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药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8092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黄藤素Fibrauretin、黄芩苷baicalin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的制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具体地说,是具有广谱抗病毒、抗细菌以及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的由黄藤素、黄芩苷组成的药物组合物。背影技术据国家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系统”提供的资料显示,全国每年住院的病人约为5000万人,其中约500万人为感染类病人。其中呼吸道感染占首位,为30%,其次为泌尿系统感染,占19%。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指的是喉以上的部位,包括鼻、咽、喉等,包括的疾病有感冒、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等,分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鼻、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好发于冬春季。依病因不同,可分为病毒性和细菌性两大类。病毒性感染约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70-80%,主要由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多为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病毒性咽炎、病毒性喉炎、咽结膜热、疱疹性咽炎等;细菌性感染主要由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引起,多继发于病毒感染后,少数为直接由细菌引起,临床表现多为细菌性咽一扁桃体炎等。据统计,每人每年患感冒2-5次,儿童可多达6次以上,全世界每年死于感冒的人达200万以上。经常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人,机体抵抗力再度下降,形成慢性呼吸道感染,如慢性咽炎等,并可继发多种疾病,如急性肾炎、心肌炎、风湿病等,危害身体健康。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指喉以下的部位,包括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组织(包括肺泡和肺间质)等部位的炎症,临床表现为急慢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和慢性喉炎等,多是由细菌引起的,如革兰氏阴性菌、肺炎链球菌等。泌尿道系统感染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国外,泌尿道感染占医院感染类病人的33%以上,国内发病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引起泌尿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有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近年来,由于高效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引起体内有益菌群被强力抑制或杀死,造成菌群失调,真菌性泌尿道感染呈上升趋势。针对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系统感染的药物主要以广谱抗菌素为主。目前,对细菌性呼吸道感染一般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等进行治疗,但是近年来细菌耐药性逐渐增加,尤其是肺炎链球菌,国外有报道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已高达50%以上,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也高达50%以上;据网上搜索资料显示,江苏省无锡市人群对普通青霉素的耐药性已高达82%,对先锋一代头孢唑啉的耐药性已高达43%(飞华健康网)。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由于病毒只能寄生于宿主细胞中,要求抗病毒药物即能传入细胞,选择性抑制病毒的增殖,同时又不损伤宿主细胞,再加上西药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特异性差,副作用大,故迄今为止尚无理想的抗病毒西药。有文献报道,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泌尿系感染,使用环丙沙星、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复方新诺明,其耐药率高达75%(153例泌尿系大肠埃希菌感染分析,孙俊等,中国基层医药,2002,9(11)),还有文献报道抗生素对于许多泌尿道感染缺乏疗效,主要原因还是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使得一些患者在首次治疗后的28天内会进行第二次治疗(37℃医学网)。大量研究表明,来自天然药物的抗菌和抗病毒活性物质,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不易引起细菌和病毒的耐药性。从中药中筛选广谱抗菌素,成为药物研究的重要手段。目前研究,黄藤素是黄藤(Fibraurea recisa)的藤茎和根提取的总生物碱,其中含有掌叶防己碱(Palmat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非洲防己碱(columbamine)、黄藤素甲(Fibranine)、黄藤素乙(fibraminine)、黄藤内酯(Fibralactone)、甾醇(C27H45OH)等。掌叶防己碱又称为巴马汀(英文Palmatine),是药材黄藤中的主要成分,药材中含量3%左右,在黄藤素中掌叶防己碱的含量可达97.25%以上,分子式[C21H22NO4]+;352.4,目前市场上掌叶防己碱多是从黄藤中提取,其他植物如黄柏、黄连、功劳木中也含有少量掌叶防己碱。掌叶防己碱(巴马汀)属于苄基异喹啉类季胺生物碱,在水中具有一定的溶解度,其硫酸盐或醋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大,而氢卤酸盐溶解度较小,略溶于水,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多种革蓝氏阴性菌和革蓝氏阳性菌有抑制作用,并具有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的作用,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肠炎、痢疾、泌尿道感染、眼结膜炎、外科和妇科细菌性感染性炎症(罗连贵.巴马汀提取工艺的改进.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0,021(004)155-156)。黄芩苷,别名黄芩素,黄芩苷来源于药材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分子式C21H18O11,几乎不溶于水,难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可溶于热乙酸。遇三氯化铁显绿色,遇乙酸铅生成橙红色沉淀,有清热解毒、抑菌消炎、调节免疫、整合金属离子、降压、抗变态反应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肝炎、高血压、感染等。根据中医药理论,由病毒、细菌产生的疾病如急性感染性疾病、急性传染病多为中医所说的温病之热入营血阶段,温邪外袭。其病机在于温邪从口鼻而入,先犯肺经,卫分首当其冲。机体正气奋起抗邪,正邪相争故发热。邪郁肺卫,肌肤失养则恶寒,而温邪为阳邪故恶寒较轻且短暂。邪留肌表,卫受邪郁,不得伸展,腠理开合失司,则少汗或无汗。温邪袭表,阳热上扰清空故头痛。肺受邪郁,清肃之职失司则咳嗽。温邪伤津则口渴。温邪由卫分传入或温邪直犯阳明或气分伏热外发或营热外出气分,总之气分为温病病机转归之枢扭。阳明为十二经之海,为多气多血之经脉,抗邪力强。故邪入阳明,正邪交争剧烈,里热蒸迫故全身壮热。温邪在里不在表,故不恶寒而仅发热。里热炽盛,热灼津液故口渴喜冷饮。热迫津液外泄则多汗。针对上述病机,中医采用的治法为清其热,解其毒,阻断温邪入侵并将其驱出机体。中药黄藤、黄芩,此两味中药配伍,黄藤味苦性寒,功能清热解毒,为君药。黄芩苦寒,有清热解毒、泻火燥湿之效并善清上焦心肺之实热,为臣药,辅助黄藤清热解毒。从归经而言,黄藤归经主在上焦心经及下焦肝肾经,而黄芩则在焦归肺、中焦归脾胃大肠经,二者相合,上、中、下三焦均有涉及,可使各经温邪得清。黄藤素、黄芩苷分别来自中药黄藤、黄芩,中药中有效成分复杂,单独将黄藤素、黄芩苷配伍组合使用,目前尚无相关报道。从天然药物原料中筛选出具有广谱抗病毒、抗细菌的药物,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由黄藤素,黄芩苷组成的药物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这种药物组合物的用途。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它是由黄藤素fibranine、黄芩苷baicalin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的制剂。其中黄藤素、黄芩苷的重量配比为黄藤素2.5-100份,黄芩苷5-100份,进一步地,黄藤素、黄芩苷的重量配比为黄藤素5份,黄芩苷5份。上述的黄藤素Fibrauretin来源于防己科植物黄藤Fibraurea recisaPierre藤茎和根,黄芩苷baicalin来源于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黄藤素Fibrauretin、黄芩苷baicalin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的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黄藤素、黄芩苷的重量配比为黄藤素2.5~100份,黄芩苷5~100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黄藤素、黄芩苷的重量配比为黄藤素5份,黄芩苷5份。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黄藤素Fibrauretin来源于防己科植物黄藤Fibraurea recisa Pierre藤茎和根,黄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向波李慧琴谢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三明药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