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春平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6302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及其制备方法领域。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盐补骨脂120~200份,炒白术120~200份,炒山药80~160份,茯苓80~160份,五倍子40~120份,秦皮40~120份,煨肉豆蔻40~120份,煨木香20~60份,吴茱萸20~60份,炙甘草20~6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的活性组分可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如崩解剂、润滑剂、粘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剂型,如丸剂、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口服液等。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补肾健脾、涩肠止泻之功效,适用于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同时也会导致生活的不规律,脾胃功能失调,腹泻伴有持续性或反复性粘液血便、腹痛及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又称为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主要发生在结肠粘膜层的炎症性肠病,以溃疡糜烂为主,主要累及直肠、乙状结肠粘膜,向上扩展可至左半、右半结肠,甚至全结肠和回肠末端。本病多见于青、中年,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血性粘液便、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本病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因此研究一种高效、无毒的治疗药物,就显得非常重要,它对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造福人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以解决目前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不好的问题。结肠炎中医应属于“泄泻”、“肠癖”、“休息痢”等范畴。早在《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肾为先天之本,为胃之关,主司二便开合,且脾胃腐熟水谷与运化精微有赖于肾阳命火的温煦。若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则不能温养脾土,以至运化失常,每易引起久泻不愈之证。故《不居集》吴澄指出“命门火衰;则阴寒独盛;丹田不暖,则尾闾不固。”汪昂《医方集解》亦指出“久泻皆由肾命火衰,不能专责脾胃,故大补下焦元阳,使火胜土强,则能制水而不复妄行矣。”说明温肾助阳是涩肠止泻较重要的治疗方法。同时由于脾居中焦,职司运化,若脾失健运,不能腐熟水谷并运化精微,遂致泻泄之证。《景岳全书》张介宾指出“泻泄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因而对于脾胃虚寒所致的泻痢日久,滑脱不禁者,其脾虚失运亦是其关键的病机之一。结肠病变与先天不足、肾阳亏损、调理二便之职失调有关。其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和及脏腑虚弱等,但主要关键在于脾肾功能失调,脾失健运,肾失固涩。慢性结肠炎大多病程长、病情缠绵难愈,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大便带粘液和脓血,患者十分痛苦,这些症状不是通过调理脾胃、健脾益肠就能解决的,以中医辩证和西医辨病相结合的“整体观念”为指导。应补肾健脾、兼以益气、宽中、厚肠止泻、燮理阴阳,调整免疫功能,诱导炎症细胞调亡,减轻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结肠炎的目的。本方适合脾肾两虚的久治不愈的非特异性溃疡型结肠炎。分析以上过程,本方以盐补骨脂、白术为君药,补骨脂其性温敛涩,益脾助阳,温脾止泻,可补肾阳以养脾土,使中阳充足,水谷腐熟,运化不息而泄泻自止。白术苦、甘温、入脾胃经。补脾燥湿,《珍珠囊》“除湿益气,和中补阳,消疾逐水,生津止渴,止泻痢”。补骨脂以补肾为主,白术以补脾为长。二药合用,则一肾一脾,肾脾同治,相得益彰,温肾健脾,而有釜底抽薪之功。臣药为炒山药、煨肉豆蔻、五倍子、茯苓、吴茱萸五味药。炒山药补脾胃,益肺肾,补而不滞,性平不燥,能补脾气而益胃阴,作用和缓,君药的辅助之品肉豆蔻味辛性温,归脾、胃、大肠经。性善温脾胃并涩肠止泻,行气消胀。五倍子固肾气,涩精止泻。《本草拾遗》“治肠虚泻痢”吴茱萸温脾胃,以散阴寒。茯苓的作用一是健脾补中,二是利尿渗湿,肠道水分因而减少,使稀溏的大便变稠。与白术配伍,一健一渗,脾土健运、水湿可除。两药相辅相成,增强健中运化水湿之力。秦皮为佐药,中医有″无湿不成泻″之说,感受湿邪,影响脾的运化,能导致腹泻,加以秦皮,苦涩寒,入肝、胆、大肠经。可清热燥湿,收涩止泻。使药为炙甘草、煨木香二味。甘草甘平,入心肺脾胃经,具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作用,与健脾补气的白术配伍,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白术六一汤,起到相辅相成、互相发挥特长,增强补脾益气、缓急止痛下利等作用。大队的固涩、补益之品,易壅滞气机,且肠腑以通为补,以行为顺。酌配少量行气药木香,使涩中有行,有敛而不滞之妙。诸药合用共奏益肾健脾涩肠止泻之效,主要用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为脾肾两虚之证。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分的用量也是经过专利技术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用量为在下述重量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疗效盐补骨脂120~200份,炒白术120~200份,炒山药80~160份,茯苓80~160份,五倍子40~120份,秦皮40~120份,煨肉豆蔻40~120份,煨木香20~60份,吴茱萸20~60份,炙甘草20~60份。优选为盐补骨脂160份,炒白术160份,炒山药120份,茯苓120份,五倍子80份,秦皮80份,煨肉豆蔻80份,煨木香40份,吴茱萸40份,炙甘草40份。本专利技术药物活性组分的制备方法如下1)称取以上十味,其中盐补骨脂及1/3量的炒山药粉碎成细粉,备用;2)炒白术、煨肉豆蔻、煨木香和吴茱萸加6倍量水,浸泡12小时,水蒸气蒸馏6小时,得挥发油与水提取液,水提取液及药渣备用;3)称取2)所得挥发油8倍量的β-环糊精,置适当玻璃容器中,加入β-环糊精6倍量的水,于磁力加热搅拌器上,恒温搅拌至30℃,取上述挥发油,按1∶1比例用无水乙醇稀释后,滴入β-环糊精溶液中,恒温搅拌3小时,置4℃冰箱中冷藏24小时,抽滤,40℃干燥4小时,备用。4)药渣与其余2/3量炒山药,茯苓、五倍子、秦皮、炙甘草等五味加6倍量水煎煮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过滤。将滤液与上述提取挥发油后的水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的稀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0%,放置24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40稠膏,5)将4)所得稠膏加入1)中所述细粉,混匀,60℃~80℃下干燥,加入3)中所述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本专利技术药物的活性组分可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如崩解剂、润滑剂、粘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剂型,如丸剂、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口服液等。将步骤5)所得活性组分粉碎,制粒,干燥,装入胶囊,得到胶囊剂。本专利技术具有补肾健脾、涩肠止泻之功效,适用于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本专利技术药物用法用量成人1.7g~4.0g/人.日。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药物的有益效果,这些试验例包括了本专利技术药物(以下简称慢结灵胶囊)的药效学试验及急性毒性试验和长期毒性试验。试验例1慢结灵胶囊药效学研究1.材料1.1动物 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22g,购自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动物室,合格证编号分别为10-1001。Wstar大鼠,体重180~200g雌性,125~155g,雌雄各半,购自解放军农牧大学动物室,合格证编号为10-5112。大耳白兔体重2.5~3.0kg,购自解放军农牧大学动物室,合格证编号为10-5113。1.2药物 慢结灵胶囊内容物为棕色粉末,2.71g生药/g内容物,临床成人4粒/次,2次/日,0.34g/粒。批号20030308。由吉林大学药学院提供。柳氮磺吡啶片为上海福达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30407。固本益肠片为沈阳绿洲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产品,批号20030304。补脾益肠丸为中国深圳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批号20030314。番泻叶购自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中药房,用开水浸泡24小时,制成20%浸剂。1.3试剂盒 一氧化氮、考马斯亮兰蛋白、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号20030701、20030630、20030318、20030702。分泌性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盐补骨脂120~200份,炒白术120~200份,炒山药80~160份,茯苓80~160份,五倍子40~120份,秦皮40~120份,煨肉豆蔻40~120份,煨木香20~60份,吴茱萸20~60份,炙甘草20~6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盐补骨脂120~200份,炒白术120~200份,炒山药80~160份,茯苓80~160份,五倍子40~120份,秦皮40~120份,煨肉豆蔻40~120份,煨木香20~60份,吴茱萸20~60份,炙甘草20~6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中各原料药的用量为盐补骨脂160份,炒白术160份,炒山药120份,茯苓120份,五倍子80份,秦皮80份,煨肉豆蔻80份,煨木香40份,吴茱萸40份,炙甘草40份。3.权利要求1或2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1)称取以上十味原料药,其中盐补骨脂及1/3量的炒山药粉碎成细粉,备用;2)炒白术、煨肉豆蔻、煨木香和吴茱萸加6倍量水,浸泡12小时,水蒸气蒸馏6小时,得挥发油与水提取液,水提取液及药渣备用;3)称取2)所得挥发油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恩思王永生年斗印徐春平
申请(专利权)人:徐春平王恩思王永生年斗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