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汽车座椅主动式头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929774 阅读:3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主动式头枕装置,旨在克服低档车缺少颈部防护设施的问题。汽车座椅主动式头枕装置包括头枕支架总成、触发支架总成和联动机构总成。所述的头枕支架总成包括头枕内板、头枕内板支架、一对头枕摇杆、一对头枕连接部、头枕上横梁、一对a滑轴与一对b滑轴。所述的触发支架总成包括触发面板、一对触发板支臂、一对触发摇杆、摇杆连杆、连杆套、一对触发机构连接部与触发机构上横梁。所述的联动机构总成包括3个钢丝扣、3根钢丝绳与分线器。2个安装有钢丝绳的钢丝扣套装在头枕支架总成中的处于头枕连接部外侧的一对b滑轴的端部成过盈配合连接,第3个安装有钢丝绳的钢丝扣套装在触发支架总成中的摇杆连杆上成转动连接。(*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装置,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 及一种汽车前排座椅主动式头枕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头枕是一种为了提高乘车者乘坐时的舒适性以及保证乘车者乘坐时的 安全性而设置的装置。汽车座椅头枕除了能为乘车者增添舒适感外,其主要功能是为乘客 提供一个头部依托和向后限位的保护功能。在汽车发生碰撞,尤其是追尾碰撞时,乘员上身快速移动到座椅靠背,乘员的头部 随之快速地移动到头枕。此时,乘员上身的移动量和乘员头部的移动量之间产生差异,很容 易造成对颈部的损伤。目前主动头枕是减少颈部损伤风险的一种最为常见、直接和有效的方式,它可以 在追尾碰撞发生后的几十毫秒内使头枕与乘员头部的距离减小,或在追尾碰撞发生之前预 测到危险从而做出反应,从而降低颈部损伤的风险。因此本专利就是设计一种追尾碰撞主 动防护的头枕机构。鉴于现有的主动式头枕一般比较昂贵,只有在中高档的车型才有配备。 此主动式头枕更加简便,有利于实现,节省成本,更适合低档车型的使用,能够有效地弥补 了低档车缺少颈部防护设施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低档车缺少乘员颈部防护设施的问题,提供了 一种汽车座椅主动式头枕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汽车座椅 主动式头枕装置包括头枕支架总成、触发支架总成和联动机构总成。所述的头枕支架总成 包括头枕内板、头枕内板支架、2个结构相同的头枕摇杆、2个结构相同的头枕连接部、头枕 上横梁、2个结构相同的a滑轴与2个结构相同的b滑轴。头枕内板支架由左架臂与右架臂和下横梁组成。左架臂与右架臂的一端分别和下 横梁的端面固定连接,左架臂与右架臂的另一端套装在头枕上横梁上成转动连接。左架臂 与右架臂外侧的头枕上横梁的端部套装有头枕连接部成过盈配合连接。在2个结构相同的 头枕连接部和左架臂与右架臂之间安装有2个结构相同的头枕摇杆,2个结构相同的头枕 摇杆的一端分别通过结构相同的a滑轴和左架臂与右架臂转动连接,2个结构相同的头枕 摇杆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结构相同的b滑轴和2个结构相同的头枕连接部转动连接,b滑轴 还穿过头枕连接部上的滑槽成活动连接,头枕内板采用螺钉或焊接方式覆盖在头枕内板支架上。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触发支架总成包括2个结构相同的a滑轴、触发面板、2个结构 相同的触发板支臂、2个结构相同的触发摇杆、摇杆连杆、连杆套、2个结构相同的触发机构 连接部与触发机构上横梁。触发机构上横梁穿过2个结构相同的触发机构连接部与2个结构相同的触发板支臂,2个结构相同的触发机构连接部在2个结构相同的触发板支臂的 外侧,2个结构相同的触发机构连接部与触发机构上横梁为过盈配合,2个结构相同的触发 板支臂与触发机构上横梁为转动连接。2个结构相同的触发板支臂的另一端通过a滑轴与 2个结构相同的触发摇杆的一端转动连接,2个结构相同的触发摇杆的另一端套装在穿过2 个结构相同的触发机构连接部上的滑槽的摇杆连杆上成转动连接。2个结构相同的触发摇 杆分别处于触发板支臂与触发机构连接部之间。摇杆连杆在触发机构连接部外侧的端部 套装有连杆套为过盈配合连接。触发面板采用螺钉或焊接方式覆盖在2个结构相同的触发 板支臂上;所述的联动机构总成包括3个结构相同的钢丝扣、3根结构相同的钢丝绳与分线 器。3根结构相同的钢丝绳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钢丝扣,3根结构相同的钢丝绳的另一端 固定安装在分线器上,2个安装有钢丝绳的钢丝扣套装在头枕支架总成中的处于2个结构 相同的头枕连接部外侧的b滑轴的端部成过盈配合连接。第3个安装有钢丝绳的钢丝扣套 装在触发支架总成中的摇杆连杆上成转动连接;所述的a滑轴由a滑轴的滑轴帽体与a滑 轴的滑轴套筒体组成。a滑轴的滑轴帽体由a滑轴的滑轴帽和加工有外螺纹的a滑轴的柱 体组成。a滑轴的滑轴套筒体由套筒凸台与滑轴套筒体组成。在a滑轴的滑轴套筒体左端 面的对称轴线上加工有和a滑轴的滑轴帽体配装的螺纹盲孔,a滑轴的滑轴帽体与a滑轴 的滑轴套筒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b滑轴由b滑轴的滑轴帽体与b滑轴的滑轴套筒体组 成。b滑轴的滑轴帽体由b滑轴的滑轴帽和加工有外螺纹的b滑轴的柱体组成。b滑轴的 滑轴套筒体由b滑轴的套筒凸台与b滑轴的滑轴套筒体组成。在b滑轴的滑轴套筒体左端 面的对称轴线上加工有和b滑轴的滑轴帽体配装的螺纹盲孔,在b滑轴的滑轴套筒体右端 面的对称轴线上加工有和钢丝扣上的通孔配装的定位块,b滑轴的滑轴帽体与b滑轴的滑 轴套筒体通过螺纹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汽车座椅主动式头枕装置法规验证对本汽车座椅头枕的强度按照GB11550-1995进行法规验证。在头枕打开的状态 下,将头枕插入座椅的杆件下端固定,在头枕板表面加载一个总和为890N的水平载荷。实 验结果表明,头枕部分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形,但并未发生损坏和脱落,满足了法规的要求。2.汽车座椅主动式头枕装置颈部防护功能验证以颈部损伤中的一条评价准则为例,考察假人上颈部X方向所受的剪切力。图6 为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座椅主动式头枕装置打开和不打开时假人上颈部剪切力的峰值 的对比曲线。头枕不打开的时候,上颈部剪切力的峰值为500N,而在主动头枕有效时,峰值减小 到 265N,减少了 47%。由以上试验验证可知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座椅主动式头枕装置在满足 GB11550-1995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保护乘员颈部安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座椅主动式头枕装置结构组成的轴测投影图;图2_a为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座椅主动式头枕装置中的头枕支架总成连接关系的轴测投影图;图2_b为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座椅主动式头枕装置中的头枕支架总成结构组 成的轴测投影图;图3_a为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座椅主动式头枕装置中的触发支架总成连接关 系的轴测投影图;图3_b为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座椅主动式头枕装置中的触发支架总成结构组 成的轴测投影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座椅主动式头枕装置中的联动机构总成结构组成 的轴测投影图;图5_a为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座椅主动式头枕装置处于初始状态的轴测投影 图;图5_b为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座椅主动式头枕装置处于工作状态的轴测投影 图;图5-c为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座椅主动式头枕装置处于锁止状态的轴测投影 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座椅主动式头枕装置打开或不打开时假人上颈部 剪切力的峰值的对比曲线;图7_a为组成用在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座椅主动式头枕装置中的a滑轴的滑轴 帽体的主视图;图7_b为组成用在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座椅主动式头枕装置中的a滑轴的滑轴 套筒体的主视图;图8_a为组成用在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座椅主动式头枕装置中的b滑轴的滑轴 帽体的主视图;图8_b为组成用在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座椅主动式头枕装置中的b滑轴的滑轴 套筒体的主视图;图8-c为组成用在本技术所述的汽车座椅主动式头枕装置中的b滑轴的滑轴 套筒体的右视图;图中1.头枕支架总成,2.触发支架总成,3.联动机构总成,4.头枕内板,5.头 枕内板支架,6.头枕摇杆,7.头枕连接部,8.头枕上横梁,9.a滑轴,lO.b滑轴,11.滑槽, 12.钢丝扣,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座椅主动式头枕装置,包括头枕支架总成(1)、触发支架总成(2)和联动机构总成(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枕支架总成(1)包括头枕内板(4)、头枕内板支架(5)、2个结构相同的头枕摇杆(6)、2个结构相同的头枕连接部(7)、头枕上横梁(8)、2个结构相同的a滑轴(9)与2个结构相同的b滑轴(10);头枕内板支架(5)由左架臂与右架臂和下横梁组成,左架臂与右架臂的一端分别和下横梁的端面固定连接,左架臂与右架臂的另一端套装在头枕上横梁(8)上成转动连接,左架臂与右架臂外侧的头枕上横梁(8)的端部套装有头枕连接部(7)成过盈配合连接,在2个结构相同的头枕连接部(7)和左架臂与右架臂之间安装有2个结构相同的头枕摇杆(6),2个结构相同的头枕摇杆(6)的一端分别通过结构相同的a滑轴(9)和左架臂与右架臂转动连接,2个结构相同的头枕摇杆(6)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结构相同的b滑轴(10)和2个结构相同的头枕连接部(7)转动连接,b滑轴(10)还穿过头枕连接部(7)上的滑槽(11)成活动连接,头枕内板(4)采用螺钉或焊接方式覆盖在头枕内板支架(5)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善彬张君媛范溢洲金景旭张昕黄炫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