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双色注射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63793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双色注射成型机。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射料液压缸、第一料管和第二料管,第一料管内设有第一料杆,第二料管内设有第二料杆,所述射料液压缸为单杆双作用液压缸;及有一调色油路块,所述调色油路块的一端面与射料液压缸的活塞杆固接;所述调色油路块的相对端面与第二料杆固接;所述调色油路块的相对端面上设有一单作用液压缸,所述单作用液压缸的活塞杆与第一料杆连接;所述射料液压缸的无杆腔与单作用液压缸的无杆腔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管路上设有单向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能够实现双色物料注射成型混色渐变效果的混双色注射成型机。(*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塑料注射成型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混双色注射成型 机。
技术介绍
注射成型机,简称注射机或注射成型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 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其注射成型过程是通过注射成型机和 模具来实现的。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双色注射成型机有一种为混色注射成型机,这种注射成 型机的工作过程为二种不同颜色的塑料在二个料筒中熔化,然后流经同一个喷嘴注射到一 个模具内,注射出来的产品为混色,即是种无序的随机色彩变化;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双色 注射成型机为清双色注射成型机,这种注射成型机的工作过程为二种不同颜色的塑料在二 个料筒中熔化,分别流经不同的喷嘴注射到一个模具内,产生二种颜色界面清晰的双色产 品。现有技术中的两种注射成型机只能实现单色,双色或多色的单一注塑,但均不能实现两 色注射成型的混色渐变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 且能够实现双色物料注射成型混色渐变效果的混双色注射成型机。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的混双色注射成型机,包括机架,所述 机架上设有射料液压缸、第一料管和第二料管,第一料管内设有第一料杆,第二料管内设有 第二料杆,所述射料液压缸为单杆双作用液压缸;及有一调色油路块,所述调色油路块的一 端面与射料液压缸的活塞杆固接;所述调色油路块的相对端面与第二料杆固接;所述调色 油路块的相对端面上设有一单作用液压缸,所述单作用液压缸的活塞杆与第一料杆连接; 所述射料液压缸的无杆腔与单作用液压缸的无杆腔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管路上设有单向 阀。作为本技术更优选的结构,所述射料液压缸的无杆腔与单作用液压缸的无杆 腔之间并联另一管路,所述另一管路上设有直动式溢流阀,所述的直动式溢流阀可以控制 单作用液压缸中无杆油缸腔的压力,从而可以控制第二料管中色料喷出的量,最终产生不 同的混色渐变效果。所述射料液压缸的无杆腔与单作用液压缸的无杆腔之间并联另一管路,所述另一 管路上设有可调节背压的背压单向阀。有一料筒,所述第一料管和第二料管形成于该料筒中,使得混双色注射成型机的 结构更加简单紧凑。所述料筒的一端部设有一双流道单出口喷嘴,所述第一料管和第二料管的出口分 别与该双流道单出口喷嘴连接。在所述第一料管内设有第一混料梭,所述第二料管内设有第二混料梭,由于混料梭的加入,使得色料塑化更加均勻。进一步,本技术还包括一入料机构,该入料机构包括一入料座,固定于料筒 上,其内设有分别与第一料管和第二料管的入料口连通的第一入料通道和第二入料通道, 及其内设有一延伸方向与料筒的轴向相同的滑槽,所述第一入料通道和第二入料通道的入 口形成于该滑槽底部;一量料滑板,置于滑槽中,其一端部通过滑板拉杆与调色油路块连 动,及其上对应第一入料通道和第二入料通道的入口开设有第一量料槽孔和第二量料槽 孔;一盖板,设置于入料座的上端面,其上对应第一量料槽孔和第二量料槽孔开设有第一导 料孔和第二导料孔;及一料斗,固定于盖板上,其内腔形成第一料腔和第二料腔,所述第一 料腔的出口与第一导料孔连通,所述第二料腔的出口与第二导料孔连通。更进一步,上述第一量料槽孔内设有可改变第一量料槽孔容积的机构,上述第二 量料槽孔内设有可改变第二量料槽孔容积的机构。该可改变第一量料槽孔容积的机构由设 于第一量料槽孔内的第一量料块及自量料滑板另一端部穿入并与第一量料块连接的第一 量料螺杆组成;该可改变第二量料槽孔容积的机构由设于第二量料槽孔内的第二量料块及 自量料滑板另一端部穿入并与第二量料块连接的第二量料螺杆组成。作为优选,上调色油路块上设有一支架,所述滑板拉杆活动搭接在支架上,在搭接 位两侧的滑板拉杆上分别设有一限位螺母。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混双色注射成型机主要由机架、射料液压 缸、调色油路块和料筒几部分组成,本技术的混双色注射成型机设计结构简单紧凑、动 作平稳,尤其是独特的可实现注射成型混色渐变效果的料筒和调色油路块的设计,保证了 原料的塑化均勻稳定,最终轻易地实现了产品的混色渐变效果。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 便、并且能够实现双色物料注射成型混色渐变效果的混双色注射成型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入料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量料滑板与量料块位置关系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_机架;2-射料液压缸;21-单向阀;22-直动式溢流阀;3_料筒;31第一 料管;311-第一进料口 ;32-第二料管;321-第二进料口 ;33-第一料杆;34-第二料杆; 35-双流道单出口喷嘴;36-第一混料梭;37-第二混料梭;4-调色油路块;41-单作用液压 缸;42-支架;5-入料机构;51-入料座;511-第一入料通道;512-第二入料通道;513-滑 槽;52-量料滑板;521-第一量料槽孔;5211-第一量料块;5212-第一量料螺杆;522-第二 量料槽孔;5221-第二量料块;5222-第二量料螺杆;53-滑板拉杆;531-限位螺母;54-盖 板;541-第一导料孔;542-第二导料孔;55-料斗;551-第一料腔;552-第二料腔。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混双色注射成型机,主要由机架1和安装在 机架1上的射料液压缸2、料筒3、调色油路块4和入料机构5组成。射料液压缸2为单杆双作用液压缸,其活塞杆与调色油路块4的一端面固接。调色 油路块4的相对端面上设有一单作用液压缸41,及其上设置有支架42。射料液压缸2的无 杆腔与单作用液压缸41的无杆腔之间通过两条并联的管路连通,一管路上设有单向阀21, 另一管路上设有直动式溢流阀22。料筒3内形成有第一料管31和第二料管32,第一料管31内设有第一料杆33及第 一混料梭36,第二料管32内设有第二料杆34及第二混料梭37。料筒3的一端部设有一双 流道单出口喷嘴35,第一料管31和第二料管32的出口分别与该双流道单出口喷嘴35连 接。第一料杆33与单作用液压缸41的活塞杆连接。第二料杆34与调节油路块4的相对 端面固接。入料机构5主要由入料座51、量料滑板52、滑板拉杆53、盖板54和料斗55组成。 入料座51系固定于料筒3上,其内设有分别与第一料管31的第一入料口 311和第二料管 32的第二入料口 321连通的第一入料通道511和第二入料通道512,及其内设有一延伸方 向与料筒3的轴向相同的滑槽513,所述第一入料通道511和第二入料通道512的入口形 成于该滑槽底部。量料滑板52置于滑槽513中,其一端部通过滑板拉杆53与调色油路块 4连动,该滑板拉杆53系搭接在调色油路块4的支架42上,且其对应搭接部位两侧的杆体 上分别设有一限位螺母531 ;此外,量料滑板52上对应第一入料通道511和第二入料通道 512的入口开设有第一量料槽孔521和第二量料槽孔522,在第一量料槽孔521中设有第一 量料块5211,并有一第一量料螺杆5212自量料滑板52的相对端穿入与该第一量料块5211 连接;同样,在第二量料槽孔522中设有第二量料块52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混双色注射成型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射料液压缸、第一料管和第二料管,第一料管内设有第一料杆,第二料管内设有第二料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料液压缸为单杆双作用液压缸;及有一调色油路块,所述调色油路块的一端面与射料液压缸的活塞杆固接;所述调色油路块的相对端面与第二料杆固接;所述调色油路块的相对端面上设有一单作用液压缸,所述单作用液压缸的活塞杆与第一料杆连接;所述射料液压缸的无杆腔与单作用液压缸的无杆腔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管路上设有单向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沛钿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辉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