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电动方式调节俯仰角度的汽车座椅头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65467 阅读:5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以电动方式调节俯仰角度的汽车座椅头枕。其包括座椅靠背骨架和头枕体;座椅靠背骨架上设有两根垂直的支撑管;头枕体底部两根平行的连杆的下端连接着转动轴的中部,转动轴的两侧分别设有轴承,且两侧的轴承分别位于两根垂直的支撑管内;转动轴的一端连接着减速器的输出端,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着电动机,所述减速器和电动机固定于座椅靠背骨架上;还包括通过导线相互连接的电动机驱动器、电动机控制器和操纵手柄,电动机通过导线连接着电动机驱动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刹车电动机的转动、刹车来实现汽车座椅头枕的角度调整与固定。本装置可以实现调节机构的简化、安装调试方便、操纵简单、同时可有效降低其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Automobile seat headrest with pitching angle adjusted by electric metho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obile seat headrest with an electric angle adjusting pitch angle. It includes a seat back frame and the headrest body; the seat back frame is provided with two vertical support tube; bottom head body two parallel connecting rod connected with the central axis of rotation of the rotating shaft, on both sides of the bearing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earing, and are located in the two vertical tube; one end of the rotary shaft connection the output end of the reducer, the reduc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end of the motor, the speed reducer and the motor is fixed on the backrest frame; also includes connected by wire motor drives, motor controller and control handle, the motor connected to the motor drive.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angle adjustment and fixation of the headrest of an automobile seat by controlling the rotation and the braking of the braking motor.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the simplification of the regulating mechanism,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debugging, simple operation, an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of the regulat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交通工具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汽车座椅俯仰角度可调的头枕,有机械式与电动式两种;但目前市场上的 机械式与电动式俯仰角度可调的头枕都有如下缺点1)机械式俯仰角度可调头枕在调整角 度时靠人用手去搬,这种机构比较复杂,操作起来非常麻烦、同时很费力,也不准确;2)电动 式汽车座椅头枕大多有若干根丝杆、蜗轮、蜗杆;甚至具有软轴、两个以上减速器、特别设计 的头枕转动制动机构等等;这不但使其结构复杂、生产调试困难、而且其制造成本高,难以 广泛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对现有的俯仰角度可调的汽车座椅头枕进行改进,通过设计一种新型 的俯仰角度调节机构,实现调节机构的简化、安装调试方便、操纵简单,同时可有效降低其 生产成本。具体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以电动方式调节俯仰角度的汽车座椅头枕包括座椅靠背骨架2和头枕体1,座椅 靠背骨架2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头枕体1底部两根平行的连杆插设在座椅靠背骨架2的 安装槽内,所述座椅靠背骨架2上设有两根垂直的支撑管;所述头枕体1底部两根平行的连 杆的下端连接着转动轴4的中部,转动轴4的两侧分别设有轴承,且两端的轴承分别位于两 根垂直的支撑管内;转动轴4的一端连接着减速器6的输出端,减速器6的输入端连接着电 动机7,所述减速器6和电动机7固定于座椅靠背骨架2上;还包括通过导线相互连接的电 动机驱动器8、电动机控制器9和操纵手柄10,电动机7通过导线连接着电动机驱动器8。所述轴承为球轴承;所述减速器为行星齿轮减速器;所述电动机为刹车电动机。电动机控制器9的功能是接收乘客从操纵手柄上传来的操纵命定与电动机驱动 器结合对刹车电动机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刹车电动机的逆时针转动、顺时针转动、刹车制动。 当头枕转到乘客满意的位置时,刹车电动机在电动机控制器的作用下自动将电动机的输出 轴抱死,从而实现电动机的制动功能。本技术通过控制刹车电动机的转动、刹车来实现汽车座椅头枕的角度调整与 固定。本装置可以实现调节机构的简化、安装调试方便、操纵简单、同时可有效降低其生产 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1中,1、头枕体,2、座椅靠背骨架,3、球轴承A,4、转动轴,5、球轴承B,6、行星齿 轮减速器,7、刹车电动机,8、电动机驱动器,9、电动机控制器,10、操纵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实施例参见图1,以电动方式调节俯仰角度的汽车座椅头枕包括座椅靠背骨架2和头枕 体1,座椅靠背骨架2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头枕体1底部两根平行的连杆插设在座椅靠背 骨架2的安装槽内。座椅靠背骨架2上设有两根垂直的支撑管;头枕体1底部两根平行的 连杆的下端连接着转动轴4的中部;转动轴4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球轴承A3和球轴承B5,且 球轴承A3和球轴承B5分别位于两根垂直的支撑管内;转动轴4的一端连接着减速器6的 输出端,减速器6为行星齿轮减速器;减速器6的输入端连接着电动机7,电动机7为刹车 电动机;减速器6和电动机7固定于座椅靠背骨架2上;还包括通过导线相互连接的电动机 驱动器8、电动机控制器9和操纵手柄10,电动机7通过导线连接着电动机驱动器8。当乘客按住操纵手柄10的使头枕逆时转动针按钮时,电动机控制器9读取该命 令,然后通过电动机驱动器8对刹车电动机7进行控制使其逆时针方向转动,行星齿轮减速 器6将刹车电动机7的转速降低增加扭矩,驱动转动轴4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带动头枕体 1逆时针方向转动;当头枕体1转到乘客满意的角度时,乘客按下操纵手柄10上的停止键, 电动机控制器9读取该命令,并与电动机驱动器8结合控制刹车电动机7停止转动,刹车电 动机7自带的制动器将刹车电动机7的输出轴抱死,从而使转动轴4抱死使头枕体1固定 在该位置。通过相似的过程可以实现头枕体的顺时针转动。权利要求1.以电动方式调节俯仰角度的汽车座椅头枕,包括座椅靠背骨架(2)和头枕体(1),座 椅靠背骨架(2)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头枕体(1)底部两根平行的连杆插设在座椅靠背骨 架(2)的安装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靠背骨架(2)上设有两根垂直的支撑管;所述头 枕体(1)底部两根平行的连杆的下端连接着转动轴(4)的中部,转动轴(4)的两侧分别设有 轴承,且两端的轴承分别位于两根垂直的支撑管内;转动轴(4)的一端连接着减速器(6)的 输出端,减速器(6 )的输入端连接着电动机(7 ),所述减速器(6 )和电动机(7 )固定于座椅靠 背骨架(2)上;还包括通过导线相互连接的电动机驱动器(8)、电动机控制器(9)和操纵手 柄(10),电动机(7)通过导线连接着电动机驱动器(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电动方式调节俯仰角度的汽车座椅头枕,其特征在于所 述轴承为球轴承;所述减速器为行星齿轮减速器;所述电动机为刹车电动机。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以电动方式调节俯仰角度的汽车座椅头枕。其包括座椅靠背骨架和头枕体;座椅靠背骨架上设有两根垂直的支撑管;头枕体底部两根平行的连杆的下端连接着转动轴的中部,转动轴的两侧分别设有轴承,且两侧的轴承分别位于两根垂直的支撑管内;转动轴的一端连接着减速器的输出端,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着电动机,所述减速器和电动机固定于座椅靠背骨架上;还包括通过导线相互连接的电动机驱动器、电动机控制器和操纵手柄,电动机通过导线连接着电动机驱动器。本技术通过控制刹车电动机的转动、刹车来实现汽车座椅头枕的角度调整与固定。本装置可以实现调节机构的简化、安装调试方便、操纵简单、同时可有效降低其生产成本。文档编号B60N2/48GK201922972SQ201120044759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3日专利技术者张海涛, 汪永清, 肖平, 韩利敏, 高洪 申请人:安徽工程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以电动方式调节俯仰角度的汽车座椅头枕,包括座椅靠背骨架(2)和头枕体(1),座椅靠背骨架(2)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头枕体(1)底部两根平行的连杆插设在座椅靠背骨架(2)的安装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靠背骨架(2)上设有两根垂直的支撑管;所述头枕体(1)底部两根平行的连杆的下端连接着转动轴(4)的中部,转动轴(4)的两侧分别设有轴承,且两端的轴承分别位于两根垂直的支撑管内;转动轴(4)的一端连接着减速器(6)的输出端,减速器(6)的输入端连接着电动机(7),所述减速器(6)和电动机(7)固定于座椅靠背骨架(2)上;还包括通过导线相互连接的电动机驱动器(8)、电动机控制器(9)和操纵手柄(10),电动机(7)通过导线连接着电动机驱动器(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平高洪汪永清张海涛韩利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