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可变式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86267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可变式座椅,包括座椅和支架,座椅设置在支架上方,其中,座椅底部连接有弯曲度相同的弧形齿轮条和弧形滑槽;支架上连接有转动的齿轮,弧形齿轮带和齿轮啮合;支架上还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端部卡在弧形滑槽内,并沿弧形滑槽滑动;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转动和固定转动轴的把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的特点,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在调整座椅倾斜度的同时,座椅同时向前或向后移动,很好的起到了调整座椅间距的作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用座椅,更加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辆可变式座椅。 技术背景目前,大多数车辆的座椅都可以调整座椅靠背,或整个座椅的倾斜度。但是,在调 整座椅倾斜度的同时,往往致使后座的空间变窄,影响到后排人员的舒适度。而且,当只有 单排座椅时,单纯的调整座椅的倾斜度,座椅前方的宽度也没有变化,这样人员的四肢也不 能得到充分的伸张。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可变式座椅,包括座椅和支架,座椅 设置在支架上方,其中,座椅底部连接有弯曲度相同的弧形齿轮条和弧形滑槽;支架上连接 有转动的齿轮,弧形齿轮带和齿轮啮合;支架上还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端部卡在弧形滑槽 内,并沿弧形滑槽滑动;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转动和固定转动轴的把手。固定杆与支架的连接端,此连接端与齿轮的转动轴同轴。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的特点,但本 技术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在调整座椅倾斜度的同时,座椅同时向前或向后移动,很好的 起到了调整座椅间距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弧形齿轮条开口向上时未调整座椅倾斜度时的示意图图2弧形齿轮条开口向上时调整座椅倾斜度时的示意图图3弧形齿轮条开口向上时转动轴位置示意图图4弧形齿轮条开口向下时未调整座椅倾斜度时的示意图图5弧形齿轮条开口向下时调整座椅倾斜度时的示意图图6弧形齿轮条开口向下时转动轴位置示意图附图中,支架1、固定杆1-1、转动轴1-2、转动把手1-3、固定锁1_4、座椅2、弧形齿 轮条3、弧形滑槽3-1、齿轮4。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可变式座椅,由座椅2和支架1两个部分组成,座椅2 设置在支架1的上方;座椅2的下方固定有弧形齿轮条3,弧形齿轮条3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为开口向上或开口向下两种。当需要调整座椅2的倾斜度,同时需要避免座椅后移影响后 排人员时,座椅2下方弧形齿轮条3的轮齿朝向应当向上。弧形齿轮条3的内侧设置有轮齿;支架1上还设有转动轴1-2,齿轮4转动连接在 转动轴1-2上;转动轴的一端设有转动把手1-3和固定锁1-4,弧形齿轮条3上的轮齿与齿3轮4上的轮齿咬合;弧形齿轮条3上设有沿弧形方向的弧形滑槽3-1,弧形滑槽3-1与支架 1上的固定杆1-1滑动连接。需要调整座椅2倾斜度时,松开固定锁1-4顺时针摇动转动把手1-3,转动把手 1-3带动齿轮4顺时针转动,齿轮4带动弧形齿轮条3顺时针转动,座椅转动带所需的倾斜 度时,时按下固定锁1-4,则在调整座椅2倾斜度同时,座椅2也向前移动。这样就避免了再 调整座椅2倾斜度的时候,座椅后移影响到后排的人员。当需要在调节座椅2倾斜度的同时,增加前排的宽度时;则采用座椅2下方弧形齿 轮条3的轮齿朝向应当向下的结构。弧形齿轮条3的内侧设置有轮齿;支架1上设有转动轴1-2,转动轴的一端设有转 动把手1-3和固定锁1-4,齿轮4转动连接在转动轴1-2上;弧形齿轮条3上的轮齿与齿轮 4上的轮齿咬合;弧形齿轮条3上设有沿弧形方向的弧形滑槽3-1,弧形滑槽3-1与支架1 上的固定杆1-1滑动连接。需要调整座椅2倾斜度时,松开固定锁1-4,逆时针摇动转动把手1-3,转动把手 1-3带动齿轮4顺时针转动,齿轮4带动弧形齿轮条3逆时针转动,则在调整座椅2倾斜度 同时,座椅2也向后移动,座椅转动带所需的倾斜度时,时按下固定锁1-4。这样就在调整座 椅2倾斜度的时候,座椅前移,这样前排就变得更加宽敞。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可变式座椅,包括座椅( 和支架(1),座椅( 设置在支架(1)上方,其特 征在于座椅⑵底部连接有弯曲度相同的弧形齿轮条⑶和弧形滑槽(3-1);支架⑴上 连接有转动的齿轮G),弧形齿轮带C3)和齿轮(4)啮合;支架(1)上还固定连接有固定杆 (1-1),固定杆(1-1)端部卡在弧形滑槽(3-1)内,并沿弧形滑槽(3-1)滑动;转动轴(1-2) 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转动和固定转动轴的把手(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车辆可变式座椅,其特征在于固定杆(1-1)与支架(1)的 连接端,此连接端与齿轮的转动轴(1- 同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可变式座椅,包括座椅和支架,座椅设置在支架上方,其中,座椅底部连接有弯曲度相同的弧形齿轮条和弧形滑槽;支架上连接有转动的齿轮,弧形齿轮带和齿轮啮合;支架上还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端部卡在弧形滑槽内,并沿弧形滑槽滑动;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转动和固定转动轴的把手;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的特点,但本技术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在调整座椅倾斜度的同时,座椅同时向前或向后移动,很好的起到了调整座椅间距的作用。文档编号B60N2/12GK201816476SQ20102018398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7日专利技术者刘建勋, 周进均, 秦龙, 邝卫强 申请人:重庆交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可变式座椅,包括座椅(2)和支架(1),座椅(2)设置在支架(1)上方,其特征在于:座椅(2)底部连接有弯曲度相同的弧形齿轮条(3)和弧形滑槽(3-1);支架(1)上连接有转动的齿轮(4),弧形齿轮带(3)和齿轮(4)啮合;支架(1)上还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1),固定杆(1-1)端部卡在弧形滑槽(3-1)内,并沿弧形滑槽(3-1)滑动;转动轴(1-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转动和固定转动轴的把手(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龙刘建勋周进均邝卫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