淀粉和蛋白质起化学反应在这里得到应证。将碘酊注入肿瘤中,由于碘酊在肿瘤内的停留时间长,因此,可迅速持续杀消肿瘤细胞,并使肿瘤细胞萎缩,被肌体吸收消化。其疗效好,愈后无副作用。具体实施例方式对于身体表面及接近身体表面的肿瘤,以2~4毫升碘酊作为注射液,穿刺肿瘤并注射到肿瘤中心及其周围,注射后二十四小时内,可见肿瘤周围呈弥漫性肿胀,疼痛轻微。大多数人没有全身反应,极少数人出现发热、皮疹和过敏反应。用激素和抗生素治疗有效。第一次注射后七十二小时弥漫性肿胀完全消散,有一部分肿瘤完全消失;也有一部份肿瘤破裂、溃烂向体外排除,此时清洁、消毒伤口。肿瘤脱痂后,只留极小疤痕,剩下部分弥漫性肿胀消散后,肿瘤比原来稍大,比原来变柔软,可进行第二次注射,绝大多数在第二次注射后肿瘤消失。没有消失的肿瘤过一个月后,肿瘤自动变软、变小,此时可进行第二疗程治疗。第二疗程治疗是以碘酊、普鲁卡因、地塞米松、庆大霉素四种药液,注射到肿瘤中心及其周围,注射后出现弥漫性肿胀,肿胀消散后重复注射,直到彻底根治肿瘤。根治任意一个肿瘤包块,被消灭在人体内的肿瘤组织细胞成为肿瘤疫苗,成为无活性的肿瘤抗原,跟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反应,产生抗体,帮助药物共同消除和消灭肿瘤细胞。(一)肿瘤的治疗原则有以下7条1、消灭、清除人体内最大的肿块,在肿瘤部位注射药物。注射碘酊或碘酊与普鲁卡因、地塞米松、庆大霉素。2、通过仔细认真的检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明确判断,寻找肿瘤发病原因,选择应用口服,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药物,这是肿瘤是否复发的关键。3、对各种症状对症治疗,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4、由于肿瘤病人免疫抵抗力弱、容易患各种疾病,就是说其他疾病与肿瘤同时存在,必须按有关疾病的有效方法治疗。因此,所有治疗疾病的药物都可用于辅助治疗具体的,不同的肿瘤病人。5、人类的思维、意志、情绪等心理活动反应归纳为三种类型回想过去型、重视现实型、设想未来型,每一种类型的反应都不利于肿瘤治疗,因此,应进行心理活动观察,分析咨询服务。6、照顾肿瘤病人的衣食住行,注意营养及生活卫生,重视休息和适当运动,对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进行有效训练。7、利用免疫刺激剂,恢复和提高机体抵抗力。(二)利用碘酊进行肿瘤治疗的注意事项1、掌握用药剂量。药物剂量太小,效果差,用量过大会直接致人死亡。用量的大小跟普通人酒量的多少相类似。2、在前三次注射时要准备有肾上腺素和地塞米松,注射后三小时内医生不能离开,以防止过敏性休克。治疗过敏收休克的方法与青霉素过敏处理方法相同。如有轻微过敏反应时,可按普鲁卡因脱敏疗法进行注射治疗。3、位于身体表面及接近身体表面的肿瘤破裂时溃烂时,会向体外排除,治疗位于颅内的肿瘤必须有具有处理颅脑损伤的颅内压增高的能力,治疗位于胸腔的肿瘤,必须具有预防和治疗液气胸和纵隔摆动的能力,治疗腹部的肿瘤,必须具有防止和治疗消化道穿孔和急性腹膜炎的能力。权利要求1.碘酊在治疗肿瘤药物中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将碘酊制成直接注射于肿瘤中的注射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碘酊在治疗肿瘤药物中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将碘酊与普鲁卡因、地塞米松共同作为治疗肿瘤的注射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碘酊在治疗肿瘤药物中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将碘酊与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共同组成治疗肿瘤的注射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碘酊在治疗肿瘤药物中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将碘酊与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普鲁卡因共同组成治疗肿瘤的注射剂。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碘酊在治疗肿瘤药物中的新用途,将碘酊制成直接注射于肿瘤中的注射剂。为了防止碘酊过敏,进一步将碘酊与普鲁卡因、地塞米松共同使用,作为治疗肿瘤的注射剂。为使肿瘤局部消失,进一步将碘酊与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共同组成治疗肿瘤的注射剂。更进一步将碘酊与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普鲁卡因共同组成治疗肿瘤的注射剂。将碘酊注入肿瘤中,由于碘酊在肿瘤内的停留时间长,因此,可迅速持续杀消肿瘤细胞,并使肿瘤细胞萎缩,被肌体吸收消化。其疗效好,愈后无副作用。文档编号A61K33/18GK1404841SQ0213366公开日2003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23日专利技术者赖永宝 申请人:赖永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碘酊在治疗肿瘤药物中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将碘酊制成直接注射于肿瘤中的注射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永宝
申请(专利权)人:赖永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