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645975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中药丹参、降香为原料与药学上可接受的基质制备成的滴丸,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滴丸剂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安全性高、速效,且生物利用度高,副作用小,质量稳定、可控,携带、服用方便,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用药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具体地说,是以中药丹参、降香为原料制成的滴丸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中药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含有丹参和降香为原料药的制剂主要有香丹注射液和冠心丹参制剂。根据中医药理论,将丹参和降香配伍,其原因在于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二者相辅相成。气滞则血瘀,血瘀又易致气滞。丹参苦而微寒,功能祛瘀止痛、活血凉血;降香辛香性温有祛瘀止血、理气止痛之效;二者相配伍,寒温共用,药性平和;活血理气相成,活血止血并行;使气畅血行,活血而不破血,止血而不留瘀。两药相合,活血祛瘀、理气止痛,使血瘀得祛,气滞得行,则诸症自除。香丹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以丹参100份,降香油1000份组成,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除烦安神的功效,主要药理作用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度、加快血液流速;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变态反应发生等等,临床主要用于治疗中风、脑供血不足、冠心病、心肌梗塞、心肌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等,现也有用于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视网膜静脉阻塞、麦粒肿、骨性关节炎等的报道。部颁标准(WS3-B-3289-98)对香丹注射剂的含量控制成分主要是原儿茶醛,对原儿茶醛的含量进行了要求,为每毫升大于0.17mg;但近年来现代药理研究学表明丹参的水溶性成分(包括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具有扩张心脑血管、抗血小板、清除氧自由基、抗心脑缺血的作用,有报道对3个厂家生产的8批香丹注射液进行了质量考察,以丹参素和原儿茶醛作为考察指标,结果样品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有着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相关物质检查显示鞣酸和蛋白质不合格率较高,说明注射剂的不同工艺对有效成份的影响较大,使制剂可控性差。由于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必然影响临床疗效,同时也是引起临床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史亦丽等,中国药学杂志,2002;37(4);300-301)。随着临床用药范围的不断扩大,香丹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多,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严重腹泻、低血压、心动过速、局部疼痛、红肿、溶血尿毒综合征等,在“中药不良反应文献调查分析”这篇文章中,作者查阅湖南省药品不良反应中心ADR数据库,参阅1990-2001年国内中药不良反应综合性文献,对我国中药致不良反应进行排序和分析,复方丹参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头痛30例,排在第7位,文章分析其所引起的头痛是药物本身扩张血管所致的副作用(苏世奇,等,中药不良反应文献调查分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17);72-73),另有文章报道香丹注射液与一些西药注射液也存在配伍禁忌(王海燕,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香丹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中华临床医药,2002;3(17);86-87)。对于香丹注射液致过敏反应的机理有人认为是丹参酮与酸性结晶体,作为半抗原与血浆蛋白结合而具有免疫原,从而引起机体发生过敏反应;还有的认为是由鞣质所致;此外香丹注射液的提取工艺是采用的水提醇沉,如果乙醇回收不彻底的话,注入人体即可引起注射部位疼痛和红肿现象。香丹注射剂毒副作用大,质量控制较高,质量要求高,可控性差,携带、服用不方便,且生产工艺复杂,操作条件要求严格。在2003年的“非典”期间,中药发挥了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药虽不能直接杀灭病毒,但能提高、吞噬细胞的功能,间接达到抑制、清除病毒和内毒素的目的,同时缓解了病毒及其毒素激发的机体超敏状态。有关资料显示,SARS急性期内毒素血症明显,而同期感冒的病人内毒素检测呈阴性,表明内毒素血症以及由其引起的炎性介质的释放参与了肺及多脏器损伤的过程。科技部也在5月发布了八个中成药对治疗非典有一定效果,其中,香丹注射液对内毒素引起的多脏器衰竭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冠心丹参制剂,如冠心丹参滴丸,由中发实业集团业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其原料组方为丹参200g、三七200g、降香油1.75ml,该药为一种纯中药制剂,具有溶出速度快,可经口腔黏膜吸收,生物利用度高,无毒副作用,起效快的优点。该药组方简单,各有效成分(主要成分为丹参、三七、降香油)清楚。但因为三七的加入,成本增加,同时加大质量控制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中药丹参、降香为原料制备成的滴丸。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与药学上可接受的基质制备成的滴丸丹参5~12份、降香6~15份。所说的基质是指滴丸中主药以外的附加剂,通称基质。它与主药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不影响主药的疗效和检测;溶点较低或加一定量热水(60至100℃)能溶化成液体,而遇骤冷又不凝成固体,在室温下保持固体状态,与主药混合后仍能保持以下物理状态,且对人体无害。进一步地,该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滴丸剂丹参10份、降香10份。其中所述的基质是PEG4000、PEG6000、聚醚(poloxamer)、甘油明胶聚氧乙烯单硬脂酸脂(s-40)。PEG4000、PEG6000为聚乙二醇类聚合物,分子量大于1000时,呈固态,PEG4000、PEG6000的溶点分别为48℃~53℃、54℃~60℃。其本身无生理作用,化学稳定性较好,易溶于水,可用于从中释放水溶性或油性药物,对药物有助溶作用,同时还能容纳部分液体,是一种理想的水溶性基质;聚醚(poloxamer)是乙烯氧化物和丙烯氧化物的镶嵌聚合物,是一种良好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平均分子量为8350,易溶于水,毒性小,能与许多药物形成固体分散体,用于制备滴丸时,温度控制比PEG简单,不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温湿度进行调整,但其药物的溶出及透皮释放比PEG作基质时慢;聚氧乙烯单硬脂酸脂(s-40)能增加水难溶性药物的溶解,有利于药物的吸收;甘油明胶系用明胶、甘油和水制成,其释药的速度随三者的比例而改变。对上述基质进行筛选,进一步优选基质是PEG6000。选用聚乙二醇6000稠度适中,易滴制程度适中,制备过程中滴丸的成形以及成形后的圆整度好,不拖尾。进一步地,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和基质制备而成 丹参5~12份、降香6~15份、PEG6000 10~70份;更进一步地,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和基质制备而成丹参10份、降香10份、PEG6000 40份。每粒滴丸中含有丹参素0.15~0.3mg,原儿茶醛0.2~0.5mg。本专利技术还提供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由下列步骤组成a、称取各原料药及基质;b、取原料药,进行提取,精制,得干燥提取物;c、用b步骤制备的干燥提取物与基质混合溶融,使其充分分散;d、将步骤c所得的溶融液保持80℃~100℃恒定温度,倒入滴丸器,等速滴入冷凝液中,收集滴丸,吸除冷凝液,干燥,即得。其中步骤c中干燥提取物和基质的重量配比为1∶1~7。步骤d所述的冷凝液为液体石蜡、植物油、甲基硅油。进一步地,该制备方法为a、提取取降香1000g,洗净置容器中,加水10倍量按水蒸汽蒸馏法进行蒸馏。收集馏液2000ml,将馏液进行重蒸馏。取所得挥发油密封保存备用。取丹参1000g加水煮提三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三次各加水6倍量、5倍量,每次煎煮1.5小时,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与药学上可接受的基质制备而成的滴丸:丹参5~12份、降香6~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向波谢永平张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三明药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