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仿蝗虫弹射机理的跳跃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42744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蝗虫弹射机理的跳跃机器人。包括机体、与机体前端连接的前腿和与机体后端连接的后腿机构。机体包括电机,减速器,联轴器,传动丝杠,光杠支撑座,丝杠螺母,传动光杠,滚动轴承,支撑杆固定螺钉,双支撑杆,压缩块伸出杆,压缩块,丝杠螺母上滚轮和丝杠螺母上端两拨杆;后腿机构包括连接弹簧支架,弹簧组,倒U形后腿,连接杆件,弹簧压板,压缩块中的弹簧、压缩块上滚轮,第一楔形块,第一楔形块上滚轮,第二楔形块和后腿动力传动杆。通过压缩块使压缩装置能够完成自动触发的功能,并且在压缩块与后板之间设有弹簧,实现快速释放的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作为探测仪器的运动载体,通过添加传感器及控制电路板,实现该机构的远程控制。

Hopping robot with locust like ejection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opping robot with a locust like ejection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body, a front leg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of the body and a rear leg mechanism connected with the back end of the machine body. The body comprises a motor, reducer, coupling, drive screw, rod supporting seat, screw nut drive rod, rolling bearing, the supporting rod screw, double strut, compression rod block, compression block, screw nut and screw nut on the upper roller two lever mechanism comprises a connecting bracket; back spring, spring group, the inverted U shaped legs, connecting rod, spring plate, compression spring, block compression block roller, the first wedge, the first wedge roller, second wedge and back drive rod. By compressing blocks, the compression device can perform the function of automatic triggering, and a spring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compressed block and the rear plate to realize quick release function. As a moving carrier of the detecting instrument, the invention realizes remote control of the mechanism by adding a sensor and a control circuit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跳跃机器人结构,具体说是涉及一种仿蝗虫弹射机理的跳跃机器 人结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通过千百万年的自然选择和长期进化,自然界中的生物对外界环境产 生了极强的适应性,在运动机理、能量传递、信息交换等方面表现出高度的合理性。仿生学 与机器人学的融合促进了仿生机器人的发展,使其具有较强的地形适应能力和自主运动性 能,因此仿生机器人的研究已成为当前机器人领域的热点,各国的相关科研机构在该方面 取得了 一些积极的研究进展。NASA研制的第二代蛙形跳跃机器人利用单电机实现了机器人跳跃翻身等一系列 动作,提出跳跃机器人最小模型;瑞士洛桑理工大学研制的跳跃机器人,模仿蝗虫腿部跳跃 机理,实现了生物体功能仿生;意大利理工学院和浙江大学合作研制的GRILLO II利用四 杆机构实现腿部运动与利用高速摄像机获取的叶蝉运动轨迹三维信息相一致,提高了跳跃 机器人的弹跳性能。虽然仿生跳跃机器人研究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但该方向在国际上仍处于研究阶 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蝗虫弹射机理的跳跃机器人,根据蝗虫后腿弹射杠 杆效应,利用杠杆配合弹簧结构进行后腿关节的弹性储能;通过电机、丝杠及丝杠螺母、楔 形块结构结合腿部转动杆件达到弹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机体、与机体前端连接的前腿和与机体后端连接的后腿机构;其中1)机体包括电机,减速器,联轴器,传动丝杠,光杠支撑座,丝杠螺母,传动光杠,滚动 轴承,支撑杆固定螺钉,双支撑杆,压缩块伸出杆,压缩块,丝杠螺母上滚轮和丝杠螺母上端 两拨杆;在机体下板的一端下表面安装前腿,机体下板的一端上表面安装电机,电机通过减 速器和联轴器与传动丝杠的一端相连,机体下板的另一端上表面垂直安装机体后板,传动 丝杠的另一端安装在机体后板下端的滚动轴承孔中;丝杠螺母与传动丝杠构成螺旋副,丝 杠螺母下端与安装在机体下板的传动光杠中,能沿传动光杠滑动,丝杠螺母沿径向的上端 有两根拨杆;机体后板上端安装有与机体下板平行的、并朝向电机方向的机体上板,位于机 体上板下部的双支撑杆的一端与机体后板连接,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机体前板连接;压缩 块的两个孔与双支撑杆构成滑动配合,压缩块能够与安装在机体后板上的弹簧相离合;2)后腿机构包括连接弹簧支架,弹簧组,倒U形后腿,连接杆件,弹簧压板,压缩块中 的弹簧、压缩块上滚轮,第一楔形块,第一楔形块上滚轮,第二楔形块和后腿动力传动杆;倒 U形后腿跨接在机体上板两侧,机体上板两侧面分别安装连接杆件,两根连接杆件的一端与机体上板固定,另一端与倒U形后腿中部铰接,机体上板上表面安装连接弹簧支架,弹簧支 架与倒U形后腿的顶部杆之间以弹簧组连接,压缩块内部开有阶梯形方孔,阶梯形方孔中 安装第一楔形块,压缩块两侧面分别安装伸出杆,每根伸出杆上分别安装压缩块上滚轮,第 一楔形块下端安装压缩块上滚轮;第二楔形块安装在机体后板中部,其上表面与安装在丝 杠上的丝杠螺母上端两拨杆上表面高度相同,压缩块下表面高于第二楔形块上表面,丝杠 螺母上端两拨杆中间的宽度大于第二楔形块的宽度并且小于第一楔形块的宽度,第一楔形 块底端的高度介于第二楔形块上下表面之间。所述的压缩块内部开有阶梯形方孔,第一阶孔尺寸与第一楔形块下端相同,第二 阶孔尺寸与第一楔形块上端相同,第三阶孔尺寸与弹簧压板尺寸相同,第一楔形块安装在 第一阶孔中,第一楔形块上表面安装两个弹簧,弹簧压板通过螺钉联接固定在第三阶孔中, 从而使第一楔形块和压缩块中的弹簧嵌入压缩块中,用螺钉将弹簧压板固定在压缩块上, 保证第一楔形块作上下移动。所述的第一楔形块的横向长度大于丝杠螺母上两拨杆之间的横向距离,丝杠螺 母上两拨杆间横向距离大于第二楔形块的横向距离,从而能保证丝杠螺母在第二楔形块中 移动,而第一楔形块随压缩块弹回。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前腿采用减振弹片,用于实现落地的缓冲吸振功能。( 采用丝杠传动,可以获得较大的轴向力,用较少的零部件实现弹跳,失效率低。(3)触发装置中采用2个楔形块的几何形状配合第一楔形块的移动完成压缩块的 弹回,触发方式简单可靠。(4)本机构将电机及减速器置于机体下方,从而降低了机体的重心,提高了机体 的稳定性能。(5)机体的后板与压缩块之间的弹簧在触发过程中作用于压缩块的推力使压缩块 实现快速释放,从而减少对腿部运动的影响。本专利技术可以作为探测仪器的运动载体,通过添加传感器及控制电路板,可以实现 该机构的远程控制,从而可将该机构应用于地震救灾、环境监测、科学研究、航天军事等领 域。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外形框架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动力传动机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双支撑杆与压缩块装配关系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丝杠螺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压缩块总成示意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压缩块总成爆炸图。 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压缩块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腿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专利技术触发装置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总体左视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丝杠螺母上两杆与两楔形块尺寸关系图。图中100、机体上板,101、机体后板,102、机体下板,103、前腿,104、机体前板, 201、电机,202、减速器,203、联轴器,204、传动丝杠,205、光杠支撑座,206、丝杠螺母,207、 传动光杠,208、滚动轴承,209、支撑杆固定螺钉,210、双支撑杆,211、压缩块伸出杆,212、压 缩块,213、丝杠螺母上滚轮,214、丝杠螺母上端两杆,301、连接弹簧支架,302、弹簧组,303、 倒U形后腿,304、连接杆件,305、弹簧压板,306、压缩块中的弹簧,307、压缩块上滚轮,308、 第一楔形块,309、第一楔形块上滚轮,310、弹簧,311、第二楔形块,312、后腿动力传动杆。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包括机体、与机体前端连接的前腿和与机体后端连接的后腿机构。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10、图11、图12所示,机体包括电机201,减速 器202,联轴器203,传动丝杠204,光杠支撑座205,丝杠螺母206,传动光杠207,滚动轴承 208,支撑杆固定螺钉209,双支撑杆210,压缩块伸出杆211,压缩块212,丝杠螺母上滚轮 213和丝杠螺母上端两拨杆214 ;在机体下板102的一端下表面安装前腿103,机体下板102 的一端上表面安装电机201,电机201通过减速器202和联轴器203与传动丝杠204的一 端相连,机体下板102的另一端上表面垂直安装机体后板101,传动丝杠204的另一端安装 在机体后板101下端的滚动轴承孔208中;丝杠螺母206与传动丝杠204构成螺旋副,丝杠 螺母206下端与安装在机体下板102的传动光杠207中,能沿传动光杠207滑动,丝杠螺母 206沿径向的上端有两根拨杆214 ;机体后板(101)上端安装有与机体下板102平行的、并 朝向电机201方向的机体上板100,位于机体上板100下部的双支撑杆210的一端与机体后 板101连接,双支撑杆210的另一端与机体前板104连接;压缩块212的两个孔与双支撑 杆210构成滑动配合,压缩块212能够与安装在机体后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仿蝗虫弹射机理的跳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与机体前端连接的前腿和与机体后端连接的后腿机构;其中:  1)机体:包括电机(201),减速器(202),联轴器(203),传动丝杠(204),光杠支撑座(205),丝杠螺母(206),传动光杠(207),滚动轴承(208),支撑杆固定螺钉(209),双支撑杆(210),压缩块伸出杆(211),压缩块(212),丝杠螺母上滚轮(213) 和丝杠螺母上端两拨杆(214);在机体下板(102)的一端下表面安装前腿(103),机体下板(102)的一端上表面安装电机(201),电机(201)通过减速器(202)和联轴器(203)与传动丝杠(204)的一端相连,机体下板(102)的另一端上表面垂直安装机体后板(101),传动丝杠(204)的另一端安装在机体后板(101)下端的滚动轴承孔(208)中;丝杠螺母(206)与传动丝杠(204)构成螺旋副,丝杠螺母(206)下端与安装在机体下板(102)的传动光杠(207)中,能沿传动光杠(207)滑动,丝杠螺母(206)沿径向的上端有两根拨杆(214);机体后板(101)上端安装有与机体下板(102)平行的、并朝向电机(201)方向的机体上板(100),位于机体上板(100)下部的双支撑杆(210)的一端与机体后板(101)连接,双支撑杆(210)的另一端与机体前板(104)连接;压缩块(212) 的两个孔与双支撑杆(210)构成滑动配合,压缩块(212)能够与安装在机体后板(101)上的弹簧(310)相离合;  2)后腿机构:包括连接弹簧支架(301),弹簧组(302),倒U形后腿(303),连接杆件(304),弹簧压板(305),压缩块中的弹簧(306)、压缩块上滚轮(307),第一楔形块(308),第一楔形块上滚轮(309),第二楔形块(311)和后腿动力传动杆(312);倒U形后腿(303)跨接在机体上板(100)两侧,机体上板(100)两侧面分别安装连接杆件,两根连接杆件的一端与机体上板(100)固定,另一端与倒U形后腿(303)中部铰接,机体上板(100)上表面安装连接弹簧支架(301),弹簧支架(301)与倒U形后腿(303)的顶部杆之间以弹簧组(301)连接,压缩块(212)内部开有阶梯形方孔,阶梯形方孔中安装第一楔形块(308),压缩块(212)两侧面分别安装伸出杆,每根伸出杆上分别安装压缩块上滚轮,第一楔形块(308)下端安装压缩块上滚轮(309);第二楔形块(311)安装在机体后板(101)中部,其上表面与安装在丝杠上的丝杠螺母(206)上端两拨杆(214)上表面高度相同,压缩块(212)下表面高于第二楔形块(311)上表面,丝杠螺母(206)上端两拨杆(214)中间的宽度大于第二楔形块(311)的宽度并且小于第一楔形块 (308)的宽度,第一楔形块(308)底端的高度介于第二楔形块(311)上下表面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德庆甄永乾倪虹陈子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