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板贴合连接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汽车行李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34902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薄板贴合连接新的卡扣式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薄板(1)、第二薄板(2),第二薄板(2)的正面用作外观面,用作贴合连接面的背面上横向设有至少一个倾斜的凸起片(3),第一薄板(1)的贴合连接面上设有相应的供所述凸起片(3)嵌入的条状孔(4),在对第一薄板(1)与第二薄板(2)进行横向约束的条件下,用力将所述倾斜的凸起片(3)嵌入的穿透的条状孔(4)时,倾斜的凸起片(3)会向所述穿透孔(4)的凸起片(3)倾斜方向所指的一侧(5)挤压,使得该侧成为受挤压侧(5);进一步方案为:在第一薄板(1)穿透孔(4)的受挤压侧(5)并列设置一穿透的条状孔隙(6),使其之间形成一条变形桥(7),解决了倾斜凸起片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断裂的问题;该结构适合用于外观面板与其它板件的连接,如一种汽车行李架支撑座外壳的薄片状亮条(2)的贴合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板贴合连接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汽车行李架。
技术介绍
传统的薄板贴合连接结构采用螺栓、螺钉、铆钉等连接方式,后来出现用塑料卡扣 连接方式。卡扣连接方式主要适合用于两个塑料件薄板之间的连接,也适合用于塑料件薄 板与金属薄板之间的连接。一般情况下,卡扣采用比其所需连接的塑料件薄板软的塑料制 作,也可将其中间设计成镂空体,形成便于变形的弹性体;本申请人的已公开的在先专利申 请200510049165. 9,就是此类情形的连接卡扣。两个塑料件中的一方或者双方在扣在一起 的过程中,必然有一方发生变形,然后卡扣件卡或扣在被卡扣的件上;一般情况下,多是让 卡扣变形。使用时将卡扣强行压入需连接的两个塑料件薄板的预留的连接孔中,卡扣就被 卡在其中,从而将两个塑料件薄板连接起来。采用卡扣连接的优点是卡扣可作为独立件另 行开模大量生产,作为低值易耗品来独立使用,使用方便。以上连接结构均存在的缺点是需在两个塑料件薄板上都设有连接孔,连接后会 部分外露,影响外观,不适合用于外观面板上。本专利技术正是专利技术了一种卡接形式,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提供一种薄板贴合连接新的卡 扣式连接结构,该结构的其中一块板没有连接孔,尤其适合用于外观面板与其它板件的连 接。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薄板贴合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薄板(1)、需与其贴合连接的第二薄板(2),所 述第二薄板(2)的正面用来作为外观面,用来作为贴合连接面的背面上横向设有至少一个 倾斜的凸起片(3),所述第一薄板(1)的贴合连接面上设有相应的供所述凸起片(3)嵌入的 穿透的条状孔(4),在对所述第一薄板(1)与第二薄板(2)进行横向约束的条件下,用力将 所述倾斜的凸起片(3)嵌入的穿透的条状孔(4)时,所述倾斜的凸起片(3)会向所述穿透 孔⑷的凸起片⑶倾斜方向所指的一侧(5)挤压,使得该侧成为受挤压侧(5)。所述第一薄板(1)或第二薄板(2)由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凸起片(3)的顶端设有倒钩⑶。这使得薄板贴合连接后不会松开,贴合连接 稳定可靠。所述凸起片(3)的横截面呈与所述穿透孔(4)相应的条状,如矩形。但是,由于上述薄板贴合连接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是以第二薄板(2)的贴合连接 面上设有的倾斜的凸起片变形来实现的,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凸起片容易断裂。尤其是当第 二薄板是塑料件经过电镀后,会变脆,变形过程中就非常容易断裂,就出现了一个难题。会 造成产品品质下降,合格率降低。并且卡扣装配时不断,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还可能断,存 在品质隐患。对此,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要解决第二薄板(2)的贴合连接面上设有的倾斜的凸起片在 使用过程中容易断裂的技术问题。将连接过程中的变形由第二薄板(2)的贴合连接面上凸 起片转嫁由第一薄板来承担,由此形成如下技术方案上述方案进一步改进为,在所述第一薄板(1)的贴合连接面上的供所述凸起片 (3)嵌入的穿透孔(4)的受挤压侧(5)并列设置一穿透的条状孔隙(6),使其之间形成一条 受挤压的窄长的变形桥(7),所述变形桥(7)的窄长程度必须保证在凸起片(3)嵌入的穿透 孔(4)时所述变形桥(7)先于所述凸起片(3)发生变形。所述横向约束的条件由如下方案形成所述第二薄板(2)的贴合连接面上横向分 别设置一个左向约束凸起片(9)与右向约束凸起片(10),相应的,所述第一薄板⑴的贴 合连接面上横向设有供所述约束凸起片(10)嵌入的左向约束孔(11)与右向约束孔(12)。 或所述横向约束的条件由如下方案形成所述倾斜的凸起片(3)为二个以上相向设置。一种汽车行李架,使用时成对安装在车顶表面上,其包括管状横杆(20)及两个位 于该横杆两端、将其与车顶连在一起的支撑座(21),所述支撑座(21)均还配置外壳(22), 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端支撑座(21)或其中一端支撑座外壳(22)的外侧贴合连接有一个薄 片状亮条(2),所述薄片状亮条(2)与支撑座外壳(22)采用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板贴合 连接结构;其中,所述支撑座外壳(22)的外侧板作为第一薄板(1),薄片状亮条(2)作为第 二薄板(2)。所述支撑座外壳(22)与薄片状亮条(2)均由塑料制成,其中所述薄片状亮条(2) 为塑料电镀件。所述薄片状亮条(2)的内侧的合适位置设置二个倾斜的凸起片(3),并设置一个 左向约束凸起片(9)与一个右向约束凸起片(10);所述支撑座外壳(22)的外侧板的相应 位置设置二个供所述凸起片(3)嵌入的穿透的条状孔(4)、一个供所述约束凸起片(10)嵌 入的左向约束孔(11)及一个右向约束凸起片(10)。所述二个倾斜的凸起片(3)、一个左向约束凸起片(9)与一个右向约束凸起片 (10)沿所述薄片状亮条(23)的内侧横向呈合适间距排列设置,其中,所述左向约束凸起片 (9)位于左边,所述右向约束凸起片(10)位于所述二个倾斜的凸起片(3)的中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薄板贴合连接新的卡扣式连接结构。适合用于将外观面板上贴 合连接到其它板件上,以应用于塑料面板连接为佳,也可用于金属面板连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 改进方案提供了一种第二薄板的贴合连接面上设有的倾斜的凸起片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 断裂的技术方案,由第一薄板来承担连接过程中的变形,解决了倾斜的凸起片在使用过程 中容易断裂的技术难题,使得薄板贴合连接稳定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本方案立体示意图。其中,图1-1为第一薄板立体示意图,图1-2 为第二薄板立体示意图,图1-3为第一薄板与第二薄板连接状态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基本方案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1为第一薄板剖面示意图,图 2-2为第二薄板剖面示意图,图2-3为第一薄板与第二薄板连接状态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立体示意图。其中,图3-1为第一薄板立体示意图, 图3-2为第二薄板立体示意图,图3-3为第一薄板与第二薄板连接状态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1为第一薄板剖面示 意图,图4-2为第二薄板剖面示意图,图4-3为第一薄板与第二薄板连接状态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在汽车行李架镶贴薄片状亮条的具体应用实施例 立体示意图,图5-1为薄片状亮条的立体示意图,图5-2为其中一端支撑座外壳的立体示意 图,图5-3为该薄片状亮条与支撑座外壳贴合连接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图5中与本专利技术密切相关的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7为该汽车行李架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薄板贴合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薄板1、需与其贴合连接的第二薄板 2,第二薄板2的正面用来作为产品外观面,用来作为贴合连接面的背面上横向并列设有2 个倾斜的凸起片3,第一薄板1的贴合连接面上横向并列设有相应的供所述凸起片3嵌入的 穿透的条状孔4。凸起片3的横截面呈与穿透孔4的正式形状相适应,均采用矩形。凸起片3的顶端设有倒钩8,这使得薄板贴合连接后不会松开,贴合连接稳定可 靠;倒钩8下钩面为与第一薄板1贴合连接面水平同样的设置,便于二者的紧密帖合。第二薄板2的贴合连接面上另设有左向约束柱状凸起块9与右向约束柱状凸起块 10,第一薄板1的贴合连接面上设有相应的左向约束定位孔11与右向约束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板贴合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薄板(1)、需与其贴合连接的第二薄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薄板(2)的贴合连接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倾斜的凸起片(3),所述第一薄板(1)的贴合连接面上横向设有相应的供所述凸起片(3)嵌入的穿透孔(4),在对所述第一薄板(1)与第二薄板(2)的进行贴合定位约束的条件下,用力将所述倾斜的凸起片(3)嵌入的穿透孔(4)时,所述倾斜的凸起片(3)向所述穿透孔(4)的凸起片(3)倾斜方向所指的一侧(5)挤压,使得该侧成为受挤压侧(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宏吴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