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出钢口砖与内衬缝隙的填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134580 阅读:3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炉出钢口砖与内衬缝隙的填补方法,属于转炉炼钢领域,包括步骤:(1)制作浆料,成分比例为:MgO≥88%,CaO≥2%,SiO2≤4%;(2)测试浆料性能,在110℃×24h的条件下,所述浆料的加热线变化为-1.5~0%,密度为≥2.45g/cm3,耐压为≥8MPa;(3)将浆料事先放入喷吹罐中,控制气源压力,与水按1∶1~1∶1.5的比例在线混合,通过喷管喷射浆料直接填充转炉出钢口砖与内衬间缝隙;(4)调节压力,控制喷管喷射速度,利用浆料液态流动性好的特点快速填补转炉出钢口砖与内衬间缝隙,并控制出钢口的里口呈小而圆的倒喇叭形;(5)用浆料填补好转炉出钢口砖与内衬间缝隙后,烧结12~14分钟。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提高出钢口的使用寿命,降低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炉炼钢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转炉出钢口是钢水由转炉进入钢包的唯一通道。出钢时,由于要承受高温钢水、炉渣的磨擦冲刷和氧化化学侵蚀,导致出钢口寿命很低,需要不断地修补和更换,从而不仅会影响生产周期,而且影响到钢水质量及生产稳定性,因而更换出钢口砖是转炉炼钢必不可少的工序之一。新更换出钢口砖与转炉内衬之间存在约2. 5cm左右缝隙,在出钢口更换好后需对二者间的缝隙进行填补。出钢口砖与内衬间的缝隙能否完整填实及在填补时出钢口的里口形状是否规则良好,事关出钢口使用寿命及安全可靠性。如出钢口砖与内衬间的缝隙不能得到有效填补和填实,出钢口的里口形状不规则,则转炉使用期间将可能发生钢水刺穿出钢口事故,同时出钢口挡渣效果也将非常差。目前,转炉出钢口砖与内衬间的缝隙普遍采用细颗粒镁砂人工投料的填充方法,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人工投料准确度差,不易灌实,易留缝隙进钢水,造成钢水刺穿出钢口事故和下次更换出钢口困难;其次, 出钢口的里口形状不易控制,凹凸不平,挡渣效果差,易造成下渣回磷事故;最后,烧结时间长约22分钟,不耐高温钢渣冲刷,出钢口使用寿命低,约150炉次更换一次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炉出钢口砖与内衬缝隙的填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浆料,成分比例为:MgO≥88%,CaO≥2%,SiO2≤4%;(2)测试浆料性能,在110℃×24h的条件下,所述浆料的加热线变化为-1.5~0%,密度为≥2.45g/cm3,耐压为≥8Mpa;(3)将浆料事先放入喷吹罐中,控制气源压力,与水按1∶1~1∶1.5的比例在线混合,通过喷管喷射液态浆料直接填充转炉出钢口砖与内衬间缝隙;(4)调节压力,控制喷管喷射速度,利用浆料液态流动性好的特点快速填补转炉出钢口砖与内衬间缝隙,并控制出钢口的里口呈小而圆的倒喇叭形;(5)用浆料填补好转炉出钢口砖与内衬间缝隙后,烧结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王军季东林王爱民尹军盛陶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