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板带轧机除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110281 阅读:4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组合式板带轧机除油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气刀除油装置(I)、3M辊式除油(II)装置、真空除油(III)装置按照先后顺序组合在一个共同的底座平台(16)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把三种方式组合在一起,整个装置结构紧凑,简洁实用,克服了单独使用气刀除油,3M辊式除油,真空除油的缺点,使成品带材除油问题的解决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效果,保证了高速轧制的稳定性、解决了带材退火后的表面质量及减少了轧制油的消耗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材轧机除油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代高精度带材轧机上,带材表面上粘附油液的残留量,决定着整机的生产效 率及成品带材的品质。除油问题是直接影响轧机性能的重要因素。目前带材轧机除油装置通常采用辊式真空除油或3M辊式除油或气刀除油。气刀 除油是用一组喷嘴吹扫压缩空气,在带材宽度上形成一段气墙,清除油液。缺点是高速气流 除油的同时会使带材表面形成一层油膜,而在后面工序中无法清除。3M辊式除油采用3M干辊在旋转时破坏带材表面油膜,同时通过有效吸挤油液,来 达到清除油液的目的。3M辊其材质为特殊无纺布压缩片状物。缺点是当带材速度过高时, 除油效果会变得不稳定。真空除油的结构为六个钢辊形成上三个、下三个并有一定偏心的布置形式,最顶 上用柔性胶管与真空动力源相连接,使得上腔和下腔内部形成一定的负压区。由于腔内和 腔外的压力差,大量空气被吸走,因而在上下带材面上形成一个高速气流区。在高速气流的 作用下,带钢表面的油膜先被钢辊破坏后被气流雾化、吸走。但当带材以高速度运行时,带 材经过负压区的时间很短,高速气流必须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克服油膜与带材的粘滞力,才 能除油。缺点是用于残油量较大的薄带及极薄带时,真空腔中高速气流区极易使带材颤动 及断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除油装置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简 洁实用、稳定性好、耗油量低的组合式板带轧机除油装置。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组合式板带轧机除油装置,是将气刀除油装置、3M辊式除油装置、真空除油装 置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连接在一个共同的底座平台上。所述的本技术板带轧机除油装置,包括气刀除油装置,3M辊式除油装置,真空 除油装置;气刀除油设有上横梁气刀组、下横梁气刀组,横梁气刀组由一根横梁及一排气嘴 组成;3M辊式除油设有上架、下架、上3M辊、下3M辊、导向柱、上连接杆、下连接杆;真空除 油设有上、下机架,在上机架上装有上除油辊。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把三种方式组合在一个底座 平台上,使整个装置结构紧凑,简洁实用;3M辊式除油和真空除油的上架可在油缸拖动的 导向柱上下移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除油方式,使成品带材除油问题的解决达 到一种较为理想的效果;保证了高速轧制的稳定性、解决了带材退火后的表面质量及 少 了轧制油的消耗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板带轧机除油装置,是将气刀除油装置I、3M辊式除油装置II、真空除油装置 III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连接在一个共同的底座平台16上。如图1所示,气刀除油I设有上横梁气刀组、下横梁气刀组,横梁气刀组由一根横 梁1及一排气嘴2组成,并分别与3M辊式除油II的上架8及下架5固定在一起;3M辊式除 油II设有上架8、下架5、上3M辊9、下3M辊7、导向柱11、上连接杆10、下连接杆6,上架8 上装有一组上3M辊9,上连接杆10把一组上架8接在一起,上架由设在两侧的油缸驱动可 在导向柱上上下移动,下架5上装有一组下3M辊7及导向柱11,下连接杆把一组下架接在 一起,而下架固定在底座平台16上;真空除油III设有上、下机架12、15,在上机架12上装 有上除油辊13,上机架由油缸驱动可上下移动,下机架15上装有下除油辊14,而下机架固 定在底座平台16上。在工作时,带材首先通过气刀除油I装置,利用气刀上的一组喷嘴2吹扫的压缩空 气,除掉大量的轧制油。通过气刀除油之后,带材通过旋转的具有一定的吸水吸油3M干辊 7、9,除掉剩余的油量。最后带材进入真空除油装置,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除掉油膜。由 于轧制后的带材附着有大量的轧制油,利用气刀除油可以除掉大量的轧制油,但不能清除 带材表面形成的油膜;在气刀除油之后,3M干辊和真空除油装置能够破坏带材表面残留油 膜,有效地清除带材表面残留,但是当轧制速度较高时,3M干辊的除油效果不稳定,就需要 采用真空除油,因此真空除油要放在3M干辊后。按照上面的顺序排列三种装置组合使用使 三种装置优缺点互补,改善除油效果。根据气刀除油之后带材表面的剩余油量的大小,随后 接生产实际情况有三种选择方式第一种通过3M辊式除油去除剩余的油量,第二种通过真 空除油去除剩余;第三种通过3M辊式除油及真空除油除油去除剩余。当带材表面的剩余油 量较多时,采用第一种或第二种除油方式采用第一种时,则把真空除油的上机架12在油 缸的驱动下向上移动,使带材无阻碍的通过,同时风机关闭;采用第二种时,3M辊式除油是 上架8在由设在两侧油缸驱动的导柱11上向上移动,使带材通过时与干辊7、9不接触,直 接进入真空除油。当带材表面的剩余油量较多时,则采用第三种方式,以更好的除掉表面的 油膜。权利要求一种组合式板带轧机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气刀除油装置(I)、3M辊式除油装置(II)、真空除油装置(III)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连接在一个共同的底座平台(1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板带轧机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刀除油装置 (I)设有上横梁气刀组、下横梁气刀组,横梁气刀组由一根横梁(1)及一排气嘴(2)组成; 3M辊式除油装置(II)设有上架(8)、下架(5)、上311辊(9)、下311辊(7)、导向柱(11)、上 连接杆(10)、下连接杆(6);真空除油装置(III)设有上、下机架,在上机架(12)上装有上 除油辊(13)。专利摘要一种组合式板带轧机除油装置,本技术将气刀除油装置(I)、3M辊式除油(II)装置、真空除油(III)装置按照先后顺序组合在一个共同的底座平台(16)上;本技术把三种方式组合在一起,整个装置结构紧凑,简洁实用,克服了单独使用气刀除油,3M辊式除油,真空除油的缺点,使成品带材除油问题的解决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效果,保证了高速轧制的稳定性、解决了带材退火后的表面质量及减少了轧制油的消耗量。文档编号B21B45/02GK201702185SQ201020151880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7日专利技术者张成益, 彭力, 殷浩, 胡式保, 赵勇 申请人:云南冶金力神重工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板带轧机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气刀除油装置(Ⅰ)、3M辊式除油装置(Ⅱ)、真空除油装置(Ⅲ)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连接在一个共同的底座平台(16)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勇殷浩胡式保张成益彭力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冶金力神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